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經常一個人喝酒算不算是一種病態?

半島風


這個問題倒是問對人了

怎麼說呢 多年來唯一保持不變的唯一一個習慣 就是獨酌了吧 病態我不知道算不算

但肯定不是好習慣吧 作為正常人來說

飲酒不管多少 只要日常必備情況下 都算是酗酒吧 怎麼說呢 酒精算是一種麻痺神經除藥物以外 最好的東西

任何東西 過度 都不算好吧 除非能控制自己

不然都不算好物 但也不能直接 就是一種病態

我自己的話 喝點酒只為助眠 過頭行為的話 不但傷人 也傷己 所以 終究看待各人吧。


劉公子寒舍


我就是病態,也是酒鬼。

每天晚上自已都要喝一瓶到兩瓶啤酒,或是兩杯黃酒,三兩個菜,葷素搭配,一邊吃菜一邊喝酒一邊看小說,感覺非常愜意。

一眾朋友喝酒也喜歡,但還要約時間約地方,等啊等,現在的人都很忙,聚齊很不容易。

當然喝這點酒不會醉,喝完照常收拾幹活,睡覺。要是和朋友喝酒肯定會多一些,後遺症就是話多,愛笑,哈哈。





我的牛牛叫艾米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哥喝的是文化品的是孤獨,何病之有?

如果說酒是真的文化,那麼眾人聚飲多象一臺戲,王侯將相生旦淨末醜、真善美醜仁義禮智信,粉墨登場吟誦彈唱,訴不盡人生苦短曲折悲涼,道不完英雄豐功才子風流,一人獨飲就是一首詩,把酒邀明月無盡痴狂,無語對清江月夜蒼涼,晚來風急時三杯兩盞酒淡,風花雪月處葡萄美酒燭光,情盡了桃花謝了春紅、匆匆太匆匆,意絕了對鏡無語淚兩行,悽悽復涼涼。

不知從何時起,一哥也納入了獨飲者的行列,一家小店、一碟小菜、一杯小酒,慢慢品味,若或思念、足可以讓自己的時光倒流,酒杯中自有舊時影子;若或激盪、足可以讓自己的胸懷澎湃,酒水中自有那時理想;若或傷悲、足可以讓自己的淚水汪汪,倒影裡自有淚水四行;若或感慨、足可以吟唱自己的夢想,點滴中自有詩詞華章;若或什麼都沒有,足可以一口小菜一口小酒,讓自己在自己的時光裡慢慢流淌。

此時,你的對面可能是勵志前行的小夥,為他們的明天且飲一杯,你的左側可能是竊竊私語的情人,為他們的情緣且飲一杯,你的右側可能是忙忙碌碌的商人,為他們的奔波且飲一杯,你的後邊可能是爭強好勝的酒鬼,為他們的執著且飲一杯,或許你與生意清涼的老闆面對,為他今日的清閒且飲一杯,或許你根本找不到座位,為你站著喝酒而穿了長衫且飲一杯,或許旁若無人的爭吵干預了你的清靜,為你身在鬧市若森林的心境且飲一杯......

酒是美的水,水是苦的淚,淚是心的流,心是酒的屋,且把我的酒收藏在我的心,一人獨處、一人獨品、一人獨哭,莫要打擾我,且讓我的酒淹沒了我的心,醉裡的世界沒有傷害,醉裡的時光沒有隔駭,醉裡的言語沒有聲音,醉裡的假我已經不在,醉裡的你我沒有病態……

且聽我讀著我的詩——

如潮的人流中我停不下腳步

起伏的歲月裡我擋不住激流

輝煌的陰影裡我讀不出失落

喧囂的舞臺上我演不好孤獨

生命的長河裡我抓不住浪花一朵

我本俗人一枚

俗人的世界裡討要我的生活

或許一杯薄酒

一個承諾

我的靈魂已經不屬於我

夢想不再起航的時候

我審視著我,俗人一哥

已經不是我的俗人一哥

酒瓶幹了,一滴也沒有了

我的淚笑了

懦弱中的聲音傳來

酒瓶喲,你也會幹渴?





