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副會長,四川省工筆畫會理事。陳志才的作品風格非常多元,除了能達到高雅簡淡、元氣淋漓的藝術境界,還能在作品中做到色彩明麗,豔而不俗,極具視覺欣賞力和美術裝飾性……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四川成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副會長,四川省工筆畫會理事。

參展情況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巴蜀畫派影響力代表人物

作品於1987年榮獲全國“峨眉山杯”迎春書畫展山水優秀作品獎。

1995年榮獲第二屆“四面山杯”海內外藝術大賽美術銅獎。

2002榮獲四川省第二屆青年美術作品展優秀獎。

2005年榮獲四川省水彩.水粉畫作品展二等獎。

2011年榮獲四川省第二屆花鳥畫大展最高獎“優秀獎”。

入選2011年“四川更加美麗”——四川美術書法名家優秀作品展。

2012年應邀參加四川樂山“全國工筆畫名家邀請展”。

作品參加全國美展的有:

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發表6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04年全國中國畫大展。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並獲收藏獎。

獲“夢圓世界盃”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展銀獎。

作品發表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多幅作品發表於《中國花鳥畫》、《中國西部》、《四川黨的建設》、《四川戲劇》、《四川美術》、《四川航空》、《西南航空》、《巴蜀畫派》、《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華西都市生活週刊》等雜誌和報刊。

四川電視臺“文化多稜鏡”專欄曾作專題報道。

2011年被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聯、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美協、四川省電視臺聯合錄製拍攝的“巴蜀畫壇”欄目作專題報道。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志才現代花鳥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志才扇面作品集》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志才寫意花鳥》

福建美術出版社出版《陳志才工筆熊貓集》

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彩墨流韻.陳志才繪畫藝術》

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活墨生香.陳志才小幅作品選》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何謂雅正與奇變?

深明中國傳統書畫底裡的人都知曉,它們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態。打個比方說,一曰守正,即以於非闇,陳之佛為代表的傳統工筆寫實畫法,不妨將之命名為“雅正”符號;一曰寫意(含大小寫意),高端的例子為張大千創下的潑墨潑彩法,姑且暫定名為“奇變”符號。歷來畫界的情形無異各司各教,上述兩種方式雖不乏傳人,只不過各守師門,似乎中間相隔一條鴻溝。至若敢越雷池,打破界線,當屬石破天驚之事(僅限能完善者)。唯此為大,陳志才贏得個最先敢吃螃蟹者也。確切地說,置身當代工筆花鳥畫流變過程,於共時化變形中,陳志才彷彿以四兩撥千斤之巧力,輕易糅合雅正與奇變兩大關係,使之為我所用,轉換為統攝氣韻生動而寫實而寫意的深度追求。這本身就是地地道道的一樁創舉!陳志才另闢溪徑獨創的畫格旁人沒法匹儔,“一代作手”之稱非他莫屬。至此,我們已然打通了陳志才畫作神奇魅力的途徑。再回頭走進他那藝術格局中去一探究竟。綜上所述,我們清楚了其畫中兩大關係的水乳交融狀況。奇變的功能有:它使用在置陣佈勢的經營位置上,既利於營造構圖時有一以貫之的氣勢(或氣派),又具高下騰挪的英姿(一洗以前如折枝法的羈絆)。雅正的藝術效果,則憑藉獨特、鮮明,給人印象深刻的造型,發揮著畫中“警策”的妙用。請具體感受一下造成的視覺衝擊力,試看畫上濃則如潑碧潭之水,淡則如鋪高天之雲,在這樣的基調中,作為生命型的鳥類各異其趣、委婉多姿,或動或靜地棲息於輕盈、虛無、飄渺、神秘、空靈的虛幻背景上。所謂韻律與節奏油然而生。賞析陳志才發軔於雅正與奇變的形式美,其淋漓灑脫的筆墨和對中國畫精髓的深玄奧冥之理的通感把握,他精心獨創、探索和形成的新的工筆花鳥畫畫格,無愧地起了表率作用,有目的地將歷史的守成精神變為現實的開拓精神,他的實踐是對時代精神的一次成功回應。

高 寧

2013年8月30日於城西書齋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優美、雅逸、玄虛、夢幻的花鳥之作


陳志才才華橫溢,學養深厚,是一位技法的多面手;他的作品獨出手眼,卓爾不群,極富創造性。在當代花鳥畫壇的除舊佈新中,他既不願意在傳統的道路上安步當車,也不願意走向非筆墨派的抽象水墨的標新立異,而是一直以旺盛的創造意識在寫意花鳥畫領域去探索新形式,尋找新語言,開闢新境界。他的出新途徑,就是意象與抽象、寫意與工筆、潑墨與沒骨,幾者的互補、交匯與融合,刷新了他的花鳥畫的面目,重鑄了畫中的精魂。這既得益於他紮實的傳統繪畫功底,也得益於他全面的藝術造詣和學養,他的精神世界不僅與古人相通,也與現、當代文化因素相接。從這一意義上說,陳志才是從“傳統”跨向“現代”的一位藝術家。他的花鳥畫藝術可以成為我們研究傳統繪畫在當代文化中的發展空間和中國文化的現、當代性的一個標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