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正史上的宇文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是不是徹頭徹尾的昏君?

一個人的歷史


周宣帝宇文贇,字乾伯,周武帝宇文邕長子,南北朝時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在位僅僅一年就封自己為太上皇,將朝廷交給自己的小兒子。不久之後,宇文贇就因為縱慾無度去世,北周也被楊堅所滅。

嚴父之威,逆子之策

武成元年,宇文贇出生於幷州。保定元年被封為魯國公,建德元年被立為皇太子。建德二年,宇文邕命令宇文贇視察西部地區。同年迎娶隋國公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太子妃。


建德三年,周武帝的母親文宣太后去世,周武帝宇文邕詔命宇文贇代理朝政,五十天後還政於宇文邕。宇文邕每次外出視察,常常留下宇文邕監理朝政。建德五年,宇文邕又詔命宇文贇視察西部地區,趁機討伐吐谷渾。

宇文邕擔心宇文贇不能繼承治理國家的重任,因此對宇文贇的要求十分嚴格。每次朝見,要求和對大臣一樣。即使嚴冬酷暑,也不允許休息。宇文贇喜歡飲酒,宇文邕便命令,不得將酒和酒相關的東西送往東宮。


宇文贇每次犯錯的時候,宇文邕都用棍棒痛打他,並說:“從前有很多太子被廢,難道我沒有其他兒子可以做太子嗎?” 宇文邕命令東宮的官員記錄宇文贇的言行,每個月向自己彙報。

宇文贇害怕父親宇文邕的威嚴,每次都按照規矩表演不會用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情感,因此很多惡行一直不為外人所知。

忘德敗行,殘害忠良

宣政元年,周武帝去世,宇文贇繼位。按照慣例要守孝一個月,但是宇文贇卻在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天就登基,十天後就安葬了父親周武帝宇文邕,安葬完父親後當天,宇文贇就脫掉了孝服,為自己登基慶祝。


宇文贇登基以後,沉迷於酒色,同時建設宮殿、濫施刑罰,派遣親信監視大臣們的言行。大成元年六月二十八日,殺害皇叔齊王宇文憲,北周國勢日漸衰落。

五後並立,縱慾無度

大成元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贇傳位於兒子宇文衍。改年號為大象,自稱天元皇帝,楊麗華為天元皇后,住處稱為“天台”,讓臣子們稱自己為“天”。大臣朝見前,必須齋三天,淨身一條才可以見到他。

宇文贇又在全國徵選美女,用來充實後宮,其中大將軍陳山提的第八女陳月儀,儀同元晟的第二女元樂尚最受寵愛。甚至出現了“五後並立”的荒唐事件,由於縱慾無度,宇文贇的健康極度惡化。

身死國滅,以隋代周

大象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宇文贇病危,寵臣御正下大夫劉昉、內史上大夫鄭譯兩人為了達到恩寵永澤,權柄不落的目的,偽造詔書讓隋國公楊堅接受遺命,輔佐朝政。

當天,宇文贇在天德殿去世,年僅二十二歲,諡號宣皇帝。 同年七月十二日,葬於定陵。大定元年,楊堅廢宇文衍自立,改國號為隋,北周滅亡。

令出九條,為政不昏

宣政元年八月,宇文贇派大使巡視各州,並制定九條律令宣示各周郡。這九條律令裡面不乏有真知灼見,如執法必須有依據,沒有法律上的出處不能處刑;郡縣中出現盜賊不能捕獲的,要及時上報朝廷,在全國範圍內通緝;孝子賢孫義父節婦應當得到表彰,有才能的要向中央舉薦;沒有名望但是確實有才能的人,要積極向朝廷推薦;各周郡要舉薦高才博學的人,給士人提供了入仕的通道;年齡超過七十歲的人,按照規矩要授予官職,對於鰥寡孤獨不能自理的人,國家一律給予賑濟。

從這些為政舉措中,我看到了隋文帝楊堅後來採用的一些治國之策的我影子,如果說宇文贇是徹頭徹尾的無能之人,確實不算客觀。

雨露均霑,軍功不專

宣政元年閏六月,幽州人盧長期、祖英博伯聚眾佔領范陽反叛。宇文贇詔令柱國、東平公宇文神舉率軍平叛,不就叛亂就被平息了。

宣政元年九月,汾州稽胡首領劉受邏幹舉兵反叛,宇文贇任命上柱國、越王宇文盛為行軍元帥舉兵討伐平定了叛亂。

宣政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宇文贇任命上柱國、何陽總管、滕王宇文逌為行軍元帥,討伐陳國。同時赦免京城服勞役的罪犯,讓他們全部參軍,補充軍力。