一哥於一


飲酒——即是一種文化的傳統,也是一種個人的習慣。

我們可以眾樂樂,也可以獨樂樂,這儼然也是酒文化的一種傳承。

酒:有琴棋書畫般的烹牛宰羊且為樂的豪情,也有茴香豆般吆五喝六的鄉情。

酒:和天下、融萬物。雅可舉杯敬天地神靈,俗可胡吃海喝狐朋狗友。

酒!雅俗共飲之!


子午煉


這個問題可能是病態的人提出的,不會喝酒,不知道喝酒的樂趣,才會提出這無聊的問題。

經常一個人喝酒,說明這個人懂得生活,知道享受。

一個人喝酒不同於幾個人聚眾喝酒,聚眾喝酒,喝的是熱鬧,喝的是氣氛。一個人喝酒,喝的是心情,是情趣。

一個人喝酒,美酒一杯,小菜三、二碟碟,慢慢品著,是多麼的悠然自得,逍遙快活。可以放飛自己的思緒,任他胡思亂想。喝到高興時,搖頭晃腦,哼著自己熟悉的小曲,那情那景,何以言喻。

酒是良藥,可以去憂愁,解疲乏,活筋血,添情趣。

天下之優物乃美酒與女人矣。


陶田福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與理解吧:

喜歡一個人喝酒的有幾個可能:

1.一個人喝悶酒,有些情緒的東西不想與別人傾訴,又沒有其它方式釋放,覺得一個人喝點酒會好點就會一個人喝。

2.交際能力差,或者個人性格為人欠佳,平時朋友少,找不到一塊喝酒的人,所以就一個人喝。

3.我比較偏向認可的一點:不願找人一塊喝。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每個人為了生存,體會了太多的世態炎涼,爾虞我詐,生活的酸甜苦辣,平時與上司與同事與親友一直卸不下不知疲憊的偽裝,也許平時見到的自己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自己,現實的社會中真正交心生死與共的朋友是少之又少,很多人一生也不一定會碰到一個,平時和所謂的上司,朋友喝酒時太多的顧忌,太多的放不開,想著陪好主管想著活躍朋友間的氣氛,做著一些偏離自己意願的動作或說著偏離本心真實想法的話,有時和朋友同事上司喝酒時會有種莫名的悲哀,悲哀這社會太虛偽,這生活太沒自己。這不是戒備心強也不是悲觀,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內心深處是這種體會。

一個喜歡喝酒又想依酒釋放與尋找自己的人是想一個人喝酒的。

一個人喝酒,可以靜靜的,慢慢的,大口的,小口的,慢慢的回味真實的自己,尋找自己,讓心靜下來。

用一瓶酒,把自己交給自己。尋找到真實的自己的時候,對於這個社會自己是悲哀的,但對於自己是慶幸的,是享受的,是舒適的。

一個人慢酌,一個人品味,一個人釋放,一個人迴歸,真我!就是這境界。




飛揚的鄉土氣息


一個人喝酒是一種病態?題主您也可真敢說!這在很早之前就是一種常態,我們的父輩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敢說他們有病否?!

酒,人們嚴格說起來也不知為何物!一旦喝開了,那就可有得說了。酒的來龍去脈,過去與未來,上下五千年等等等等,人世間所有美好事物都於酒有關,當然也有很多都是酒惹的禍。任何事物只要與文化搭上關係,實際上已經被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面,等於直接進了“綠色通道”或者類似於“專用通道”,以至於人們常說“哥喝的不是酒,是文化”之類的醉話。在酒文化的驅動下,喝酒也分了個“三六九等”來,這個等級並非貴賤之意,實乃一種酒量的大小考級。但說來說去,喝酒終歸只有兩種喝法,即文喝與武喝!我身邊的許多同事同學朋友都是愛喝酒之人,其中也不乏一些女同胞,她們不喝則罷,一喝起來便能讓人印象深刻,與男同胞較量起來更是“所向披靡”,直接叫人“甘拜下風”。而男同胞們也是“英雄豪傑”,個個“渾身是膽”,拼酒拼得不醉不罷休……,這就是典型的武喝!他(她)們喝的不是酒,是一種氣氛,一種豪情!



