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熱點追蹤」新基建更優


「熱點追蹤」新基建更優

受疫情影響,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斷崖式回落至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低於08年金融危機時的谷值38.8%,是我國自2005年製造業PMI有統計以來的最低值。
怎麼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於是今日開盤大基建板塊便爆炒,截至午間收市,建築、建材、工程機械、運輸設備指數分別上漲7.82%、7.3%、6.26%、5.27%,大基建相關個股漲停三十餘家。
不過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期,客觀上很難再走“高耗能、低效率”的傳統基建老路,積極財政政策很明確的一個發力點在於“新基建”,既能對沖當前經濟的下滑,託底經濟,又能有助於經濟結構的轉型。
在2月21日的政治局會議,管理層明確提到“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其中具體指出了政策將要發力的“新基建”增長點,指出“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22日,工信部在《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加快5G商用步伐,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
新基建三大方向值得關注:
1、以5G(中心通訊)為核心的信息網,包括雲計算(深信服)、人工智能(科大訊飛)、工業互聯網(用友網絡)等;


2、以泛在電力物聯網(國電南瑞)為核心的能源網,包括光伏風電及核電(通威股份)、氫能源(雄韜股份)等;
3、以高鐵、城軌(康尼機電)為核心的交通網。


本觀點由金牌投顧李成明提供,執業證書:S0960613080006

如需瞭解更多金牌投顧觀點,請前往各大應用市場下載掌中投APP。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的依據。投資者應根據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來獨立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相應風險,我公司及其僱員不對據此而引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熱點追蹤」新基建更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