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2015年8月19日。單甲鄉某村——滄源縣。早上起來相當幸運,下了個坡到了一個村就看到有賣包子的店,我要了一份米線和五個包子。後來又補充了一些乾糧,老闆娘聊了一會兒,她說沒見過像我這樣騎車旅行的,以為我是附近的以後還會到她店裡消費,服務態度是不錯的。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一路上又隨便拍拍照片,看到了無花果,打開裡面有蚊子的,都不知道怎麼進去的。還有苔蘚植物邊上還長著像海藻那樣的植物,還有大葉蕨類植物​​,真菌。這裡溫度相當的高。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早上經過路邊看到一塊牌寫著:“這裡不準葬死人,違者罰款10000。”我想,怎麼有那麼奇怪的牌,死人會隨便埋的嗎?上網搜了一下資料,我懂了。“非正常死亡者,不舉行服喪活動,不做棺材,不葬在公墓,找一塊離寨子很遠的偏僻地方挖一個坑掩埋就算了事。”非正常死亡是指在寨子以外地方死亡的。到了滄源縣城居然看到有賣棺材的,我仔細看了一下,這裡佤族的和我們漢族的有什麼區別,有龍的花紋,是獨木做成的。現在是農曆七月,鬼月,我認識一個馬來西亞的網友說過那邊華人整月晚上都要燒紙。談這些是不是不太合適。說這個月不適合在外住宿,我已經住了三晚帳篷了,我到了縣城必須要找旅館,明晚旅館開房率是100%,屌絲是住不起了,有錢還是用來補倉吧,去年無帳篷露營的經歷記憶猶新,還是要安心住帳篷。每天下毛毛細雨就像清明時節差不多。好不容易爬上山,然後又要在寒風中衝下山,我是有點擔心風溼骨痛。明天繼續前行,每個當下都是美好的,這是每天自我催眠的話,確實有用。

