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懷孕做B超的時候醫生說臍帶繞頸一圈,產科主任說是U型壓跡不要緊,到底嚴不嚴重啊,有什麼風險?

陳琦


臍帶繞頸一圈一般情況下是不嚴重的。

你好,就在昨天5月20號,我順產生下了一個女寶,生之前做B超,顯示臍帶繞頸一圈。當時我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之前不管是四維彩超,還是8個月的B超檢查,都沒有顯示寶寶有臍帶繞頸的情況,可這生之前居然檢查出臍帶繞頸,說實話我當時特別擔心會不會不能順產了。

於是我拿著檢查單子給醫生看,問醫生,臍帶繞頸一週嚴重嗎?我是不是不能順產了?寶寶有沒有危險?醫生很淡定得說,臍帶繞頸一週問題不大,可以順產,不用太擔心。果然,中午做完檢查,我下午就順產了。而且順產過程中沒有出現什麼意外,從進產房到出來只用了4個小時,真的是超快順產哦。

其實臍帶繞頸一週是很常見的現象,大部分寶寶都會在子宮裡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有些寶寶可能只在孕中期繞頸,有些寶寶也可能會在孕晚期繞頸,但一般問題不大,大部分寶寶在出生前都會繞出來。而且臍帶繞頸的危險在於臍帶的長度,所以,孕媽咪不用太擔心哦。


孕期若是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孕媽咪一定要按時產檢,必要的情況下積極配合醫生,還有就是要養成每天定時數胎動的習慣。


總之,臍帶繞頸一週一般情況下是沒有那麼嚴重的,孕媽咪要相信醫生說的話哦。

我是快樂的二胎孕媽,昨天順利產下一名女寶,湊成一個“好”字,在這裡祝所有的孕媽咪都好孕哦。

學而時習之育兒


U型壓跡是一個專業詞,外行人一聽太過專業的詞,是有種懵逼的感覺,通俗點來說,就是臍帶繞頸一週,這麼說,從字面上,相信都能夠理解了,現在的胎寶寶,十個娃,有八九個繞頸,這種情況不算嚴重。


我在孕36周多,腹中寶寶胎位不正,醫生讓我做操糾正胎位,在家趴在床上做了兩三次,孕38周多的時候,再去醫院做孕檢,也是繞頸一週,不過醫生當時沒有跟我詳細說,孕檢報告單上也是寫著U型壓跡,只是由於我當時太過擔心胎位不正的事情,導致在回家路上,才發現孕檢報告單上寫著我不明白的U型壓跡,又繞回醫院找醫生問清楚,是怎麼回事?醫生才告訴我是臍帶繞頸一週的意思。


另外還跟我說,現在胎兒太大,糾正胎位來不及了,臍帶也繞頸一週,考慮到臍帶長度的問題,就不要再做操了。也就是說,若是腹中寶寶發生臍帶繞頸,糾正胎位的體操最好不要做,因為很有可能臍帶會再繞一圈,或者臍帶過短,就會導致寶寶缺氧,危及寶寶的性命。所以題主若是在接近預產期做的B超,發現臍帶繞頸一圈,建議多注意胎動次數。


我是楊謐,一孩之媽,喜歡我,就來一波關注吧!歡迎和我相互交流經驗!

楊謐說


臍帶繞頸一週是很常見的問題,我懷兩個都有繞頸。大寶到最後繞頸三週了,小寶孕中期繞頸一週,後來又繞回出來了。


寶寶繞頸後媽媽平時就要多注意

1:按時產檢,每天定時數胎動。及時瞭解寶寶在肚子裡的狀況

2:睡姿采取左側的姿勢, 因為

①左側睡姿能減輕子宮對孕媽媽的主動脈和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流到心臟的血流量

②孕晚期子宮一般向右旋轉,左側睡可以改善子宮旋轉的程度,由此減輕子宮血管張力,增加胎盤的血流量,使寶寶有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給。

3:不能做劇烈的運動,坐著的時候不要突然站起來,或者躺著時候不要突然坐起來,以免刺激子宮,造成胎動頻繁,加劇胎兒臍帶繞頸的情況,導致胎兒出現危險。

我懷二寶的時候經常忘記自己大肚子,起床的時候突然坐起來,就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嚇一跳,動的很厲害。

4:孕媽媽心態要平和,不要過於緊張。媽媽情緒緊張,焦慮,寶寶在肚子裡是感受的到的。他會覺得不舒服。



郭郭親子


很多孕媽在孕期胎寶寶都會臍帶繞頸,繞一圈.兩圈或者三圈。那麼這個到底嚴不嚴重?

臍帶繞頸一圈這個不要緊。在孕期幾乎會發生臍帶繞頸。而一般胎兒的臍帶夠長,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活動。

臍帶繞頸兩圈或者三圈就應該注意一下。因為到後期胎兒的活動量也會增加,這個時候臍帶繞頸兩三圈,一旦活動的時候勒住臍帶會很危險的。所以如果孕媽媽檢查臍帶繞頸兩三圈就一定要平時多注意胎動,一旦胎動過快或者胎動減少,就應該立刻去醫院。

這個臍帶繞頸呢沒有具體的預防辦法,但是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讓危險降到最低。

1.適當運動。在孕期做一些輕柔的運動或者瑜伽,有助於分娩。

2.合理飲食。飲食對分娩也有很大的影響。孕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控制糖份的攝入,避免孕期體重增長過快。

3.合理的睡眠。孕期避免熬夜,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物鐘,是胎兒過分活躍,引起臍帶繞頸的發生。


