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近日,人社部公佈了《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7154億元,增長25.4%;支出57145億元,增長21.9%,收入增幅高於支出。數據顯示,這是近年來社保基金收入增幅首次超過支出增幅。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這個信息一經披露,向全體國民釋放了極大的利好,立刻引發了會社會廣泛反響: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全體國民對當前我國社保機制的信心,也基本打消了原來民眾對我國社保基金入不敷出的疑慮和擔憂,這對推動我國社保基金穩定發展及構建更加完善、穩健的社保機制贏得了有利的輿論環境和更高的社會支持率。

可以說,社保基金運轉獲得瞭如此良好的開端,的確來之不易,它凝聚了各級政府及社保基金監管部門的具體智慧,是齊心協力“聚財”和理財的結果,相信只要政府措施對路,監管有力,往後的社保基金增收的前景將更加喜人。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細細想來,我國社保基金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主要利益於三方面:其一,各級政府徵繳力度加大。今年以來,人社部等政府部門堅持社會保險“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工作方針,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紮實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

同時,政府部門為營造良好徵繳氛圍,加大了宣傳力度,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已經宣傳到千家萬戶,提高了民眾參與社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社會參保的思想障礙再次破冰。其二,政府徵繳工作到位。政府將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及未據實參保企業作為擴面重點,摸清企業用工及參保情況,建立臺賬,確保應保盡保,應收盡收。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政府部門瞄準重點人群,實現參保繳費穩定增長。在想方設法穩定正常參保繳費的同時,瞄準新建、擴建企業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兩大人群,儘可能地引導兩大人群參加社會保險。對新建、擴建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因企施策,因人施策,調動企業參保繳費的積極性,為社保基金收入增加註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三,各項管理工作紮實深入。表現在各級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加大社保工作力度的要求,將社保基金管理工作不斷推進,實施精細化管理,創新社保資金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社保資金安全性、完整性,社保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即便如此,我國社保基金監管中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適合參保人員仍存在一定的漏參率,參保單位存在少報、漏報、瞞報繳費基數等現象,甚至還有弄虛作假、虛報冒領等事件發生,這些現象都對我國社保基金收入增長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對此,各級政府不能滿足於現實,應進一步增強增收意識,加大平時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確保社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信息透明度,接受公眾全方位監督,強化公開,將社保基金預算執行和決算信息列入重點公開內容,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社保基金預算執行情況通報等渠道對外公開,自覺接受公眾監督,形成社會監管合力。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此外,為提高社保基金內在保值增值能力,除了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消除社會各界擔憂之外,應正確掌握社保基金投資比例和規模,拓寬保值增值投資渠道。

就當前而言,除了參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模式將一定比例的基金投入股市及入股國有企業之外,可著重將投資的重點瞄準民營企業,主要是投資入股“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四新”企業,這些企業業績成長性、具有較大發展企業,有些可能會成為資本市場的“獨角獸”企業;

社保基金首次實現收入大於支出 你有何感想?

同時,也可投資入股民營金融企業,比如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透露社保基金投資螞蟻金服已粗略浮盈逾400億元人民幣,是社保基金所有的另類投資中掙錢最多的投資渠道。顯然,社保基金營運監管機構今後可繼續加大與螞蟻金服及其他民營金融企業的合作,提高民營金融機構佔股比例,夯實社保基金投資基石,為社保基金收入穩定增長提供不竭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