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伊一旦開戰,依照伊朗當前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雪七AA


2020年2月29日的美塔和平協議後,有關美國是否會將撤出的駐阿美軍用於對伊朗開戰以及美國擊敗伊朗所需代價的討論就不絕於耳。對此,本人給出三個基本判斷:1、若開戰,美國要想在短期內打敗伊朗並非易事;2、美國進攻伊朗要付出的代價十分高昂,是其不可承受之重;3、如果美國可能發動的對伊打擊不能速戰速決,則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將急劇衰落。基於以上三點,總的判斷是美伊開戰的可能性非常小。詳盡解析如下:

【首先、若開戰,美國要想在短期內打敗伊朗並非易事】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伊朗多山的高原地形易守難攻。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高原山地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系,僅中部、西南部波斯灣沿岸、北部裡海沿岸為盆地和小面積衝擊平原。堅固的山體有利於伊朗士兵、武器和核設施的掩藏。即使美軍動用最先進的能穿透5000psi硬度混凝土達60米深的GBU-57鑽地彈,也難以在短期內將其全部摧毀。除非動用核武器和出動地面部隊,否則美國必將陷入無計可施的兩難境地。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首次投放原子彈以來,核武器一直只是作為一種戰略威懾工具而存在。美國如果悍然對伊朗使用核武器的話,必將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和唾棄。如果要出動地面部隊,美國又不得不顧及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

二是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會使進攻伊朗遭遇激烈抵抗。伊朗伊斯蘭革命後於1979年12月頒佈的第一部憲法規定,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以霍梅尼為首的什葉派宗教領袖在伊朗建立起一種獨特的“伊斯蘭共和制”。1989年4月修正後的伊朗憲法更是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現任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也是政教合一的象徵,其權力位於行政、立法、司法之上,負責協調國家三權機構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在總統有瀆職行為或議會認為總統政治上無能的條件下有權罷免總統等。總統是繼宗教領袖之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專家會議是負責選舉最高宗教領袖的最高權力機構,成員中有為數不少的阿亞圖拉,其在很多方面對伊朗民眾的影響力比總統還要大。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的權力實際上凌駕於行政和立法機構之上,是為了裁決議會和憲法監護委員會的分歧而設立的,但一切仲裁結果須提交最高宗教領袖批准。可見,伊朗的政治體系分為兩大系統:宗教領袖系統和政府系統。宗教領袖系統是監護系統,擁有絕對的權力,凌駕於政府系統之上。顯然,在伊朗現行體制下,鑑於什葉派宗教領袖集團根深蒂固的反美情緒,如果美國敢於派出地面部隊,必將陷入與伊朗武裝力量進行逐城逐村逐街的巷戰之中,美軍傷亡人數必將大幅度增加,戰爭時間也必將大幅度拉長。

三是伊朗背後有俄羅斯等大國的堅定支持。自從敘利亞危機爆發後,伊朗和俄羅斯擁有了共同的地緣政治利益,兩國在敘利亞結成了事實上的國際同盟,共同應對西方對敘利亞的打壓,在軍事上的合作也更加深化。此外二者還與土耳其共同形成了俄土伊領導人峰會,成為主導敘利亞局勢的重要力量。伊朗已經成為除敘利亞外,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俄羅斯希望伊朗成為一個可信賴的反西方力量,為俄羅斯分擔來自美國和北約的戰略壓力。一個強大而反美的伊朗符合俄羅斯的利益。所以,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俄羅斯絕不會坐視伊現政權垮臺,一定會採取多種措施加強與伊朗的軍事合作。作為伊朗最大的石油客戶,出於地緣和石油命脈考慮,中國也一定會力挺伊朗。在此情況之下,美伊戰爭的時間將比美國的預期大幅度延長,形勢將發生逆轉。

