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福建各地方言確實保留了一些地地道道的古漢語說法,如普遍將“鍋”稱作“鼎”,“筷子”稱作“箸”等,甚至有些閩南話表示應答還用“諾”,古雅得讓人驚詫。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我經常聽黎叔同客人講起福建的歷史,說福建取自“福州”和“建州”兩個地方的首字,可見建州在歷史地位上就與福州是等同的,黎叔的花(fa)音也是格外清新脫俗,雖然他一再強調自己是普通話二級乙等,但我仍舊懷疑他的證書是賄賂了女老師才拿到的。

福建人的普通話發音有多清新脫俗?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段子可以感受一下:

“你是哪兒人?”

“我來自一個H開頭的省份。”

“湖北?”

“不是。”

“湖南?”

“不是。”

“海南?”

“也不是。”

“那是哪兒?”

“是福(Hu)建啦!”

福建某文化學者說:

h/f 不分,n/l 不分是古漢語的特點,福建保留了中原古音,閩人乃是古中原人的正統傳人。

那麼“福(hu)建話”真是古漢語的孑遺嗎?福建人是最正宗的古代中原後裔嗎?這些人從哪兒來的?

我們先從大胡建的歷史說起。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上古時期,現今中國東南廣大地區主要是越人的天下,分佈著各式各樣的百越民族,漢人漢語尚未大規模進入。

彼時作為東南沿海一部分的福建自然也是越人的地盤。與江浙不同,福建當年完全遊離於中國政權範圍之外,屬於地地道道的化外之地。

到了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越國被楚國攻滅後,部分越國貴族南遷福建,形成閩越政權。

秦朝在福建設置閩中郡,但是也並未能對福建進行直接管轄,福建實際繼續由閩越首領無諸統治。

秦末無諸積極參與反秦,並被漢高祖劉邦冊封為閩越王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直到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朱買臣率軍滅閩越國,將閩越人遷徙到江淮之間,《史記·東越列傳》記載“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中央政權實質上放棄了閩地,直到西漢後期才設東治縣,隸屬會稽郡。

大概也正是由於閩越遭遇瞭如此大難,導致福建的百越殘留很大程度上還反而不如北邊的江浙地區。如江浙有盱眙、無錫、姑蘇、餘杭、餘姚、諸暨等越語地名,但福建則少見。

漢末,福建被東吳佔著,東吳天天要打戰,男人不夠用,就常常在福建拉壯丁,這讓福建人又很不爽,尤其山區的原住民好幾次扯旗叛亂。為此,孫策、孫權兄弟都先後派過大軍來福建征討,並逐步加強了對福建的管理和開發。這期間,福建新設了建安郡,管轄十個縣,八個在閩北,只有候官(福州)、東安(南安)在沿海。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東漢開始逐漸有南下漢人遷入福建,但是據《晉書·地理志》記載,西晉太康初年建安、晉安兩郡人口合計不過八千六百戶左右,相比而言,其他郡的人口普遍能有兩到三萬戶。

兩晉之交,伴隨北方移民大舉南下,遂有所謂“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之說,即本屬中原大族的林姓、黃姓、陳姓、鄭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避禍遷居福建。至今福州市民中陳、林二姓占人口近三成,如加上鄭、黃則更為可觀。所以福州有“陳林蜀大半,黃鄭滿街排”的說法。

時間跑到了589年,隋朝軍隊滅了統治福建的陳朝,於是福建人在200多年後,再次在一個全國統一的政權中,與中原主流文化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值得八卦的是,隋朝在征服福建的過程中,建了一支海上部隊。

這部隊後來沒事就常常在臺灣海峽溜達,然後就發現了當時被叫做流求的臺灣。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唐朝,從618年到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福建人口達到一個高峰。

因王審知的努力,到了宋統一福建(978年)時候,福建的人口比唐元和(806—820年)時期增加了五倍還多,這種人口爆炸式增長的盛況,是福建歷史上的頭一次。

宋代那會,全世界經濟文化最牛逼的就是中國。而福建,又是宋朝,尤其是南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區域。

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風光,一時無兩。

這光榮背後最重要的推動因素還是人,按照現代的說法,叫人口紅利。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至元之後,福建的人口紅利期就過了,風光的福建不再。

解放戰爭後,國家一聲令下,山東、上海、廣東、安徽、江蘇、西安、寶雞、瀋陽、鞍山、上海抽調技術人員支援福建建設,2000年到2002年,福建接收“三峽移民”五六千人。

再後來?那已經是眼皮底下的事了。

當今世界,人口流動之頻繁,數量之龐大,以從所未有的速度重組著每塊土地上的人群構成基因。

隨你風從哪裡來,在福建,我們就都是胡建人。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話說福建:世界看中國,中國看福建,福建這麼多人都從哪兒來?

此文僅為大家介紹關於武夷山的茶、盞與山水、文化和歷史,文總結自前人,多為編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煩請關注【武夷巖茶課堂】,你想知道的告訴我,凡我所知,知無不言,我所不知,查盡資料,為你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