8月20日。滄源——芒卡鎮。又是一個下雨天,在路上看到一隻蟬又把它放在樹上,或者它也差不多壽終了。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雖然好像看不到前方的路有多遠,有上坡就有下坡。看到天沒黑,看到了下長坡的標誌,我想,又可以找野生菌了,雲南這山高,樹多,潮溼,看到很多品種的野生菌,也許是因為一部紀錄片開始留意這東西。106公里,糾結到十點多等雨小了才出發。下午三點半之後吃了碗米線,又買了些薩其瑪當乾糧,當地人看著我有點奇怪也不說話,這就是大多數雲南人風格,不像北方人會搭訕吹牛。量一下到下一個鎮的距離還有58公里。好像有點玄。最後還是選擇走,想起當初有癲瘋狀態是因為可以超車,想起以前一天超十幾個車隊像玩似的,現在疲了,要超隨便吧。在雲南沿邊幾天一輛自行車都沒看到就別說超車了,沒有參照物,就算多少分鐘走一公里吧,真的出來了。也許是休息夠了吧,也許要逼一下自己才能有吧。不知道,感覺挺好。還是喜歡拍野生菌。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到了山上起了大霧,要是再高一點看就是雲海,可惜在雲中。最後在天黑前看到下坡標誌那真是興奮。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晚上到了鎮上在一家小店吃了個米線,那老闆是個美女,比較沉默也不好搭訕了。
​今晚不知道在哪住,看到一個大院門開著,裡面黑黑的,定位了才知道是鎮政府[偷笑]。沒有人,就在房簷下搭帳篷睡一晚,現在沒下雨,就不搭外帳了,外帳白色太顯眼,要是旁邊有摩托車車經過照進來。。。下雨了再說。而且現在海拔才六百,加外帳太熱。拍了張照片得瑟一下,在鎮政府睡覺。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這小鎮挺有意思,人口不多,可是有幾家ktv,被吵醒之後到現在還沒睡,又是狗叫聲了。我想起側田和胡彥斌都有一首什麼男人ktv之類的類,一句歌詞:沒有歌怎敢說心事,受民傷都恐怕被人知。。。想起有人說,為啥中國人那麼多情人節,因為中國人偏內斂,不善於表達自己,需要一些節日要做藉口。想想,走了那麼多地方,除了藏族人相對比較熱情之外,大多中國人還是比較內斂,而且防備心比較重的。中國是個6號性格文化的國家,小團體,潛規則,卻受著儒家思想的影響,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反正,你必須要聽話,要按照這些條條框框去做。表達情緒是弱者行為,要是你一表達說,我很難過,就會有人跟你講大道理,你應該這樣那樣,這些都是正常的。這算好了,表達情緒還會被人嘲笑,好像他們天天都沒煩惱似的。所以,我們學會不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一些被大眾認可,安全的信息。壓抑的情緒怎麼表達?罵人。罵人,嘲笑別人看起來是強者行為,表示我比你強。實際上,強者是不會嘲笑弱者,強者是那些會表達同情和關心的人。你要是一個小孩過來和你打架,你會和他著急嗎?說說在路上看到的吧,下午到了山頂一個叫甘勐村的地方,突然間眼前出現兩座建築,感覺眼前一亮,旁邊大霧,就像仙境一般,只是手機拍不出那效果就沒拍了。仔細觀察,這應該是傣族佛教的寺廟和塔,我在地圖上定位了一下,發覺地圖上沒有標註。看到後面一個僧人走出來,再想想那些已經很商業化的寺廟,感覺這才是出家人修道的地方。我印象中的佛寺已經成為了一個純忽悠的商業機構,其實,真正有信仰的還是有的儘管不多,也因為這樣才珍貴。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8月21日。芒卡鎮——鎮康縣
​​​
​​​​​​​勐堆鄉前27km的山上。早上醒來看到一個大姐開著摩托車進了政府,應該是這的工作人員,我也把行李準備好了,為了不尷尬,我調了天沒亮的鬧鐘。那位大姐當作沒事,啥也沒說。我也當啥也沒發生就走了。經過一條山邊的河,發現了一個大瀑布,那裡起碼可以分七條小瀑布,經過山多瀑布也麻木了,可是,很少看到這麼大的瀑布。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住習慣了帳篷喜歡上了這種感覺,下午到了鎮康縣城,感覺沒啥的,測了一下距離,到下一個鄉也就27公里,最大海拔落差不到五百,走吧,早上上一個1100落差的山還不這樣。只是今天整天都是晴天,挺好的,我中午想起到雲南之後一直下雨,米都快壞了,於是,中午花了一個多小時,同時把早上在瀑布旁打的1.25升的水全用完。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意想不到的晴天,讓我對飲用水準備措手不及,到了縣城之後發覺怎麼那麼多水沒了。早上一路上山都沒看到瀑布,山泉水。心想,今天出那麼多汗必須洗澡了,可這沒泉水。也好,可以安心住旅館了,可是,當我快到鄉上時,發覺一條山溪,突然想起梁冬經常說的一句話:心念一閃震動四方。焦慮有意義的,它讓我留意到了這小溪。於是洗澡,洗衣服,洗鍋,燒飯。晚上做的飯,真的難,只能撿到溼柴,發現了一個飲料的紙箱,本來打算用來燒火的,可是一點上,燒一點點就熄了,好吧,只好拿出那天在勐海縣城吃米線那包紙巾了。雖然紙箱的紙是有點點溼的,可是在紙巾帶著也燒起來了,我要燒了那粥,要一邊燒紙箱,一邊燒溼柴,溼柴被火烤乾了也會燒起來,很幸運,最後還是把粥燒熟了。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到縣城之前經過中緬邊境,看到山頂一個地方拖著很多國旗,有路牌寫著,小心流彈,請勿停留。正想拍照時被一個拿著鐵鏟的大哥喊著說不能拍照。好吧,我想了之前緬甸曾經有一流彈打到中國來了,不知道是不是這裡。​​​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8月22日:勐堆鄉山上——龍陵縣三江口村。昨晚是信號差,今晚是沒信號。我想,要是一些大山寨沒信號也就算了,可是,在過了勐糯鎮附近的村一點信號也沒有,都是移動的廣告,鎮上的上網速度也不快,哪天鐵塔公司正式商用了也許就沒不同運營商信號強度不一樣了。到了一個距離鎮18公里叫三江口的村,這裡是個電廠,居然也沒信號。看著地圖上的距離,心想,到縣城就剩下70公里了,可能直接就到德宏就可以住青旅了。可是,到了這裡信號都沒有找地圖規劃的路線也不行,只好一點點在地圖上找了。好吧,今晚是真正在路邊睡覺,在怒江邊上的公路上。村上找不到破房子,只好這樣了,要是半夜下雨也沒關係,能防水。現在都是晚上寫好了,白天有信號才發。這樣的情況去年也習慣了。到怒江就想起如美鎮,72拐,又看到怒江像看到老朋友一樣,我下坡時數了一下,也有二十多拐,現在下坡要小心了,突然一個坑窪地一個急剎車,又是人仰車翻,發覺這兩天左手,左腳多了幾塊皮外傷,不能經常神遊了。看了一下地型圖,雖然到縣城路程短,現在的海拔600不到,明天最高點2200以上,落差1600以上,剛看了一下,剛開始還是土路,感覺這難度要超越康定上折多山了,折多山是我走川藏印象最深,最難的記憶。有點興奮,有點焦慮。(8月23號下午15點在龍新鄉發的文字)。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還記得那天早上到了鄉吃了碗米線,裡面放了些什麼東西,我就問那女孩,她說了幾遍,我也沒聽懂,我只記得好像叫:SD粉,Steven(๑>؂

8月23日:三江口——德宏芒市。到龍新鄉,終於有聯通信號了,半夜下了場雨,真的害怕會、山洪,帳篷進水,還好兩樣都沒發生,到天亮就停雨了,也正是下了場雨不至於太熱。剛才在地圖上測了一下,從山腳到埡口29公里,從海拔570到2250。落差接近1700。正常緩坡是海拔上升100米,行走2公里,坡比正常陡了點點,有20公里土路,特別是海拔到1700以上經常要下車推。還好,到了1975海拔的坡頭村有餌絲可以吃,有乾糧賣。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下著大雨,到龍陵縣城24公里,到德宏57公里,不用爬長坡了,還是下坡為主。最喜歡這樣,上個長坡就一直下坡,上上下下更累。

​​​

進入德宏邊界,下了個17公里的坡,快到坡底的時候雨特別大,暴雨不是一般暴力。可是,下完坡之後發覺路面是乾的,雲南的天氣經常是這樣,可以看見雨水分界線。又到了傣族的地盤了,傣族是雲南第二大少數民族,滇南這邊經常看到傣族的痕跡,第一次吃傣味小吃,還好吧,沒啥特別好或者適應不了。也許是在百度上搜到一些資料說以前傣族的封建領主如何統治其他少數民族,對這個民族沒啥好感,而且一看建築裝飾很多的土豪金,忒俗。感覺不像中國人。我想,我是不是有點先入為主了。(想想其實在版納的超市也吃過傣族菠蘿飯很好吃的。)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騎行雲南6——滄源縣,鎮康縣。山村小路,有困難有風景

好了,芒市,瑞麗明天再寫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