【其次、美國進攻伊朗要付出的代價十分高昂,是其不可承受之重】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伊朗肯定會切斷霍爾木茲海峽,造成世界原油市場動盪,威及美國石油美元的霸權地位。波斯灣沿岸國家盛產石油,絕大部分石油通過國際運輸通道波斯灣運往世界各地。霍爾木茲海峽正好扼波斯灣出口,是波斯灣的門戶與咽喉,在戰略和航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有“海灣咽喉”之稱。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呈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 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伊朗南部瀕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與海灣其它阿拉伯國家隔海相望,海岸線長2700公里。伊朗是中東地區軍事強國,一旦美伊開戰,伊朗完全有能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二是伊朗肯定會攻擊美國在海灣國家的軍事基地,屆時美軍人員生命和美國軍事資產安全會遭受重大損失。冷戰伊始迄今,美國在中東、中亞與北非的土耳其、沙特、巴林、阿曼、阿富汗、埃及和肯尼亞等國建立了大量海陸空軍事基地和設施,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控制著黑海、東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的通道,其中主要的有:土耳其的因契爾利克、安卡拉和伊茲米爾,沙特阿拉伯的宰赫蘭和朱拜勒,阿曼的馬西臘島,阿富汗的巴格拉姆、坎大哈、辛代德,埃及的巴納斯角,肯尼亞的蒙巴薩以及巴林的麥納麥(美駐中東海軍司令部駐地、美海軍第5艦隊駐地)。如今,伊朗已實現多型中程彈道導彈成功列裝, 其中命名為“霍拉姆•沙赫爾”的一款中程彈道導彈射程高達2000公里,足以覆蓋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

三是伊朗在中東國家的什葉派盟友肯定會對美國在中東利益發起攻擊,令美國防不勝防、損失巨大。自從俄羅斯與伊朗聯手拯救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以來,中東地區的什葉派勢力空前強大。由伊朗政府、敘利亞政府、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組成的“什葉派之弧”愈發顯現。除伊朗自身外,其它幾股什葉派力量都是伊朗的鐵桿同盟和勢力範圍。什葉派之弧的最大特點是反美反猶,它們已成為美國中東霸權政策的最大阻礙。相比遜尼派的沙特、阿聯酋等國,儘管軍事裝備相差很多,但什葉派武裝的戰鬥力卻更勝一籌。例如在目前的也門內戰中,胡塞武裝面對裝備豪華的阿拉伯聯軍絲毫不佔下風,搞得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軍焦頭爛額。2020年1月2日,美國採用無人機空襲殺死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高級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將軍,這一事件更使得整個中東地區穆斯林社會的復仇怒火和反美情緒空前高漲。

四是伊朗肯定會向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鐵桿盟友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是美國在世界上最鐵桿的盟友,沒有之一。美國和以色列移民都主要源於歐洲,其中都以德國猶太人為最多,這使他們更容易親近而建立良好的關係。猶太人是兩國關係親密的紐帶,全球目前約1300萬猶太人中, 600萬左右在美國,500萬左右在以色列,美以兩國的猶太人佔全球猶太人比例的80%以上。猶太人團體是美國最富有的團體,其觸角已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而政治、傳媒、金融等領域是介入重點。依靠自身資源,猶太人甚至能夠影響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美以兩國猶太人之間的聯繫,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美國的對以政策。當年,美國通過跟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合作,將石油和美元捆綁,建立了石油美元霸權體系,同時也建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中東秩序,並對中東地區的反美國家實施打壓政策和經濟制裁。在這一過程中,以色列對美國中東戰略的執行進行了大力配合,包括經濟軍事情報的蒐集等。相應的,以色列的建立及其生存發展也需要美國的援助和撐腰,其中美國猶太人組織為以色列的建立提供了大量政治與資金援助。

【最後、如果美國可能發動的對伊打擊不能速戰速決,則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將急劇衰落】可以想見,如果美國悍然對伊朗發動戰爭,那麼政教合一體制的伊朗勢必舉全國之力,依託伊朗高原多山的有利地形與美國展開周旋,外加中東國傢什葉派盟友的配合以及俄羅斯等大國的支持,美國想要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並非易事,戰事勢必陷入膠著。那麼,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目標、人員安全以及盟友以色列肯定會持續遭受損失,美國的石油美元地位也會因此而動搖,美國的霸主地位會急劇衰落,這是美國不可承受之重。這也是為什麼蘇萊曼尼遇刺後伊朗數次觸及美國紅線而美國卻不敢對伊朗發起直接軍事打擊的原因所在,也是美國迄今為止只能對伊實施嚴厲制裁以削弱伊朗或只能通過以色列等盟友間接打擊伊朗在中東地區其它國家的利益而不敢直接發動對伊軍事打擊的原因所在。因此,儘管伊朗當前軍事力量遠遠不及美國,然而美伊開戰的可能性非常小,外界不必過於擔心與憂慮。