這裡我注意到宇文贇在僅有的三次用兵中,使用了三個不同的人為帥,這樣可以避免軍權專屬局面出現,對於控制百官尤其是控制有軍權有能力的人還是很有一套的。

五後並立,或有隱情

所謂的“五後並立”,換一種說法,也可以說是制衡群臣。因為每一位皇后身後,都有對應的外戚勢力的存在。就像楊麗華身後有楊堅,其他人也都出身名門,其家世顯赫,掌握北周的軍政大權,具有左右朝局的能力。

宇文贇立了五個皇后的做法,看似昏庸至極,但也可能是鞏固君權的無奈之舉。為君者制衡群臣,謀不外露,掌握殺伐、獎賞的權力在自己手裡,才能控制朝局威懾百官。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我覺得他的確是個昏君。也許是中了《蘭陵王妃》和《蘭陵王》的毒,當初他的父親宇文邕好不容易滅了北齊,結果沒活多長時間,後來傳位於宇文贇,結果他養虎為患,應是讓楊堅給壯大了,後來還被滅了國。當然《獨孤天下》裡面,他演了一個昏君,實際歷史上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周宣帝宇文贇,字乾伯,鮮卑族,周武帝宇文邕長子,母親是李娥姿,南北朝時期北周第四位皇帝。

宇文贇即位前,其父周武帝對他管教極為嚴格,曾派人監視他的言行舉止,甚至只要犯錯就會嚴厲懲罰。

宇文贇初封魯國公,建德元年成為皇太子,曾率軍西征吐谷渾。

宣政元年即位,年號大成。

但是!!!宇文贇即位後就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經常派親信監視大臣言行。並殺皇叔齊王宇文憲,致使北周國勢日漸衰落。 大象元年禪位於長子宇文衍,自稱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權。於全國大選美女,以充實後宮,大將軍陳山提的第八女陳月儀,儀同元晟的第二女元樂尚最受寵愛。

由於縱慾過度,嬉遊無度,宇文贇的健康惡化。次年病逝,時年二十二歲,諡號宣皇帝,葬於定陵。次年,楊堅廢靜帝(宇文衍)自立,改國號為隋,北周滅亡。

我特別不喜歡他。


傾一生白了頭


19歲繼承皇帝,20歲就成為太上皇,多少同齡人就這麼被北周宣帝宇文贇拋棄了。不過想想,他不到22歲就掛了,同齡人們是不是心裡就能平衡了不少呢?

也就是在這麼短暫的幾年時間裡,宇文贇一點也沒有虛度。在治國理政方面,從他發佈的詔書看,有要求依法治國,有弘揚正能量,有財政兜底鰥寡孤獨者……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國君。從樹立權威角度角度來看,這一時期君權可謂是空前的加強。能威脅到皇位的人基本都被宇文贇幹掉了,就連楊堅也始終活在恐慌之中,想著如何逃離京師,逃離魔爪。

在個人生活方面,宇文贇立了五個皇后仍不滿足,又給後宮招了一大堆姑娘,就這樣還要姦淫自己的嬸嬸。高興了就帶著儀仗衛隊,毫無節制地遊戲取樂,搞得陪侍的官吏們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不高興了,就用棍棒把下臣們捶打一頓,而且是20棍起步。

史書沒有寫明是什麼原因讓宇文贇把皇位傳給兒子,不過讓人歎服的是,他自己能一邊逍遙快活,一邊仍舊大權獨攬。太上皇能做到這種境界的,除了宇文贇之外,恐怕也就只有乾隆爺了。

和北齊那些人格分裂的皇帝相比,宇文贇雖然也很禽獸,但他治下的北周,並沒有被搞爛。如果不是他的暴斃,楊堅壓根也不可能有機會取而代之。所以我覺得,不能因為宇文贇私德敗壞,就說他是昏君吧。


王朝的廢墟


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奇葩帝王“扎堆生長”的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形形色色的昏暴之君,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在這些人當中,北周宣帝宇文贇的經歷尤其奇葩,此君在歷史上曾創造過兩則空前絕後的“神紀錄”:年僅21歲便成為太上皇,同時冊立5位皇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極度奇葩的皇帝。


