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西小夥抓緊復工選山藥種子,全家上陣又僱四人幫忙:農時不敢誤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向好轉,前天,我們這裡的農戶就開始復工復耕,我也抓緊時間僱了4個人,和全家人一起為即將種植的山藥選種子。”2月29日,在自家大門前,36歲的任朋錄一邊指導僱工按要求截取山藥種子,一邊介紹:“農業種植是要趕節氣的,錯過了就可能影響收成,不敢耽誤啊。”

任朋錄家住山西永濟蒲州鎮西廂村。西廂村是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至今保留著一座被稱為“愛情聖地”的普救寺。“我們村距離黃河不遠,前幾年,幾十萬畝的灘地被來自外省的人承包,他們種山藥、蘆筍、地黃等經濟作物,都陸陸續續掙了錢。作為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我在6年前也包了40畝灘地,開始嘗試著種植山藥。”任朋錄說。圖為任朋錄提著捆紮好的山藥種子放置到一邊晾曬。

因當地之前沒有種山藥的經驗,任朋錄作為村裡包地種山藥最早的一批人,他一邊自己摸索,一邊虛心向外地的種植戶學習,聰明的他很快就掌握了山藥種植的技術。6年來,雖然山藥價格有漲有跌很不穩定,但任朋錄基本沒有虧損過。他說自己有固定的客戶,也通過網絡銷售,自種山藥以來平均每年能掙五六萬元,感覺挺滿足的。圖為任朋錄展示他種植的山藥。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山藥也是清明節前後種植。”任朋錄說,山藥有兩種繁育方法,一是蘆頭繁殖,另一個是珠芽繁殖。蘆頭繁殖就是用上一年的山藥根莖作為種子,珠芽繁殖則是用山藥豆作種子。珠芽繁殖第一年長的根莖特別細小,只能作為下一年的蘆頭繁殖種子,而蘆頭繁殖的當年就能收穫成品。“所以,我們都是用蘆頭繁育,這樣當年就能見到效益。”圖為任朋錄僱傭的兩名女工在截取繁育的蘆頭。

任朋錄介紹,繁育用的蘆頭不能在種的時候截取,必須要提前進行,因為當地氣候原因,一般都是在2月中下旬就要截取選種,“今年因疫情影響,已經有所推遲。所以村裡一通知可以復工復耕,我就趕緊按照每人每天80元的工費,從村裡僱了4名有經驗的女工,加上我們全家和我岳母,一共10個人在忙著選種,就想搶出點時間,把種子處理好,不耽誤清明前的種植。”圖為任朋錄的母親和岳母在配合著挑選山藥種子。

“我選出的種子分為兩種,一個是用上年挖出的細小山藥,一個是用優質山藥切的蘆頭。小山藥直接挑選出來就行,蘆頭則要以每一截二兩重的要求進行截切。”任朋錄說,截切後的蘆頭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晾曬,讓切口收縮癒合後才能下種,“必須是在太陽下曬,如果遇到陰雨天氣,曬的時間還得延長,這樣是防止蘆頭種下後滋生細菌或者腐爛壞掉,影響出芽率。”圖為一個山藥種子截切後的截面。


任朋錄說,也有人採用截面蘸消毒石灰粉的方法,但他覺得那樣太麻煩,一直是用這種曬的方式選種。同時,為了保證成功育苗以及出苗後的山藥能夠茁壯成長,他每畝地投放的蘆頭是1000斤,40畝地就是4萬斤。圖為截切後的部分蘆頭被整齊堆放在家門口的空地上讓太陽曬。

“所以,這麼大的選種量,我們一家人在短時間內是選不出來的,必須要掏錢僱人才行。”任朋錄說,選種是山藥種植的第一個環節,種子選好放在家裡開始曬以後,就要進到地裡鬆土打溝,“打溝是僱人僱機器在做,但也非常費時,40畝地打完也就到了該種的時候,因此從現在到清明前的時間還是很緊張的,一點不敢浪費。”圖為一名僱傭的女工戴著口罩在選種子。

任朋錄介紹,“一年之計在於春”,山藥種植、管理的技術門檻高,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雖然他已經是一位有經驗的種植戶,但按節氣趕農時及時下種,是他每年都必須要嚴格恪守的。圖為兩名女工將選好的一捆山藥種子抬到晾曬的區域。


“農業是有規律的,違背規律就有可能會受到損失、影響收益。山藥種植投入的成本是挺大的,我可不想錢投了、功夫下了,到頭來卻虧了本。作為家中的頂樑柱,要養活一家子人,賠不起啊!”任朋錄望著一旁正整理山藥種子的妻子說到,從目前看,雖然選種的時間略有推遲,但僱人幫忙後,還是有希望在一週內完成,應該不會耽擱正常下種。若想了解更多鄉村故事,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