李吉軍地緣政治觀察


首先,我們不看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強國,根據全球火力排行,伊朗的軍事實力已經能排上第13位了,雖說不能與美國相比,但是一旦打起來,美國想全身而退也並非易事。伊朗現役海陸空共約53萬,這對於伊朗來說完全可以形成一道堅固的壁壘,伊朗算是中東的老大哥了,而且他也不是孤軍自壘,伊朗人大多是什葉派,富有的卡塔爾由於與阿拉伯不和,多是親和伊朗的,再者伊朗還有敘利亞,黎巴嫩等部分武裝力量的支持。



也門這些小弟,打起來的話,也可以形成掎角之勢,誰勝誰負那也是未可知的,況且核武器是聯合國禁止使用的,想要對伊朗造成致命的打擊也幾乎不可能。


我們再從歷史的角度分析,1961年至1973年美國發動越南戰爭,最後也是給自己造成了慘重的傷亡,當時回國的美軍士兵很多也是留下了陰影,或是精神疾病或是身體殘疾,還有之後的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直到2001年才結束的南斯拉夫戰爭等等,美國無一例外重兵參與,彰顯其世界警察的身份,霸權主義展漏無疑。雖說美國在這些戰爭中展現了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我們都知道,戰爭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的,所以美國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麼多年這麼多戰爭的消耗,即使美國再強大,也不可能隨意發動和伊朗的戰爭,況且此前美國的一系列“世界警察”的做法,已經激起了中東很多國家和人民的不滿。如果一戰,遭到的必然是全力反抗。


Global防尉


按照伊朗現在的實力,美國要擊敗伊朗容易,但是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的地位是保不住了。俗話說得好,好戰必亡,這句話用在美國身上最為恰當。

不可否認,美國是冷戰結束之後世界上最風光的國家,很多國家都惹不起他,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2003年美國打了伊拉克戰爭之後,到現在為止已經16年了,美國沒有發動新的局部戰爭,美國現在變得溫和多了。想當年,冷戰末期到2003年,美國連續打了80年代的格拉納達戰爭,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90年代末打了南聯盟戰爭,2003年前又打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那時的美國可是說打就打。

現在不行了,伊拉克戰爭花掉了美國3萬億美元各種經費,約等於美國聯邦政府1年的財政收入,造成如今美國債臺高築,難以平息開支,美國不但在伊拉克戰爭中損失大量財物,還付出了5.6萬人的傷亡,其中亡10000人,傷4萬多人,付出了沉重代價,也正是美國打伊拉克戰爭那些年,給了東方大國10年的發展機遇期,人家迎頭趕上了。

然後美國就發現,原來打仗這個事情,看上去厲害,實際上是損人不利己呀,誰打誰吃虧,於是美國現在也不打仗了,再好欺負,再容易的戰爭都不打,比如敘利亞都被俄羅斯控制局勢了,美國也不管,比如伊朗,鬧得再厲害,美國也能忍,現在的美國已經變了,因為美國清楚的知道,如果現在打了伊朗,今後自己就要被東亞某大國超越了。

伊朗自身很強也是一個原因,伊朗的力量足以拖垮美國,雖然美國肯定能贏了伊朗,但是付出的代價肯定比伊拉克更大,伊朗人更多,民族意志更堅定,而且抵抗意志很厲害,當年兩伊戰爭實際上就是伊朗贏了伊拉克,而且伊朗人家有中遠程彈道導彈流星3導彈,而且有國產武器裝備的能力,戰時可以輕易補充武器彈藥和物資,根本不怕長期戰爭。所以美國現在不敢打伊朗,一旦他們動手了,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海事先鋒


美國是世界霸主,伊朗是中東霸主,美伊這場戰爭很多人都不看好伊朗,都認為伊朗會被美國打敗,伊朗卻用實際行動告訴那些不看好伊朗的人,伊朗已經把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擊落,主動對美國開戰,特朗普卻告訴伊朗,無人機上沒有人,這不算開戰!

