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傳統企業“觸網”自救 是暫時之措還是未來趨勢?

傳統企業“觸網”自救 是暫時之措還是未來趨勢?

戈清平

餐飲店大廚把後廚變成直播間,直播美食烹飪過程直接帶貨,手機品牌開新品“雲發佈會”,全國500個樓盤直播“雲賣房”……這些“雲操作”背後,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國各行各業奮起自救的身影。

根據2月19日淘寶公佈的第二期《淘寶經濟暖報》,2月份以來,賣房、賣車、發佈會、演唱會、雲博物館、雲餐館、雲菜場、雲百貨、雲書店等超過100種線下商業模式開始尋求“觸網”的方式自救。

中國下沉市場發展聯盟秘書長、格局投資合夥人柳文龍認為,疫情之下,傳統行業的企業紛紛“觸網”,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主動開展“雲上業務”,探索新商業模式,開闢新市場空間,在危機之中獲得新生。

傳統企業“觸網”自救

加快互聯網化是過去幾年經常提到的話題,只不過這次受疫情影響,部分傳統行業的企業不得不加快步伐,因為不“觸網”或許就沒有了活路。

以餐飲業為例,此次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疫情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其中73%的企業關閉了旗下所有門店,8%的企業關閉旗下八成以上的門店。即便如此,不少餐飲企業仍面臨經營慘淡、人員閒置、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為渡過危機,眾多餐飲企業開啟“觸網”自救模式。今年1月,西貝莜麵的全國200多家門店服務經理通過企業微信添加了3萬多名客戶,並上線線上商城小程序和西貝微信外賣小程序,顧客可以網上直接訂餐,使得疫情期的線上營收佔到了總營收的80%。

此外,近日,西貝莜麵村五星大廚王若飛還戴上口罩走進後廚直播間,向網友直播一款人氣招牌菜牛大骨的烹飪過程,吸引了5萬多名喜愛美食的網友觀看,並帶動牛大骨等的半成品食材銷售1217件。

這是我國餐飲連鎖企業為抵禦疫情影響試水互聯網的一次創新實踐。當然這不是個例,目前還有很多傳統服務業的中小企業通過“觸網”的方式渡過危機。

廣西柳州彰泰城的置業顧問唐林就帶著觀看他的淘寶直播的粉絲參觀將要出售的房屋。據悉,目前全國多個城市暫停售樓處銷售活動,進而轉戰線上賣房。

這是阿里巴巴推動傳統行業與互聯網業融合發展的又一次實踐。據悉,目前阿里拍賣和淘寶直播已聯合推出“雲賣房”,目前已經有500家樓盤的5000名置業顧問報名加入,覆蓋全國近100個城市。2月11-17日的6天時間,“雲賣房”已經吸引了200萬次圍觀。

2月6-8日,裝修家居企業居然之家也在網上舉行了上千場淘寶直播,觀看人數近15萬,直播間互動超280萬次,引導銷售額近千萬元。由於直播引流成效好,淘寶開啟了預約排期,目前在裝修行業,有超過50個品牌報名。

暫時之措還是發展所趨

對於疫情期間傳統行業企業紛紛“觸網”的方式,柳文龍表示,這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對於面向終端消費者的企業而言,做直播帶貨和開網店銷售是最終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因為直播、電商平臺能夠更直觀地展示商品的特性,更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柳文龍表示,從長期來看,這是一個趨勢;從短期來看,這一波機會將會讓電商的普及程度比之前更深。企業通過這段時間實現數字化轉型,打通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渠道是一件好事,應該支持。

淘寶直播雲工作項目負責人簡柔也認為,“雲工作”並不只是當下在無奈當中的靈機一動,未來也可以為商業帶去新的可能。例如,在剛剛結束的博物館直播中,壽光中國蔬菜博物館就通過開播介紹蔬菜,同時在網上賣菜,幫當地農民解決產品銷路。“在未來,網上賣菜也許能夠成為蔬菜博物館的新文創,白天開門迎客,晚上架著手機進行直播賣貨。”

而對於餐飲行業而言,用直播賣貨也會成為一種常態。據瞭解,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已聯合多家餐飲企業成立“餐飲千店聯盟”,依託美食分享平臺“豆果美食”,以大廚直播與食物電商相結合的模式,由餐飲企業提供半成品食材和直播大廚,由互聯網平臺解決內容、銷售等渠道難題,由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滿足居民在家坐享餐廳美食的需求。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主任蘇軍說,經過疫情,能堅持下來的餐飲企業有望迎來春天。小企業和做快餐的企業未來將更加註重線上服務和外賣外送業務;大企業和正餐企業也正在通過積極與電商等互聯網平臺合作拓展客源,獲得擴大經營規模的機會。

轉化率是關鍵

疫情之下,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成為一種趨勢,不過,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

比如,電影院、室內籃球場、游泳館、理髮館、美容院等,這種商家嚴重依賴所在的線下空間、環境以及服務員提供的服務,在當前疫情下無法開門,“觸網”也無用。

記者觀察發現,目前表現好的主要有三大類。一是一些剛需型零售平臺,比如社區附近的各種超市,他們紛紛“觸網”,建立小程序或者App;第二種是自救止損型,比如餐飲、房產等;第三種則是順水推舟型,比如很多服裝品牌早就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佈局,就算是線下店也基本都會讓店員在微信上維護顧客關係,做好導購和上新推薦,疫情期的在線營銷實際上就是把過去積累的能力和經驗更系統化了。

但做直播或者電商就一定能渡過危機嗎?柳文龍認為,在直播帶貨的過程中,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轉化率,即進入直播界面的觀眾數有多少能達成購買。“如果直播間觀眾很多,但不能夠完成變現,可能還會是一筆損失,畢竟投入直播的費用也不菲。”柳文龍說,這就要求企業做好策劃,不僅能夠吸引消費者觀看,還能引導其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