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不思進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雞毛

導讀: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高喊著“平凡可貴”。然而,他們是真的認為“平凡可貴”,還是隻是給自己的不思進取找的藉口。年輕人,不思進取的毒雞湯早已過期,該倒掉就果斷倒掉吧。不要在還能拼搏的青壯年時期過早的選擇安逸,以至於到了該安逸的晚年,卻生活的捉襟見肘、不如人意。

不思進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雞毛

01

表哥最近有些焦頭爛額,新婚不久的妻子搬回了孃家,哭鬧著要和他離婚。

老媽提起這事兒的時候,我有些詫異,這兩人不是才結婚半年多麼,怎麼這麼快就鬧離婚啦?

老媽嘆息一聲:“還不是為了房子,結婚前女方要求買房,你舅舅湊了首付買了套準現房。現在房子是交了,可是沒錢裝修,也是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女孩突然吵著鬧著要離婚。”完了還補了一句:“房子都買了,裝修也是遲早的事情,他倆慢慢掙就是了麼。”

聽老媽說完,我有些不以為然。就表哥那個性,自己攢錢裝修恐怕都不知道到猴年馬月了。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是表嫂的不對,太物質了。可是反觀表哥,也不見得令人省心。

說起我這表哥,典型一佛系青年,似乎對什麼都無所謂。工作快十年了,幾乎沒什麼長進。舅舅說他幾句,他還振振有詞:“差不多就行了,幹嘛把自己逼得那麼緊。”

結果就是,工作近十年,他當年的同學同事,有的做到了企業中層,拿著年薪;有的積攢了不少財富,自立門戶。而他,這些年安於現狀,工作原地不動,收入也跟剛參加工作時差不多,甚至還在為拿不出裝修錢和老婆鬧離婚。

提起表哥,我突然想到了那句話:就怕你不思進取,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不知從何時起,身邊的佛系青年越來越多,他們似乎看淡一切,對什麼都不大走心,凡事堅持“差不多”就行了。

可是,往往這些長年累月積攢起來的“差不多”,就成了關鍵時刻的“差太多”,不未雨綢繆、不思進取的人生總是會在你不經意間偏離原來的軌道,只剩一地雞毛。

不思進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雞毛

02

我的同學李小姐,就是個典型的安於現狀的姑娘。

大學畢業後,她考到一家事業單位工作。雖然收入不高,但李小姐卻很滿足,因為工作穩定又輕鬆啊。於是這麼多年過去,當同學們都在不同領域積極打拼,逐漸嶄露頭角的時候,李小姐還一直在單位裡不死不活的幹著,能力不見得有什麼提升,收入也沒怎麼增長。

可是伴隨著孩子的出生,李小姐的生活開始捉襟見肘。

孩子半歲的時候,李小姐休完產假準備上班,可是她去上班,孩子誰來照顧呢?自己的父母身體不好幫不上忙,公公婆婆來吧又怕關係處理不好鬧矛盾,請個保姆吧,她和先生的工資負擔家庭的開支和孩子的花銷都有些吃力,哪有閒錢去請保姆呢?

思慮再三,他們將孩子帶回老家託付給公公婆婆照顧。

孩子三歲的時候,李小姐準備讓孩子在城裡上幼兒園。可是孩子這麼多年沒和她們一起生活過,見了她和先生,總是怯生生的。

她試圖親近孩子:“悠悠,晚上和媽媽一起睡吧?”孩子緊緊抱著奶奶的腿說:“不要,我要和奶奶睡。”她有些無奈,“你就陪媽媽睡吧,你不陪媽媽睡,媽媽晚上會害怕的。”孩子不假思索:“可是,我要是不陪奶奶睡,奶奶也會害怕的。”

那一刻,李小姐淚如雨下。

給我們說起這事兒的時候,李小姐還有些哽咽。她說,“這麼多年,我總以為平平凡凡才是真,可是現在才發現,年輕時不思進取欠的債,到以後總是要還的。

如果當初,她能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哪怕累一些,但起碼能承擔起孩子在她身邊的費用,也就不會在孩子成長的初期缺席,還要用不知好多年去修復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不思進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雞毛

03

不久前,網上瘋傳這樣一段話,是關於喬布斯和韋恩的。

四十年前,蘋果聯合創始人韋恩把他那份10%的股份以800美元賣給了喬布斯,今天這部分股權價值580億美元。可是,賣掉股票的韋恩還活著,而喬布斯卻走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勝利,掙錢只是遊戲。

然而,真相真的如此嗎?