特朗普不對伊朗開戰,就是開戰的代價太大,那麼美國對伊朗開戰的代價到底有多大呢?可以肯定的是,伊朗不會被美國打敗,伊朗敢擊落美國的無人機,並不是警告那麼簡單,伊朗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選擇擊落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伊朗是考慮到美國會對伊朗開戰後行動的,並不是頭腦發熱擊落的。

伊朗不害怕戰爭,害怕戰爭的應該是美國,美國對伊朗開戰的第一個代價是會讓以色列亡國,伊朗的導彈射程2200公里,伊朗的導彈可以量產,美國對伊朗開戰,以色列一定會參加戰鬥,伊朗就會先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美國的猶太人非常害怕,以色列也害怕,特朗普的壓力很大。

美國對伊朗開戰的第二個代價,伊朗早就說過,美國對伊朗開一槍,伊朗會將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夷為平地,伊朗並不是嚇唬美國,伊朗的導彈目前已經將美軍基地覆蓋,美國對伊朗進行轟炸之時,就是美軍基地被導彈轟炸之時,美軍基地會被伊朗導彈炸平,中東駐軍有全軍覆沒發危險!

美國對伊朗開戰的第三個代價,被捲入戰爭泥潭,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是阿富汗,不會輕易被美國打敗,伊朗在中東有一群小弟,背後還有大國支持,大國會給伊朗提供軍事援助和經濟支持,讓伊朗拖住美國,和美國一直打,伊朗隨隨便便就可以動員2000萬人參加戰爭,不怕消耗,這場戰爭打完,美國和伊朗兩敗俱傷,美國半死不活,不能再當世界霸主,這是美國最大的代價。

美國已經不是當年說打就打的美國,美國的好日子到頭了,不管特朗普、蓬佩奧、博爾頓等人怎麼掙扎,不管美國的霸權主義怎麼掙扎,美國衰落已經是事實,戰爭只會加速美國的衰落,戰爭只會讓美國走向分裂!


老鱷魚觀天下


美伊一旦開戰,美國將會對伊朗造成絕對的碾壓,美國所付出代價僅僅在經濟上的而已。

不要去聽信某些人所謂的,伊朗後面站著誰誰誰,也不要聽什麼美國會陷入戰爭泥潭,還有什麼國運,這就更玄學了。

縱觀美國這幾場戰爭,全部都是碾壓的姿態打敗了對手,沒有受到任何的阻力。個人認為伊朗都撐不過兩個月,時間最短可能不到一個月左右,伊朗就會完蛋。

參考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



海灣戰爭開打之前,國內多少軍事愛好者和專家都認為,當時被稱為“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伊拉克紙面上的實力是很強的。當時所有人都認為聯合國軍會勝利,大家都認為美國一定會勝利,但打的會很艱難,大家認為這是對北約第一軍事組織的最客觀的評價。

但是結果是什麼呢?“強大的”伊拉克軍隊,在聯合國軍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在經歷了幾十天的轟炸後,地面部隊僅僅100個小時就拿下了戰爭的勝利。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也是如此。

這回北約中只有美國,英國,波蘭,澳大利亞四國直接參戰,這樣的陣容比起上次聲勢浩大的海灣戰爭可謂是縮水很厲害。



當時也有一堆鍵盤學者大談特談發表自己的看法,認為這次戰爭,美國拿下伊拉克有多麼多麼不容易之類的。什麼伊拉克背後有人之類的,簡直愚昧,海灣戰爭還歷歷在目居然這麼快就已經忘記了之前的美軍的表現。

3月20號到4月15號,不到一個月,伊拉克戰爭基本就結束了,太快了,多少人根本沒反應過來。

美國現在沒開戰難道是因為伊朗背後有人?異想天開,痴人說夢,美國沒動手的原因是因為目前的時機還不到位,再加上現在的總統特朗普本質上是一個軍事鴿派,這是美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總統。換一個總統你看看結果,敢對美軍動手,別說小布什,奧巴馬也要打。



時機不到位有三點:

第一點,北約內部對待伊朗問題並不統一。第二點,對伊朗進行的經濟制裁效果還沒有達到最好的時期。第三點,特朗普現在面臨連任選舉。

再加上特朗普本人是前所未有的經濟上的鷹派,軍事上的鴿派,這才是戰爭沒有辦法的原因。而某些人竟然把功勞歸於俄羅斯人身上,也沒見敘利亞打得火熱的時候,俄羅斯提供多大幫助,這樣的想法簡直天真。

美伊一旦開戰,美國付出的代價是微乎其微的,僅有的也就是花了大把的錢而已。


英雄光




美國和伊朗一旦開戰,以當前伊朗的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可能付不出多少代價。但美國擊敗伊朗是一回事兒,徹底讓伊朗屈服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說美國軍隊重創伊朗的主力很容易,特別是伊朗沒有太強的海軍力量,在波斯灣以及阿拉伯海周邊海域,美國的軍事基地星羅棋佈的羅列在上面,打伊朗如摟草打兔子,跑是跑不掉的。

