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那麼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東迪公司何生


廣西有個長壽村,其中有許多百歲老人👴。於是,有不少人慕名而至,也移居長壽村,過上了長命百歲的生活。

對於該村長壽的現象,我們只能從特定的地理條件和特殊的生活方式中去尋找答案,而不能將該地方的長壽歸結於時間變慢。

時間是人類用於比較不同事物變化的概念,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其本身是不能獨立存在的,因而也無所謂快慢一說。任何事物的變化速率,都會因為外部條件的改變而有所增減,即內因通過外因而起作用。

這是一個我們研究物理所應具備的最為起碼的常識。如果每一個物體都有自己的時間尺度,那麼時間就失去了比較不同事物變化速率的意義了。實際上,那不是時間,而僅只是各種不同事物的變化週期。

類似高臺跳水,隨著入水速度的增加,水對人體的阻力會越來越大,直至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由於真空不空,存在著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即量子構成的物理背景(量子空間),當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近於光速時,該物體會受到極大的阻力,從而使物體的能量增加主要以勢能的形式來實現,表現為速度具有不變性。而且,其內部的變化速率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狹義相對論就是描述物體在高速運動的情況下感受到量子空間影響的理論。只是,該理論僅建立了高速現象的表觀聯繫,卻並沒有提出產生高速效應的物理機制。

於是,愛因斯坦將描述光能量的物理參量弛豫時間即光子相對於量子空間的變化週期,與抽象的時間相混淆,由此得出了時間隨速度的增大而變慢這一荒謬的結論。

總之,以光速離開並返回,無論飛船上的宇航員會如何因此而改變其壽命的長短,就統一的時間尺度而言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我們不能否認宇航員會因高速運動而產生變化,卻將其變化歸結為時間尺度的改變。如此思維只能造成邏輯上的混亂。

實際上,如果脫離了具體的物理背景,因速度產生的變化就沒有任何現實的物理意義。類似雙生子佯謬,我們不知道究竟哪個兄弟👬會變得比較年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