所以在孕期如果有臍帶繞頸的現象,孕媽們不要擔心,注意胎動就好。如果孕期情況好的話,即使臍帶繞頸絕大多數是可以順產的。最後祝大家好孕。


弗特love


臍帶繞頸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多數可以自行鬆綁

畢竟子宮就那麼一點地兒,畢竟胎寶寶在肚子裡啥玩具都沒有,只能自己做運動,左轉轉右轉轉,就轉進去了,但是胎寶寶很聰明,繞進去之後很多會自己再繞出來的。

題主說的u型印跡,就是指繞頸一週,如果繞行兩週,會是W型。2周以上可平行排列,也可重疊交錯,皮膚凹跡有不同表現。

當臍帶過長,胎兒比較小,羊水過多以及胎寶寶比較活躍時,都很容易造成胎兒繞頸,一般在1-2周,繞頸3周的比較少。

問題的關鍵在於臍帶長度

如果繞頸一週,但是臍帶比較短,會相對危險,但是一般數來臍帶都是夠長的,而且你的醫生也說了不要緊,那就是產科主任觀察後認為是沒問題的。

所以,題主也不要太擔心了。

這個問題最關鍵的地方不在於孩子繞頸幾周,而是繞頸後剩餘的臍帶長度,下次在產檢時不妨問問醫生,臍帶比較長,也就放心啦。

醫生的經驗還是很豐富的,萬一有問題的話他也會直接指出的,寶媽不要太擔心啦。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曾經資深文案,如今多平臺原創作者,不傾城不傾國只傾娃,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歡迎關注!


jason媽咪有辦法


哈嘍!寶媽沐沐來為你解疑答惑咯!

臍帶繞頸是胎寶寶很容易出現的情況之一,孕媽咪有時候在B超單子上看見“胎兒頸部U型壓跡”或者“胎兒頸部W型壓跡”就代表胎寶寶有臍帶繞頸的情況出現了,一般來說,“U型”代表繞頸一週,“W型”代表繞頸兩週,三週以上的比較少見。

臍帶繞頸的胎寶寶在產科是非常常見的,約佔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其中有80%以上都是繞頸一週,由於臍帶是有一定的長度的,而且臍帶外表被膠質所包裹,是有一定的彈性的,一般臍帶繞頸一週只要纏繞的不緊而且足夠長的話,是不影響胎寶寶的健康的,而且也不會影響孕媽咪的分娩。還有一部分的胎寶寶在臨產前會自己繞出來,只要胎寶寶沒有出現胎心異常或者是胎頭不下降的情況一般是不需要剖腹產的。

但是有臍帶繞頸情況的孕媽咪平時在家裡也要注意數胎動,密切觀察胎寶寶的情況。最好每天早中晚各數一個小時胎動,一連串的胎動算做一次,每小時大於三次就算正常,也可以把早中晚三次的結果加在一起乘以四,得到的就是12小時胎寶寶的胎動情況,一般大於30就算正常,如果小於20建議孕媽咪繼續觀察,如果小於10就代表胎寶寶有缺氧的情況,需要孕媽咪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謝謝你顏值這麼高還來看我的文章!祝姐妹們好孕!

沐依蘿


導讀:懷孕做B超的時候醫生說臍帶繞頸一圈,產科主任說是U型壓跡不要緊,到底嚴不嚴重啊,有什麼風險?
這種情況不嚴重。孕婦做產檢的單子,常見的有U型壓跡或W型壓跡,其實指的是臍帶繞著胎兒的脖子,壓迫頸部的皮膚,使得胎兒頸部皮膚凹陷,U型,通俗點說,就是繞頸一週或臍帶搭在胎兒的脖子上,W型是胎兒臍帶繞頸兩週的意思。這兩個詞是醫學術語,沒有點醫學知識的孕婦,很難明白是什麼意思。
臍帶繞頸多數發生在孕中期的16-27周,那是準媽媽子宮裡的羊水最為充足,孕中期的寶寶會在準媽媽的肚子裡做各種伸展動作(俗稱胎動),寶寶自由活動的空間大,所以寶寶在做各種胎動動作時,可能過於調皮,把臍帶當玩具搭上自己的脖子來玩了。
臍帶繞頸最大的危險來自於臍帶的長度,臍帶繞頸一週,經過檢查,醫生說不要緊,說明臍帶並沒有過短,寶寶此時是安全的,所以題主不用過於擔心,說不準過幾天,寶寶玩累了,自己就把脖子上的臍帶放下來了,呵呵。
朋友在懷孕三十幾周的時候,因為做胎位糾正操,後來去醫院複查,檢查結果胎位依舊不正,且產檢單子上也同樣出現了U型壓跡,在她回家前,醫生提醒了她,不能再繼續做胎位糾正操了。於是,回家後她沒繼續做操了,只是每天都有散步40分鐘以上,下次的複查,果然沒有出現臍帶繞頸了,而且在生產時,即便是胎位不正,她依舊能試產成功。
重點提示:臍帶繞頸,不能做胎位倒轉術和胎位糾正操。
今日話題:你懷孕時,寶寶有發生過臍帶繞頸的事情嗎?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達人,親子閱讀,科學育兒,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分享、轉發!意在傳播育兒知識,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格格巫育兒


U型壓痕就是臍帶繞脖子半圈,,隨時都可能不繞的,沒什麼大影響,繼續繞下去就很難繞出來了,如果一直這樣都不影響順產,我女兒那時也是這樣,到了下一次再照的時候沒有繞了


小海盜76861787


最好經常觀注,因為胎兒是在不定性挪動的,有時纏一圈,過段時間反方向挪動就解開了,如果同向再挪就會纏兩圈三圈,多檢查,聽醫生的,醫生亦可矯正胎位,用心呵護孕婦,寶寶定會順利誕生


實話ss


沒事 我娃四維開始到出生都繞頸一週 孕期一直很健康 只要沒有臍帶扭轉 胎心不穩 醫生說沒事就放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