但是對於美國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徹底的讓伊朗屈服,如果伊朗不屈服,於美國來個對峙的持久戰。那麼美國人就傻眼了,要知道,伊朗可是中東首屈一指的大國,其綜合國力非常強。伊朗的國土面積很大,達到164萬平方公里,有很大的戰略縱深;還雄踞伊朗高原,居高臨下,在中東地區也是一副霸王之資,上個世紀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打了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就憑藉有利的地勢,可是讓伊拉克寸步難行,大部分的戰爭都發生在伊拉克境內。



另外伊朗人口超過8000萬人,戰爭潛力非常巨大。目前知道了伊朗的常規軍隊已經超過60萬,加上預備役等部隊動員軍隊超過100萬人;如果在國家緊急召喚的情況下,再徵兵100萬可能也不是問題,伊朗還有很強的工業基礎,好多人以為伊朗是非常落後的國家,和沙特、阿聯酋一樣就是單純依靠石油資源。其實不然,伊朗有比較完善的初步的軍事工業體系,能夠製造出很多先進武器。一旦戰爭開啟,其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就會完全的發揮出來,到那時伊朗就會成為一隻非常可怕的部隊。

美國軍隊最多在海上圍堵伊朗,但進入伊朗國土,徹底征服伊朗卻不是太可能。伊朗還真不是像伊拉克一樣,不堪一擊,伊朗遭受到美國製裁40年,也沒有散架,只能說伊朗的伊斯蘭政權還是非常穩固的,美國想要發動毀掉伊朗伊斯蘭政權,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的話,美國早就做了。正是有種種伊朗的可怕之處,美國才沒有對伊朗動手,只是通過經濟制裁逼迫伊朗作出政治上的讓步,但是即便如此,伊朗也沒有鬆口,可見底氣還是非常足的。



還有美國想要徹底讓伊朗屈服的代價太大,可能是美國付不起的代價。想一想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麼多年,軍費等各項費用超過6萬億美元,而伊朗是比阿富汗和伊拉克加起來都要強大的國家,美國要花多少錢來征服伊朗?是8萬億美元還是10萬億美元?以目前美國的實力,能拿得出那麼多錢嗎?美國債務總額都已經破了22萬億,已經再也承受不起一場大型的戰爭了。


大正看世界


從實力來看,伊朗打不過美國這不否認,伊朗可以用保家衛國的名義用十億美元的代價讓全球的飛機都不敢起飛,直到伊朗抵抗殘餘勢力全部消失為止,可根據阿富汗、利比亞、也門的戰況說明沒那麼容易結束,到時將是一場世界性的災難。


與你奇思妙想


代價可能就是美國由此衰弱,國力大幅下滑!如果沒有外界干預,美國擊敗伊朗這個毋容置疑,當然這個擊敗指的是推翻現在伊朗的政府,但是代價是巨大的,包括推翻伊朗現在政府過程中的代價和推翻以後收拾爛攤子的代價。

參考伊拉克戰爭,美軍花費約10000億美元,陣亡士兵近4500人,受傷近50000人,攻打伊朗,最終的數據絕對會是這個數據的好幾倍!

美國結束伊朗戰爭也絕對是十年左右甚至更長,最關鍵的還是這段時間,美國的主要精力都會投入到伊朗戰爭,負擔嚴重。這麼長的時間週期,對世界其它大國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對於美國來說,伊朗是一個綜合實力不弱的國家,在中東地區也是排在前列,雖然常年遭受制裁,但是伊朗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武器體系。

這裡面最讓美國害怕的當屬伊朗的彈道導彈,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以上,基本上覆蓋了整個中東地區,也覆蓋了美國重要的軍事基地,一旦美軍對伊朗動武,如果不能及時摧毀這些彈道導彈發射陣地,那麼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基地就會遭受打擊,即使美國有愛國者防禦系統,但是攔截效果不會保證百分百,所以美國的傷亡是巨大的。

另外還有伊朗多次警告,美國要是對伊朗動手,那麼伊朗必定會對以色列動手,以色列是一個地少但人口密集的國家,根本無力承受伊朗彈道導彈的攻擊。雖然以色列擁有全球最嚴密的防空網絡,但還是那句話,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攔截成功率,伊朗要是採取飽和攻擊,以色列遭受巨大的人員傷亡是必定的!

