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沙家浜》中,阿慶嫂為什麼要冒生命危險去救胡傳魁?對此你怎麼看?

春風又綠10


有人說人生入戲,戲如人生。也有人說人生大舞臺,舞臺小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舞臺的主角,舞臺也是人生的濃縮,京劇【沙家浜】阿慶嫂和胡傳魁就是抗戰軍民的一個縮影。阿慶嫂代表的是億萬中國百姓,而胡傳魁則是中國軍閥的一個影子。

中國百姓懦弱、誠實地像老舍筆下的車伕駱駝祥子,善良、卑微得像魯迅筆下的農民閏土。他們任勞任怨,夜以繼日勞作卻不能滿足溫飽,他們循規蹈矩、遵紀守法卻沒有一點尊嚴。

那時的他們沒有接受過愛國主義教育,甚至國家的領袖姓什麼叫什麼都不知道,高高在上的蔣委員長跟他們的生活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可是,他們分清善惡是非,他們深愛著自己腳下這片土地,深愛著自己頭頂那片藍天。

當嘰哩哇啦的東洋兵到來的時候,他們憑直覺知道這是一群禽獸,是異族中的壞人。

當這些東洋兵揮舞刺刀屠殺同胞的時候,他們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

面對這幫殘暴的禽獸,他們有少許麻木、或許也有一些恐懼,但更多的卻是心底沖天的怒火。

他們本性懦弱,又沒有接受過軍隊訓練,還手無寸鐵,要他們和如狼似虎的日本兵去拼命並“爭取勝利”顯然不現實。

他們只知道凡是抗日的都是好人,他們都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掩護、去幫他們脫險。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只是螻蟻塵埃,但他們也是民族的良心與脊樑。

劇中的阿慶嫂就是民族的脊樑,是千萬中國婦女的代表,是中國的驕傲。

阿慶嫂和自己的老公只是個賣大碗茶的,由於他們為人厚道,熱情好客,生意日漸興隆,他們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阿慶嫂勤儉持家,不買化妝品,不去搞什麼皮膚護理,更不買名牌衣服和金銀首飾,他們要把省吃儉用的錢投資到買賣上,來供兩個孩子在省城讀書。

高昂的學費和名目繁多的補課費,壓得賣茶的阿慶夫妻倆喘不過氣來,但哪怕再含辛茹苦,他們不願意讓孩子放棄學業。因為對於沒有門路、沒有資源的他們來說,上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為了下一代能夠有尊嚴的活著,豁出去了。

幾年後,阿慶嫂和老公在沙家浜開了一家茶館,取名春來,他們要讓來往的顧客感受到濃濃的春意,讓這些整天漂泊的人在春來茶館有一種春風拂面的溫馨。可是好景不長,阿慶嫂的老公因為打死了一隻闖進茶館侵犯顧客的狗,和保長(村長)阿林結下樑子,阿慶堅決不向阿林低頭,打傷了保長阿林後,躲避他鄉。

阿慶走後,阿慶嫂獨自一人撐起了茶館的生意,每天晚上十點多還沒關門,四五點就要起床勞作。生活的艱辛阿慶嫂不怕,但怕的是那些小白臉和腰纏萬貫的土豪的騷擾。他們經常用曖昧語言和葷段子挑逗,或者是用物質引誘。但阿慶嫂始終不卑不亢,"來者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

阿慶嫂面對誘惑心靜如水,"人一走,茶就涼。"儘管如此,一個單身女人還是承受了數不完的委屈,寫不完的心酸,這種狀況知道胡傳魁的出現才得到改觀。

胡傳魁出現的時候正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華北淪陷,上海淪陷的時候。亂世出英雄,亂世也出土匪。

胡傳魁就是一個彪悍的土匪,拉起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就佔"山"為王了。胡傳魁跟一般土匪不一樣,有使命感,有榮譽感。他也貪財好色,但有自己的底線。

貪財,但從不劫掠百姓,好色,但都是兩情相悅,從不霸王硬上弓。而且胡傳魁又跟水滸裡的魯達一樣有好漢情結、英雄情結。他看阿慶嫂一個女人開茶館不容易,也知道會有不少人會來騷擾,而阿慶嫂又是一個守身如玉的正派女人,就有意保護她。

