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重磅獨家!科技類基金將單列審批、限制節奏,資金結構即將大調整

導讀:21資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監管層對部分公募基金下發窗口指導,要求對新能源、科技創新、半導體、雲計算等等泛科技之類的權益基金產品,均暫緩申報受理。

.....................

作者丨21資本 姜詩薔 編輯丨21資本 李新江、馮展鵬

重磅獨家!科技類基金將單列審批、限制節奏,資金結構即將大調整

本輪行情最火熱的焦點——科技類基金,或將迎來變局。

3月2日,21資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監管層對部分公募基金下發窗口指導,要求對新能源、科技創新、半導體、雲計算等等泛科技之類的權益基金產品,均暫緩申報受理。

當日,多家基金公司向21資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確認了此事。

“窗口指導主要針對投資股票超過60%的權益類基金。監管層還要求基金公司寫報告,進行可行性論證。”某券商系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資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則表示,“監管層要將這一類產品放到一個通道里單列審批,限制審批節奏。”

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亦向本報記者確認,“窗口指導屬實。”


1、炙熱的科技類基金

受益於科技成長行情發力,2019年不少重倉科技股的公募基金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

在行情推動下,今年以來科技板塊持續發力,科技類基金產品也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的這段時間出現了多隻科技類爆款基金,不少基金一日售罄,配售比例也多次刷新記錄。

譬如去年12月,廣發科技創新基金首日募集規模超過300億元,配售比例低至3.3%;今年2月,建信科技創新混合基金首募規模超過70億元並一日售罄;招商科技創新、永贏科技驅動等基金亦一日售罄並啟動比例配售。

除了主動權益基金之外,科技類ETF基金亦受到資金熱捧。

Wind數據顯示,2月份月成交額最高的股票型ETF就是華夏5G ETF,該基金月成交額達到432.34億元。月成交額排名第二的是國泰半導體50ETF,同樣也是一隻科技類ETF。

從單日成交額來看,自2月24日至2月28日連續五個交易日,華夏5GETF、華夏芯片ETF、國泰半導體50ETF三隻科技類ETF的成交額均是全市場股票型ETF的前三位。

而即使在科技股連續回調期間,三隻科技類ETF依舊受捧。

事實上,自2月26日起至2月28日,華夏5G ETF、華夏芯片ETF、國泰半導體50ETF已經連續3個交易日收跌,3日累計跌幅均已超過10%。但成交額依舊排在首位。

從份額來看,華夏5G ETF、華夏芯片ETF、國泰半導體50ETF三隻科技類ETF年初以來截至2月末的份額均已翻倍,份額增長率分別為127.81%、104.36%、184.59%。

其中華夏5G ETF截至2月28日的規模已經超過200億元,華夏芯片ETF、國泰半導體50ETF的規模也已超過120億元。

2、機構密集佈局

重磅獨家!科技類基金將單列審批、限制節奏,資金結構即將大調整

事實上,當前多家基金公司都針對科技類基金加大了佈局力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截至3月2日,目前有易方達基金申報的中證科技50ETF、華寶基金申報的中證電子50ETF、嘉實基金申報的中證物聯網主題ETF、廣發基金申報的國證半導體芯片ETF等25只ETF基金及聯接基金正在審批中。

此外,還有南方基金、華夏基金、興業基金等基金公司申報的11只科技類主動權益基金正在審批中。

類似本次窗口指導中提及的泛科技類基金也有不少。譬如雲計算與大數據主題ETF、人工智能主題ETF、區塊鏈主題ETF等等,均吸引了不少機構佈局。

“我們從去年年底就強烈看好科技板塊,2020年以來已經上線兩個科技類ETF產品,後續還有不少產品在計劃申報之中。”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產品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另有一位券商系公募基金人士亦表示,“公司近期申報了多隻科技類ETF,但這並不是短期跟風,而是長期戰略。”

不僅如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多家基金公司針對科技類基金加大了宣傳力度,無論是新發基金還是持續營銷,都顯示出火熱趨勢。

本週,華安科技創新、海富通科技創新等科技類基金亦將陸續啟動發行。

3、資金結構或生變


在市場一片火熱之下,監管層這一窗口指導或將帶來市場行情的降溫。當前市場資金對科技板塊的偏愛,亦將迎來調整。

3月2日,多家公募基金人士受訪時均提到了當前市場科技基金過熱的情況。

“監管機構放緩審批的方向是對的,現在市場上科技類產品太火了,確實應該有所調整。”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認為。

“監管層放緩科技類基金審批,確實有最近上報的同類產品密集扎堆這一背景存在。”華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