伊朗還經常宣稱自己擁有獨特的反航母武器,有可能就是傳說當中的反艦彈道導彈,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美國的航母將無法進入到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以內,只能發射巡航導彈等遠程武器對伊朗進行攻擊,如果有一艘美國航母被擊中,那麼對美國來說就是不可承受的打擊。

美國一開始絕對只是空襲,但是空襲是推翻不了伊朗政府,必須要進行地面進攻,那麼美國又要面臨巨大問題,地面進攻難度大,損失也大,伊朗的地形和伊拉克不一樣,面積也大,美軍在伊拉克戰爭那樣快速突進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在伊朗出現,伊朗軍隊可以使用複雜的地形打擊美軍。

就算是推翻了政權,但是美國還需要維護秩序,這個是最麻煩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伊朗人民團結一致,那麼美軍將無法在伊朗存在下去,否則會陷入永無止境人民的戰爭泥潭。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要考慮,是否有國家幫助伊朗支持伊朗,如果是這樣,那麼美國的代價就更大!


資訊所長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且不說一旦真的開戰,伊朗能夠堅持多久,但可以明確的是,美國一旦發動這起戰爭,必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無論伊朗是否戰敗,美帝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也必將受到震動,違背世界和平發展的趨勢,也將受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譴責。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是全球的主要能源產地,美國對於該地區一直非常重視,通過各式各種方式,美國已經掌控了中東大部分國家。但若想真正一統中東的話,美國就不得不順利解決伊朗這一重要的石油天然氣大國問題。

伊朗地理位置特殊,本土四面環山,可謂易守難攻,美國海空軍發射的導彈,在這種地形下其作用大幅降低,且伊朗一直大力發展其海軍,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一旦開戰,美國未必佔盡優勢。

伊朗50萬革命衛隊佔據主場優勢,絕對會給美軍的陸地作戰部隊造成重創。

其次,伊朗2000餘枚彈道導彈能夠對美國中東軍事基地實施絕對的飽和打擊,儘管美軍有愛國者防空導彈,但伊朗導彈勝在數量多。

另外,伊朗一直援助的哈馬斯組織、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也門胡賽武裝也會借勢而起,對美國的中東盟友發動襲擊,還會在水下向美軍的艦隊發射魚雷,其無人機也會對美軍行動造成干擾。


美國即便可以空襲伊朗,摧毀伊朗的防空系統,徹底擊垮伊朗,但美軍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美國《軍事時報》稱,美軍至少要犧牲數千人才能拿下伊朗,再也不可能向2003年入侵伊拉克那樣輕易取勝。

再有,即便伊朗政權被更迭,整個國家被摧毀,但伊朗人民在宗教信仰的武裝下,很可能走上極端主義。國破家亡的伊朗人民會不斷向美國發動暴恐襲擊,甚至是對美國本土襲擊。美國若是開戰無疑會陷入戰爭的泥潭,所以特朗普不得不謹慎做決定。


目前世界局勢中美國技術優勢的逐漸喪失,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可選性”太少,今年9月中旬沙特石油設施遭遇無人機和巡航導彈襲擊,導致沙特原油產量損失了50%以上,國際油價一夜之間狂飆19%,創下28年來最大漲幅,美國被迫動用戰略石油儲備,而特朗普總統“勃然大怒”。

另外據相關媒體的報道,美國《法恩政策》雜誌發表了著名的巴德學院學者的署名文章,文章分析了最近由於沙特石油設施遭襲,而引發的美伊緊張關係;美國近30年來首次將中央戰區的空軍指揮權,從中東遷回到7000英里外的本土,就是為了躲避伊朗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的“鋒芒”。

結合以上的簡單分析,筆者還是覺得這一戰很難真的打起,至少美國不會主動發起戰爭,各位看官有何見解呢?最大的願望還是希望世界和平~


江水趣談


這一戰要是打了,那中東最後一個硬骨頭也就沒有了。看似是美伊不合,其實還是美國想要控制中東石油,維護美元霸權。這一戰美國贏後,俄羅斯就更難受了,我們和美國的利益也會越來越微妙。總之打伊朗,也是等於給我們顏色看[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