事實的真相是:喬布斯24歲的時候就患上了癌症,並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可是他卻在發現癌症之後還活了30多年。為什麼呢?因為,他靠著自己不斷的拼搏和努力積累了無法比擬的財富,而這些財富,足以支撐他找來世界級的頂級醫生為他續命。

看到這裡,你還能淡定地說“差不多就行了”嗎?你還能繼續為自己的不思進取開脫,告訴自己平凡可貴嗎?

最近頻繁上綜藝節目的韓雪,再一次刷新了大家對她的認識。

作為京城四美“冰雪微甜”之一的韓雪,生來就含著金湯匙。可這並沒有成為她安於現狀的理由。她的人生,反而比常人更拼、更努力。

明明可以靠背景、靠美貌,她偏偏要靠才華。

她每天準時起床,上妝時間精確到5分鐘,不吃午飯,睡前必須閱讀。除此之外,她每天堅持2-4個小時學英語,即使拍戲到凌晨2點也不間斷。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那個在TED演講上全程飈英語、收放自如的韓雪,那個在《聲臨其境》節目中一人分飾八角、驚呆全場的韓雪,那個在《王牌對王牌》節目中雙商在線、驚豔四座的韓雪。

這世上最殘酷的就是,那些本來就比你出身好、比你掌握更多資源、比你更優秀的人,活的比你更努力。

不思進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雞毛

04

我的同事馮小姐,在我看來已經是典型的中產階級了,有好房,有豪車。她和先生的收入都很好,雙方父母經濟條件也不錯。可即便如此,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馮小姐依然拼勁十足,從沒有一刻放鬆過自己。

她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積累財富的重要性。

孩子班上的同學都參加各類興趣班,你讓孩子學還是不學?孩子要有好的教育,就要上好學校,學費很貴,這錢你花還是不花?父母年紀大了容易生病,你給他們找還是不找最好的醫生?

她說,這些,都是錢啊!而錢,只能靠你不斷的拼搏去獲得。

你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我們常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可是,貧窮,限制的只是我們的想象力嗎?不是,貧窮,限制更多的是我們的選擇和自由。

如果你有錢,你還會糾結給不給孩子報興趣班嗎?如果你有錢,你還會糾結讓不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嗎?如果你有錢,你還會糾結給不給父母請最好的醫生嗎?

其實,哪有什麼選擇恐懼症,所有糾結的根源,只是沒有錢而已。

我的另一位同事,給我講了他父母的故事。他的父母都是農民,沒什麼生活來源,平時的生活費,都是他給的。

有一次父親突發腦梗住院,打了幾天吊瓶有所好轉,於是父母在沒有告訴他也沒有辦理出院手續的情況下,偷偷跑回了家,直到醫院打來電話通知他。

他慌了,趕緊給家裡打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父親蒼老的聲音:“住院太貴了,我都好了,就別亂花錢了。”

那一刻,他五味雜陳,原本想要責備父親的話再也說不出來了。

他說,從那以後,他比任何一刻都更努力,因為,他不想在父母年老生病的時候,因為缺錢,只剩等死這一條路。

不思進取的人,婚姻大多也只剩一地雞毛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錢,不僅僅意味著車子、房子,錢在很大程度上更決定了教育、醫療、自由和選擇權,甚至決定了生命的長度。

別說什麼平凡可貴,那不是你不思進取的藉口。

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並不是想宣揚什麼金錢至上,只是想告訴更多的年輕人:

不要在還能拼搏的青壯年時期過早的選擇安逸,以致於到了該安逸的晚年,卻生活的捉襟見肘、不如人意。

不要等到“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時候才追悔莫及,趁著年輕,趁著還有精力,好好地去搏一把吧。


【本文版權歸「花影故事」所有。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