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蒜農如何走出“蒜週期”

大蒜 (Garlic)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稱。半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蔥屬,以鱗莖入藥。春、夏採收,扎把,懸掛通風處,陰乾備用。農諺說“種蒜不出九(月),出九長獨頭”,6月葉枯時採挖,除去泥沙,通風晾乾或烘烤至外皮乾燥。

蒜農如何走出“蒜週期”

大蒜

“今年種蒜肯定虧了,得趕緊賣,少賠點兒。”燕芳說著趕回地裡,抱蒜裝車,拉往村頭,賣給客商。旁邊,僱來的挖蒜工一個個蹲著身子,拿著鐵鏟,麻利地挖蒜、打捆。

燕芳算了一筆賬:一棵蒜賣0.08元,每畝產蒜2.5萬—2.8萬棵,能賣2000多元。成本呢?以一畝地計算,蒜種700多元,上化肥、澆水200元,僱人種蒜、鋪地膜500元,僱人挖蒜600元,算下來超過2000元。“可別忘了,沒算我大半年的人工錢。種4畝蒜,流轉3畝地,每畝每年1200元,也搭進去了。”燕芳說。

中牟的早熟蒜從4月初上市,地頭收購價從每斤1.6元降到0.5元。4月22日—27日,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內的鮮蒜均價為每斤0.55元,比起上一週,跌幅近26.67%。

“往年的早熟蒜每斤賣2.5—3元,現價是2015年以來最低的。”中牟縣冷藏保鮮協會會長劉少臣說。大蒜價格低迷,主因是種植面積增加,供大於求。大蒜市場流傳一句話:“高一年,低三年,穩三年”。2016年大蒜價格走高,提升了種蒜積極性。今年初,中牟冷藏保鮮協會成員走訪25天,得出一串統計數字:2017年,河南省大蒜種植面積超過220萬畝,全國達到580萬畝,比2015年增加了40%。

中牟縣農委高級農藝師王素梅說,2015年中牟縣種大蒜28.5萬畝;今年種植面積34.4萬畝。“中牟蒜田基本穩定在30萬畝左右。可週邊地市的種蒜面積持續增加,市場趨於過剩。”

“雲南、四川的鮮蒜運到河南,既新鮮,價又低,對本地冷庫存蒜的衝擊最大。”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常務副總經理李森說。

蒜農如何走出“蒜週期”

大蒜生長習性

大蒜生長習性: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力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

3、水分:喜溼怕旱

4、土壤和營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鬆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

蒜農如何走出“蒜週期”

大蒜作用

大蒜如何防癌:

大蒜防癌功效最主要體現在消化道系統發生的癌症,如食管癌、胃癌等。與此同時,大蒜中的含硫和含硒化合物對抗其它腫瘤也有積極意義。

大蒜的作用:

1.防治心血管疾病

2.對抗細菌及病毒

3.天然的抗氧化劑

4.有助於防治糖尿病

5.緩解眼壓過高

6.改善肝肺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