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明末時期中國有兩個著名的農民領袖,一個是李自成,另一個就是張獻忠。1644年,張獻忠佔領四川之後在這裡稱帝,成立了大西國政權。當時的滿清剛剛消滅明朝北方的殘餘勢力,直接派遣吳三桂帶兵圍剿大西國。張獻忠最後放棄成都北上逃跑,在西充縣的交戰中不幸身亡。他在征戰多年搜刮的財寶都在交戰中遺失,大批沉沒在四川眉山的江口鎮岷江之中。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三百多年來“張獻忠寶藏”的傳說在民間流傳很廣。歷史顯示清朝時候確實有當地官運在這裡打撈,撈出了1萬兩白銀。後來每當河水縮減,老百姓就能在河岸上撿到金銀。後來到了2017年和2018年,考古專家開始對張獻忠沉寶進行發掘,能看得出寶藏並不是傳說。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專家們“圍堰築地”,將河底直接露出來,真的在河底發現了不少黃金白銀。這裡的河沙裡面,還有浮木之中,都有各種金錠銀錠。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陽光下,這些金銀閃閃發光,著實很誘人。根據金錠上的文字顯示,這些金銀都是明代的長沙府進貢給藩王的,而張獻忠殺入成都,將明朝的藩王殺死,財寶都據為己有。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兩次挖掘就有4萬件文物重見天日,其中大部分都是真金白銀,看來張獻忠“寶藏”確實名不虛傳。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冊”,這個金冊長12釐米,寬10釐米,上面寫著29個字,應該是張獻忠大西國制定法律的第一頁。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張獻忠寶藏挖掘場景:泥沙中都是“藩王金”,一錠金子重達50兩

這個金冊已經是國家一級文物,而且可能在河底還留著更多的類似文物。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