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張紅萍

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

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青年,泉州市木雕藝術研究院院長,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福建紅蓮木韻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藝術總監,擅長曆史人物雕刻機各種隨形設計和敦煌礦物彩繪製作及大型寺廟佛像製作。

近二十載拿遍大獎

張紅萍出生於中國著名雕刻之鄉——福建惠安,是亞太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公博的弟子。在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濃厚的海絲文化底蘊中潛移默化,又常行走於雕樑畫棟之間,她被到處瀰漫的木雕氣息所感染,十幾歲就進入當地的木雕廠,專門從事宗教題材的雕刻。在恩師的指點下,她以一雙靈巧的手,將中國傳統的木雕工藝不斷傳承著。

幼年時期,張紅萍就表露出了很高的藝術天賦,老宅的牆壁上、門上曾經貼滿了她稚嫩的塗鴉。十六歲那年,青春叛逆的心,讓張紅萍一度曾放棄過於單調枯燥的雕刻。張紅萍提到,那些年自己生活得很不如意,身體也時不時小病一場。她說,在一次夢中,觀世音菩薩託夢給她,讓她重拾刻刀,從此一門心思栽進佛像的研究刻畫工作中。2009年,張紅萍創辦了泉州市紅蓮木韻工藝品有限公司,開始之初,條件十分簡陋,但畢竟有了一個可供自己潛心思考和辛勤耕耘的精神家園。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敦煌吉祥天》

經過多年經營,她的工作室由小變大,知名度也越來越高。許多創新作品在國際及國家級工藝美術大賽中榮獲大獎。張紅萍比較擅長人物、佛像雕刻,也做把玩件小件。佛像雕是閩南的特色,她在佛像雕傳統的創作技法上,從題材的選定、意境的營造、雕琢工藝的改進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膽合理的創新,使創作的產品構思新穎,造型優美,形成了秀麗典雅、玲瓏剔透,獨具特色的雕刻風格。高超的雕刻藝術備受行家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2014年,她的作品《家園夢》榮獲世界木材日暨首屆國際木文化節——“家園”主題木雕現場創作國際邀請賽特別創意獎。2014,她的作品《和平使者(鄭和)》和《海上女神(媽祖)》被選送在法國聯合國教科文處展覽,《海上女神(媽祖)》還被聯合國教科文收藏。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媽祖》

從為馬來西亞世界華人激勵之神林金德博士設計真人頭像獲得馬來西亞官方接見,到完成宋代石佛遺址晉江東石南天禪寺新大雄寶殿裡三幅六米高的浮雕設計製作,再到受福建省泉州市慈善總會委託設計製作了福建省連捷集團許連捷之父許書典老先生半身真人銅像,獲得許連捷家族和慈善總會的一致認同和好評。張紅萍的每一次創作,都使自己的藝術更進一步,形成了秀麗典雅又玲瓏剔透的創作風格,成為惠安木雕現代創意的佼佼者。

細細數來,20多年了,她始終堅持走在保護和傳承民間工藝文化遺產的路上,立足於“一帶一路”戰略思想,以商養學,奮力做“絲路”上的藝術傳播者。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家園夢》

推陳出新 博採眾長

“人物的一顰一笑,一招一式,均有典有據,不矯揉造作,不生搬硬套,不空穴來風,有一種原生態的親切感,作品的靈魂也跟著呼之欲出了。”懂行的客戶常常這麼評價她。確實,學習多年的張紅萍,不僅精通一家,且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了包括石雕、銅雕、玉雕等在內的姊妹藝術的精髓,運用現代國畫和西畫美學藝術的創作思維,切、削、雕、刻,使每一刀都透著力度與巧思,作品自此有了深厚的賦形功底,更有眾多粉絲與商機。

凡是看過張紅萍作品的人,都會被她創作的觀音所震撼。在她的人物作品中,觀音佔了很大的比重。她的觀音雕刻將人物靜謐、優雅、平和的神態雕琢得傳神、動人,有強烈的視覺表現力。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惠女》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張紅萍在創作中博採於中國畫、牙雕、石雕、木雕等姊妹藝術之長,廣泛閱讀歷史文學名著和詩詞曲賦,並將木雕技藝與之糅合。作品多呈現中國元素的文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在題材、結構、技法上不斷創新。

張紅萍還將目光瞄向更加廣闊的藝術空間,她欣賞普陀山佛像的精美創作,她遠赴印度追隨佛陀腳印取經,到敦煌莫高窟潛心學習。她說自己永遠是在吸收他人之長的基礎上致力於個性化的發揮,追求一眼就能被人認出的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虞美人》

敦煌探夢 自成一派

張紅萍說,我國石窟雕塑是雕塑藝術中的無價之寶,值得後人師法學習。她經過多年探索,對敦煌藝術的積極借鑑,大膽融匯姊妹藝術,使木雕藝術綻放活力,讓木雕技藝與敦煌藝術進行完美對話,成功創作出一系列藝術精品。例如《敦煌吉祥天》以整料雕刻,造像中的少女跣足蓮座上,半蹲半坐,上身胸衣緊貼,瓔珞連綴,披巾纏繞,襯托其婀娜身姿,膚如凝脂;下身裙裾褶皺隨肢體起伏,自然而富音樂性。其手託半開蓮花,神情專注,表現其心境純美。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思維觀音》

這件作品剛出不久,就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評比金獎。此外,該作品系列還根據敦煌壁畫創作出的《敦煌高山流水》《敦煌吉祥眷屬》等,及以唯美著稱的《花神》,風流的《虞美人》,嫵媚的《觀世音》均獲國內大獎。

張紅萍的創意,從生活中“索取”美,用藝術“回饋”生活,大膽融入了三大石窟的彩繪繪畫和藝術雕塑手法,使木雕藝術作品結合了敦煌古彩和雕塑的細膩感與現條感,成為她自成一派的標誌。看到飛天造像,很多人便能說是出自張紅萍之手。“許多人說我夢想很大,的確,我的心中夢想就是要突破一件件作品,做到‘創新永遠、創意無限’。”張紅萍說。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敦煌花神》

事實上,在創作方面,她主張以豐富的人生閱歷開闊視野,讓創作主題更加多元化,尋求把陶瓷質地、國畫色彩和木雕工藝進行大膽嘗試,極大增加了惠安木雕的內容,表現範圍變得更為廣闊,從十分成功的《敦煌吉祥天》系列作品便窺得一二;在藝術特色上,不論是淺浮雕、深浮雕、還是半圓雕等多種技法,她都用得爐火純青,如榮獲“星火獎”金獎《拈花一笑》等作品。

張紅萍的跨界藝術探索,讓她闖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藝術道路,不斷拓寬雕藝之鄉的視野。”在“一帶一路”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背景下,張紅萍以彩雕作品《敦煌吉祥天》為首的系列作品向“中國飛天夢”致以實實在在的愛國情懷。同時,通過這一藝術形態表達了對深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一飛沖天”的決心。

張紅萍:一個有擔當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美女大師

作品《引福彌勒》

“山川可雕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鐘靈毓秀,俊傑可鐫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盡皆英豪,我要雕盡這祖國大地的山川風物,讓祖先留下的木雕藝術在傳承和發揚中日月光照。”

這是張紅萍所作詩歌裡的自白,以她的雕刻透出內心裡的家國情懷,和那一份傳承藝術的脈動。她是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絲路”民間文化遺產傳播藝術大家。

關注【華夏匠人小程序】匠心美物一鍵購

『華夏匠人』—匠心·傳承·技藝—

傳播匠人精神,分享美好的匠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