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黨旗飄揚在一線】我是黨員我得上!疫情不退我不退!

  疫情尚未結束,戰鬥仍在繼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戰鬥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他們有著同樣的信念——只要疫情還沒被擊退,自己就不會退縮。

  “我是老黨員,胸前掛著這枚黨徽,在關鍵時期就要衝在最前面,這是責任也是使命。”

  楊濤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州分院的辦公室主任,在瓊科瑞克街道開展疫情防控的崗位上,他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每天他都要深入轄區瞭解防疫措施落實情況,在他的指導幫助下,瓊科瑞克街道轄區疫情防控工作始終保持著有序可控的良好局面。

  在楊濤心裡,疫情防控是頭等要務,“群眾冷暖無小事”。為了讓街道400餘戶殘疾人、孤寡老人、低保戶等特殊群體安心“宅”家,他自籌資金協調購買了2.5噸麵粉連夜分發到每戶家庭。瞭解到一線幹部缺少口罩,開展工作有風險,他到處打電話聯繫供應點,自費購置了2000個醫用口罩及時發到值班幹部手中。面對轄區物資短缺問題,他不厭其煩地向有關部門反映協調,最終讓360袋麵粉在第一時間運抵轄區各個配送點位。

  楊濤已51歲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他在防疫一線從未叫過苦和累。在一次疫情研判會上,他突犯心絞痛無法坐立,街道領導立即準備派車送他去醫院,但他卻堅持不肯。楊濤說:“咱們的車子要隨時待命為群眾服務,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我休息一下就好了。”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楊濤作為一名老黨員、政法幹部衝在“疫”線,他那份忘我的擔當精神和為群眾服務的熱情,讓黨徽在抗疫一線熠熠生輝。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作為黨員醫務工作者,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西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科室主任張九進臨危受命,擔任玉林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家組組長。稱張九進為抗疫第一線的“戰士”,是因為從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到禽流感,從甲型H1N1到手足口病,張九進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上從不缺席。

  翻開張九進這段時間的工作日記,“五加二”“白加黑”成為他生活的常態: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部署會,參與制定玉林疫情診治防控流程,到各定點醫院指導,全力以赴救治確診患者……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記錄了這位“戰士”的抗疫足跡。

  面對玉林出現的首例確診病患,張九進帶領專家組悉心指導救治,最終患者成功治癒出院。之後,陸續又有3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某日,一例確診患者突然發生病變,出現缺氧、呼吸困難等情況,張九進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現場指導緊急採取抗感措施。經過無創機器通氣等有效治療手段後,患者情況好轉。

  從醫26載,張九進時時刻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敬業愛崗,處處為病人著想,用“醫務人”的一絲不苟詮釋著一名黨員的擔當。

  “你好,請出示證件。”“你好,請配合測量體溫。”

  湖北巴東縣野三關派出所有6名老黨員,平均年齡57歲,最大的59歲,最小的53歲。過年前,他們主動申請在所裡值班。疫情發生後,他們繼續堅守崗位至今。

  巴東縣野三關鎮海拔1100米,318國道、巴鶴省道從鎮上經過,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在這裡設有出入口,人流車流量大。守好野三關這個恩施州的東大門,至關重要。老黨員杜國華、汪盛柳、張祖靜每日堅守交通卡口,對進出往來的車輛、人員進行嚴格的檢查、登記。

  三名老黨員在交通管理崗位上已經幹了15年。每日在寒風中執勤的他們,手上皮膚都凍皴裂了,尤其是深夜寒氣入骨,他們依舊堅守不退。“需要口罩嗎?我馬上送來。”57歲的陳開明一直負責所裡的後勤保障工作,不善言談的他,每天要對廚房、辦公區等區域定時打掃消毒,及時為一線送去防護服和口罩等防疫物資。59歲的譚元愛家離派出所開車只要12分鐘,但他很少回家,一直堅守抗疫一線,連大年三十的團年飯也因為入戶排查,未與家人團聚。56歲的黎道春去定點醫院執勤時發生車禍,額頭和右眼都受了傷。同事們要他回家休養,他婉拒了同事們的好意,“檢查了沒事,正好可以繼續在醫院執勤。”

  只要還能扛,站好最後一班崗,直到疫情退,這是“老警黨員團”的堅定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