阿慶嫂也看出了胡傳魁的為人,為了保全自我,就竭盡全力"司令"長、"司令"短地喊胡傳魁。胡傳魁更加得意,就做了春來茶館的保護傘,到阿慶嫂跟前就喊姐,姐姐長姐姐短的喊。

日子一長,那些不懷好意的男人都學規矩了。

胡傳魁剛起兵的時候一腔熱血,也嚷嚷著打鬼子,但自己那幾條破槍只能玩個樣子、喊個口號。真跟日本人幹,一頓煙的工夫就把老本賠進去了。抗日是蔣委員長那些正規軍的事,抗日不過是自己的包裝和營銷手段罷了。

打不打日本,只要不跟日本人合作當漢奸就成。還甭說,胡傳魁的營銷還真管用 ,老百姓一聽說胡傳魁是抗日隊伍,大家都畢恭畢敬,胡傳魁人馬到哪,哪裡的百姓都端茶倒水、夾道歡迎,跟迎接皇上凱旋一樣,把個胡傳魁美的挺直腰板,腳下的皮鞋踏的咔咔響,激動得滿面紅光。

聽說胡傳魁抗日,好多血性漢子都來投奔,胡傳魁的隊伍壯大了不少。但日本人也慕名而來了。

日本人聽說沙家浜這一帶有個抗日隊伍就前來掃蕩,老百姓聞訊趕緊給胡傳魁通風報信。

可是日本人行動太快,報信的前腳走,日本兵後腳就到了,嘰哩哇啦到處搜,胡傳魁正在春來茶館喝茶,這下傻眼了。

阿慶嫂知道胡傳魁抗日,心底非常敬重,拼了自己的性命也不能見死不救。而且胡傳魁對自己還有那麼一點恩澤,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阿慶嫂明知道這樣做意味著什麼,但還是急中生智把胡傳魁藏到了作坊裡的水缸裡。

胡傳魁剛藏好,保長阿林就帶著鬼子進了茶館,鬼子翻箱倒櫃搜了半天也一無所獲。但阿林說我派人在這盯著呢,胡傳魁就進茶館沒有出來。

這時候日本兵就下令毒打阿慶嫂,阿慶嫂被打得皮開肉綻。日本人還是威脅要一把火燒了茶館,但阿慶嫂咬定人不在茶館。日本人無奈,只能悻悻地離開。

胡傳魁虎口脫險、死裡逃生撿了一條命,對阿慶嫂千恩萬謝,還叫人給她好多錢,但阿慶嫂分文不取。說司令抗日,我這樣是應該的。

可是,中國的大小軍閥都一個德性,抗日只不過是他們包裝的口號。那些披著國民革命軍外衣的大軍閥也是如此,委員長下令了就跟日本人打幾槍意思意思,只是為了國民政府的軍餉。大多時候不敢跟日本人真刀真槍幹,因為一打仗不管失敗都要死人,一旦吃了敗仗,遭到上級訓斥不算,還會丟了編制。

要知道軍閥下面的人馬是他們的命根子,沒有人馬你就是孫子,就活該被蔣委員長收拾。

有了人馬才是爺,委員長也不敢對你怎麼地。要是一旦跟日本人撞上了,能跑就跑,有些人跑不了就投降,有奶就是娘,管他呢?只要日本人給錢給槍,對這些人來說什麼都無所謂。

張作霖那麼厲害,還不是靠著日本人才發家的嗎?汪精衛當初比誰的抗日口號喊得都響,不是也當了兒皇帝大漢奸嗎?

有頭有臉的頭頭腦腦都認賊作父了,何況咱小家雀兒呢?