宇文贇字乾伯,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長子,生母是漢族女子李娥姿,年僅13歲便被立為太子。武帝是一位英武睿智的皇帝,很希望兒子能跟他一樣成才,所以對宇文贇的教育非常嚴格,經常讓太子僚屬彙報他的起居、學習情況,一旦發現哪怕是些微的過錯,都會用棍棒、鞭子痛打他,每每令宇文贇痛不欲生。



在嚴父的眼皮子底下,宇文贇逐漸學會如何生存之道,那就是偽裝作秀,每天言行舉止都按照規矩來表演,絕不敢表達真實的感情,活像一位謙謙君子。然而在私底下,宇文贇卻是一個無惡不作的暴徒,為發洩被壓抑的情緒,經常會做出嚴重的惡行,但由於掩飾的比較好,所以一直沒有被武帝發覺,這一點,跟南齊廢帝蕭昭業很相似。


公元578年,隨著武帝的駕崩,在壓抑中忍耐許久的宇文贇,終於等到“出頭”之日。為發洩當年受的委屈、吃得苦,從登基的那一刻開始,宇文贇便發下重誓:當年不許我沾染的酒色之事,今後我將用十倍的享受來報復!



按照禮制,先皇駕崩後,嗣主需要為他守孝一個月左右,以寄託哀思。然而宇文贇卻在武帝死後第二天便登基,十天後便將父皇安葬,葬禮結束當天便脫掉孝服,大肆慶祝自己迎來“新生”。此後,宇文贇一腦子扎進粉黛從中,左手把盞,右手把妹,每日裡縱情酒色,玩的不亦樂乎,恍然置身於天上人間。


宇文贇即位後,在民間和公卿大臣家中大量徵集美女入宮,對其中角色極佳者,除賜予“雨露”外,還授予等級不同的徽號。除正牌皇后楊麗華外,宇文贇還鍾愛其他四位美女,因為寵愛程度相等,竟將她們全部封為皇后,使北周出現“五後並立”的局面(天元大皇后楊麗華、天大皇后朱滿月,天右大皇后元樂尚、天左大皇后陳月儀、天中大皇后尉遲熾繁),創下帝王屆的神奇紀錄。



然而宇文贇在快樂享受之餘,卻不得不為做皇帝這件事情發愁。因為作為帝國統治者,必然要承擔起治國理政的重任,完成先皇未竟的事業,以混一海內、光大帝國。但是對於宇文贇來講,這實在是太難了,他心中所想的,只是安安靜靜地做一位“無憂天子”。漸漸地,帝國紛繁複雜的事務令宇文贇精疲力盡,皇位在他的眼中變成一個包袱、累贅,很快便動了禪位退隱之心。


繼位才八個月時間(579年二月),宇文贇便下定決心,將皇位“內禪”於年僅6歲的長子宇文衍(朱明月所生,繼位後改名為宇文闡),自己則躲到後宮專心享樂,繼續左手把盞、右手把妹,把江山社稷忘得一乾二淨。宇文贇退位後自稱天元皇帝,但其實就是太上皇,此時他只有二十一歲(虛齡)。



由於過度的縱慾,年紀輕輕的太上皇很快就被掏空身體,退位後僅1年時間便撒手人寰,虛齡二十二歲,時在大象二年(580年),諡號為宣。宇文贇沒想到自己會這麼快便要到閻王那裡去“銷賬”,更加沒想到的是,江山會在他死後那麼快的易主。


原來在宇文贇病危之際,當時在病床前侍疾的岳父楊堅,利用掌控傳達內外消息的便利條件,授意親信劉昉、鄭譯編造遺詔,宣佈任命自己為丞相,以輔佐幼主宇文闡處理朝政。由此,宇文氏的江山開始由楊堅打理,小皇帝懵懂無知,太后楊麗華起初滿心歡喜,以為依靠父親的襄助,國家會安如泰山。



可楊太后萬萬沒想到的是,老爹根本不滿足於擔任攝政角色,他想要的,是宇文氏的江山。在經過一系列剷除異己的工作後,將政敵殺得人頭滾滾、斷子絕孫的楊堅,自以為天下再無人敢於反對他,便逼令宇文闡“禪位”給自己,正式廢周建隋。此時距離宇文贇駕崩、楊堅出任丞相,才七個月時間而已!自古篡位謀國者,大概沒有誰比楊堅更高效,宇文贇若泉下有知,不知該做如是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