03.22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大蒜白腐病是大蒜生長中後期最容易發生的病害,一旦發生,很難控制,造成減產,因此,必須提前預防。今天咱們就說說大蒜白腐病。


一、為害症狀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這是大蒜鱗莖被害初期症狀。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鱗莖內部已經被感染,這是大蒜鱗莖被害的中期症狀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這是大蒜被害的後期症狀,鱗莖已經腐爛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這是田間輕度為害症狀,田間局部出現死棵現象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這是田間中度被害症狀,出現大面積死亡。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這是田間嚴重發生情況,大面積死亡,幾乎絕收

  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鱗莖。初染病時外葉葉尖呈條狀或葉尖向下變黃,後擴展到葉鞘及內葉,植株生長衰弱,整株變黃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見鱗莖表皮產生水漬狀病斑,長有大量白色菌絲層,病部呈白色腐爛,菌絲層中生出大小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莖基變軟,鱗莖變黑腐爛。田間成團枯死,形成一個個病窩,地下部多從接近鬚根部分開始發病,病部先呈溼潤狀,後逐漸向上擴展產生大量白色菌絲。

二、病原形態特徵

  大蒜白腐病病原菌 SclerotiumcepivorumBerk.屬半知菌亞門菌亞門蔥白腐小菌核真菌。病菌菌核球形或扁球形,灰黑至黑色,外表由1~2層厚壁暗色細胞組成。菌核萌發時表面凸起,外皮破裂後細密的菌絲自由融合後伸出,在其上產生小瓶梗,瓶梗上鍊生小型分生孢子。孢子透明,球形,直徑為1.6~2.0μm。

病原菌為白腐小核菌,在寄主上長有大量白色菌絲,菌核生在病組織內部或表面,菌核球形至扁球形,內部淺紅白色,外部黑色;菌絲在培養基上生長適溫20℃,低於5℃,尚可生長,高於30℃則不生長,10~20℃易形成菌核。

大蒜白腐病,為害很嚴重,做好這五點最重要

這是電鏡下病原菌形態

三、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寄主地下或地面處的小菌核,借雨水或灌溉水傳播,直接從根部或近地面處侵入,引起蔥、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發病,病部又產生菌絲,菌絲糾集在一起形成褐色組織緊密的小菌核。該菌喜低溫高溼,在高溫季節溼度不大條件下擴展緩慢;當氣溫低於20℃溼度大持續時間長易流行。生產上早春生長瘦弱的蒜田易發病,進入雨季後病勢擴展迅速。

四、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蒜重的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按藥種比1:300拌種,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按藥種比1:200拌種後再播種,拌種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2、實行輪作:應與非蔥蒜類作物實行3~4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初侵染源。

3、發現病株及時挖除,最好掌握在形成菌核前進行。

4、田間管理:早春進行追肥提苗,鬆土、排澇降漬,促進大蒜生長,提高抗病能力,並且發現病株及時挖除,帶出田間曬乾燒掉,嚴禁漚肥,以防把病菌再帶入田間。

5、藥劑防治於發病初期噴灑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灌淋根莖。貯藏期也可用上述殺菌劑噴灑,其中以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效果好。此外,也可噴淋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採收前3天停止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