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除了失漂和觀賞魚的遊姿不正以外,我們經常性的會看到,有些觀賞魚時常會待在魚缸的底部一動不動。

事實上,觀賞魚在魚缸底部的這種一動不動,牽扯到的原因會很多,我們比如說類似於清道夫類的,還有吸鰍類的原生魚,它們也會經常性的趴在魚缸某個角落裡一動也不動,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那是它們的天性。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別說是新魚友們,有時候養魚老道看到上述情況,也會拿起魚網來把它們給撥動一下,然後它們就會迅速逃走,我們心裡的負擔一下就減輕了,哦,原來它還沒死啊。如果是自己的魚這種情況見多了,我們也就逐漸習以為常了。

不過有些觀賞魚出現這種問題,我們就要去仔細分析,比如說害怕了、感冒了、水黴了、矇眼了、捱打了、就是懶得遊動了或者是在睡覺,細想起來,牽扯到的情況還很多呢。

觀賞魚害怕,必定會有一個害怕的樣子,也會有害怕的對象,比如人或者魚

很多魚友對於觀賞魚出現的害怕問題,觀察的很不仔細,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是因為觀賞魚只要是出現害怕的症狀,在眼神上一定會有所表現。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我們這裡所說的只是純粹害怕而已,並沒有其他的疾病。那麼它們的體色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最多就是色澤相對淡上一點,比如說剛入魚缸的鸚鵡魚、燕魚、黑裙、紅綠燈之類的,一旦它們熟悉環境之後,體色就會立刻恢復,如果是水質、溫度合適,不是什麼疾病的話,它們的體色有的可能會恢復很快,比如燕魚、黑裙、紅綠燈等。

而趴缸的觀賞魚,它們雖然害怕,但是眼神一定是清澈的,並且眼球會在那裡不斷轉動,包括了龍魚、虎魚都是如此,它們正是因為害怕,所以需要不斷多角度的觀察水中的情況,因此眼睛不會無神,它也不會閒著,更不會矇眼了,假設入缸一兩天以後,它們的體色也有可能正常。

再者就是觀賞魚的害怕是有對象的

,怕燈光強烈,它們就會避開燈光躲到暗處,怕見到主人,主人來到魚缸前它們才會趴缸,主人一走,它們比誰都活躍,我們需要在遠處觀察,第一天可能不會,以後就會活動的時候越來越多,這是害怕出現的趴缸。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還有就是受到了其他觀賞魚的欺負,它們可能會體色發暗,並且有意去避開其他的欺負它的觀賞魚,表現出來的狀態是

東躲西藏,但是看到主人未必害怕,這就要靠我們自己的觀察了。

感冒、水黴、矇眼水質必定不好,感冒、水黴、白點可能水溫差異過大

如果觀賞魚是因為疾病趴缸,那麼首先體色必定是灰暗的,眼睛必定是無神的,甚至於連眼球都不會轉動一下,它們之間也不會有什麼打鬥現象,給人的感覺,那就是一副生無可戀的狀態,體表可能出現粘液大幅度脫落或者紅血絲,矇眼那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時候,大部分魚缸的水質一定是渾濁的,絕對不會一清見底,如果是感冒、水黴、白點等症狀,還會與我們的飼養溫度波動過大有關係,或者是中途運輸溫度波動過大,當然也不排除觀賞魚身上會有嚴重的外傷等。

再嚴重點,觀賞魚就不是趴缸那麼簡單了,可能會

側躺,但是這個側躺,同樣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如果是害怕的話,它們會哪隻眼睛看見你,身體就往另一邊倒,其實就是在下意識的躲避我們,這和疾病引起的趴缸的側躺又不一樣了,疾病嚴重的側躺是觀賞魚根本無力控制住自己的平衡。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也就是說,最終的落腳點我們應該從觀賞魚的眼神中,看出來它是有意還是無力,以此來判斷觀賞魚是不是患病。

另外還有一些魚鰭過長或者身形不正的觀賞魚,它們也會側躺或者趴缸,比如說肚子過大的金魚,魚鰭過長的龍鳳錦鯉,有的只是懶遊而已,我們也要去仔細觀察。

很多的新魚友只會看到觀賞魚的表象問題,根本不去在意觀賞魚的狀態、打鬥、情趣和眼神,所以才會出現判斷失誤,再一個就是需要結合我們自己地操作程序,依據水質的渾濁度和水溫計去觀察了。

一般的觀賞魚在關燈後都會沉底,少量漂浮水面,開燈15分鐘左右即可恢復正常,那就是在睡覺

還要一些新魚友經常會問到,為什麼我的觀賞魚在我一開燈的時候,體色都沒有了?或者是一開燈就看到觀賞魚全部沉底,是不是它們全部患病了?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事實上這都是觀賞魚的比較正常的狀態,它們只是在進行正常的睡覺、休息而已,我們無需多慮,只要靜待15分鐘左右,該正常遊動的也就正常遊動了,它們的體色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這其中我們比較應該注意的就是提前給它們一個信號,我也早就說過了,在此不去囉嗦了,至於如何提前給信號,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換而言之,其實觀賞魚在夜間也是需要休息的,有些夜行魚愛白天它們也會自動休息,所以說,我們的魚缸燈也應該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關閉,沒有必要去把魚缸燈一夜開到亮,這會嚴重影響到所有觀賞魚的休息,打亂它們的作息規律,從而有可能使它們抵抗力下降而患病。

比如說我的那缸小蝶尾魚苗,因為水質一直不太好掌控,我想要培養青苔水,需要開啟爆藻燈,但是介於它們還是太小,休息不好也不行,所以到了晚上我還是選擇關閉,如果培養不出來,我寧可慢點,或者擦去青苔直接通過抽底換水調理水質。

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另外還要一點就是過濾器開啟的問題,因為它們太小,如果夜間趴缸休息,被過濾器的水流衝來衝去,尾巴和身形也就完蛋了,因此過濾器晚上也不能開啟。

青苔也沒有培養好,魚食又不太充足,過濾器還不能常開,爆藻燈又要關閉,唯一的方法就是別費那勁了,全缸大換水直接古法養殖吧,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最終只能選擇如此了。

這就是說,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去仔細觀察,多動腦、多分析,總能夠找到一個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哪有什麼拿來就用的合理經驗?

好的經驗都是人家的,所謂的理論知識都是寫給新手看的,唯獨我們自勤於觀察,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才是最牢靠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