三個人喝酒也有拼酒的嫌疑,兩個人喝酒亦有勸酒之說,唯有一個人獨自飲酒才顯本色。一個人在家中自飲或者在家中一個人自酌,這也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而這種喝酒方式,我們稱之為“文喝”!我身邊不少的人除了外面的正常應酬外,在家休息的閒暇之餘,總會情不自禁或者下意識地在家中小飲。所以,一個人喝酒不是孤獨,是愜意!是一種對生活熱愛的積極表現!也是對工作對家庭幸福感的一種肯定!而那些喝了酒想一個人才是真正的孤獨!有道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焉能不孤獨?!



酒,可身心愉悅,可身心疲憊!

(謝謝閱讀!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配圖來源於網絡及個人手機相冊。)


手機用戶早知道了


經常一個人喝酒算不算一種病態?

這要看怎麼喝,是每次都喝的亂醉,還發酒瘋那肯定是病態。

如果是喝酒有節制,每次只喝一定的量,而且喝後不胡言亂語,發酒瘋,那肯定就不是病態。而是喝的養生酒,有益身心健康的。

我有一個鄰居,一個老輩子,一日三餐都喝,但非常有節制,每次只喝一小杯,從不多喝,身體一直很好,活了八十多歲。

而我一個親戚,平時不怎麼喝酒,人也挺好的,但每次喝酒都喝多,喝多了就發酒瘋,亂罵人,吹牛皮,就跟變了一個人似得,他的家人被他搞到崩潰。

所以是不是病態,主要還是看喝的多少,和喝酒後的行為,有無借酒發瘋。而不是是否經常一個人喝,這個和喝酒的頻率、人數沒有關係。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情緒化情感


肯定不是。

我就是經常一個人喝酒,我不是從酒中獲得酒精及辣味,而是在喝酒過程中獲得心靈的舒緩。

我酒量很大,但自己喝的時候就喝二三兩,是我喝到甜酣酒量的五分之一。

我覺得只要不是喝到難受,喝到醉,就是極其正常的。

如果一個人每次喝到酩酊大醉,那就是用酒精治療心病或者身體病痛了。這就是題主所說病態了。

一個人喝酒,淺淺的飲,除了排遣孤獨,也就是調劑生活。

一個人喝酒,整倆像樣的菜,享受其過程,自由自在的生活給個縣長也不換。


昨夜雪城


經常一個人喝酒有很高几率是一種病態。為什麼這麼說,聽我慢慢分析。

經常性的一個人喝酒,說明題主不是因為工作需求才去喝酒的,也不是因為外界逼迫採取選擇喝酒的,也不是因為壓力的原因才去喝酒的,如果是因為各種壓力的話應該會跟三五好友一起,不至於一個人喝酒。那就得出結論,題主是不由自主的,自願,經常性的一個人喝酒,原因可能就是有酒癮。

說實話,經常一個人喝酒,我不知道是怎麼喝下去的,一個人經常性的小酌幾杯我還能理解,可要是說一個人經常性的單獨喝大酒的話,我真的不能理解,也就酒癮患者才會這麼幹。那你說酒癮是不是病嘛?那當然是啦,而且還是很嚴重的病。下面是我接診過的一個典型案例,讓大家看一下,引以為戒。

這是在濟南的一個病人姓馮,男性,每天堅持喝1斤左右(中晚),連續30年來都是如此,早已染上酒癮。而且在他入院之前就已經身患多種疾病,都是因為喝酒引起的,像什麼食道癌、高血壓、肺癌。當時他來醫院的時候就是下圖這個樣子,這是我從網上百度的圖片,當時並沒有拍下照片。

這種病是因為長期飲酒患上的“馬德龍病”,其特點大家也都看到了,就是脖子、臉上長脂肪瘤,就算切除了也會再長出來,所以反反覆覆下來,整個人的脖子與臉會分漸漸地分不清,跟毀容沒啥區別。

說實話,就本來是個用來消遣解乏的東西,沒有必要去多喝,適當喝點還能接受,多喝的話真的是百害無一利,完全沒必要。所以,還是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

我是戒酒醫生趙長蘭,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或者私信,一起探討戒酒方面知識,你們的關注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