所以胡傳魁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下就從一位抗日"英雄" 變成了日本人的走狗幫兇,成為遺臭萬年的漢奸。

七尺男兒在異族入侵的時候,還不如阿慶嫂一個女流,這就是時代的悲哀。


歷來現實


京劇《沙家浜》中,阿慶嫂為什麼要冒生命危險救胡傳魁,三言兩語交待不清楚,聽我慢慢道來。

阿慶嫂本名叫沙冰冰,少年時在本鎮沙家浜大戶人家刁老財家辦的私塾學堂念過書,與前後排鄰居胡傳魁乃是同班同學,而且一起上學堂,放學一起把家返,每當遇到欺負沙同學的小地痞小流氓,二話不說衚衕學都挺身而出,把他們打的臉青鼻腫,跪地求饒。


沙冰冰五官端正,長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嫩膚皮白,身材高俏,是七里八村公認的既好看又漂亮的美人兒,而胡傳魁天生就個頭矮,長的又五大三粗,滿臉橫肉,也是鎮上出名的醜男孩。

私塾校長刁老財對如花似玉的沙冰冰垂涎三尺,明知自己家有萬貫榮華富貴,無奈自己三妻六妾,年紀懸殊頗大,但豈能對沙冰冰的美色善罷甘休,刁老財好色之心不死,還是動起歪主意,何不先將美人許配給自己獨生子,現在南洋留學的刁德一呢,然後"曲線救國",自己終能摟得美人歸。


長話短說,刁老財動用鎮上最能說會道的媒婆到沙冰冰家為刁德一提親說媒,遭到沙家拒絕後,沙家怕錢多勢眾的刁家報復,隔日將輟學的沙冰冰送到在上海做賣買的表叔家。

後來沙冰冰與地下黨表哥阿慶日久生情成了一家,入黨後被組織派遣回老家當地下交通員,以春來茶館作掩護,成為黨的秘密聯絡點。

話說當年胡傳魁看到自己的暗戀對象沙冰冰不再上學,不久自己也退了學,在陽澄湖上逮魚摸蝦討生活,有一次無意中從湖裡打撈出捆綁著的八條槍,興奮之餘回到鎮上"招兵買馬"張羅些好吃懶惰的莊民,組成了一支十來人的小隊伍,自封司令,佔湖為王。

上級黨組織曾經派阿慶嫂(沙冰冰)勸說老同學參加革命,因衚衕學獨來獨往還不想受拘束暫告失敗。不久後,有一天胡傳魁二兩貓尿下肚,想入非非,前去春來茶館找(沙冰冰)阿慶嫂敘敘衷腸,不料剛到鎮上就遇到大掃蕩的日本兵,追得老胡丟魂落魄四處躲避,極不容易來到春來茶館請老鄰居老同學幫助,才會有:"她叫我水缸裡面把身藏,騙走了東洋兵,我才躲過大難一場……"


老夥計610322


阿慶嫂救的是抗日誌士胡傳魁,樣板戲是極左年代產物,對胡傳魁做了很極致的醜化,說老胡追憶往昔崢嶸歲月,拉了十幾個人,弄來七八條槍,被“皇軍”追捕,最後是靠阿慶嫂把他藏水缸裡,得以逃脫追捕,最後混成了國軍胡司令。戲裡這人是個丑角角色,腦子簡單,是阿慶嫂眼裡的草包,在反角一方,反一號地位都被自己參謀長給搶了。

本人有幸到沙家浜參加過傳統革命教育,教員著重介紹過胡傳魁,正史裡這傢伙非常殘暴兇狠,最關鍵的是他不傻,相反非常狡猾!在當地兇狠反共,手上有近三百我黨和當地群眾的血債,其中他作為流浪兒長大的一個村莊,幾乎被屠空,那個村就有一百多條人命,但這傢伙非常狡猾,在淮海戰役將打未打時,就看出不對,借自己不是正規軍,提前逃往香港,後來轉到臺灣,九十年代兩岸通航,去臺老兵回家,這傢伙也提出回鄉申請,為常熟當地拒絕。教員最不滿的是官方把蘇州吳縣那邊,一個胡姓敵頑份子說成是胡傳魁的原型,因為那傢伙建國後被抓住槍斃了,聽上去比較解氣。教員當地口音比較重,他說的當地胡傳魁原型是姓“包”還是“鮑”沒聽清楚,但肯定不姓胡。



不過關於沙家浜,關於胡傳魁這個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幼時一個光屁股發小的評價,那時候社會氛圍還比較嚴肅,但私底下一些反官宣的牢騷話很受歡迎,小朋友擠著一起睡也不會有人來扯基佬話題,臥談會是很重要的交流學習機會,我接觸的第一個有思想有內涵有體系的反官宣話題,大概就是關於這個沙家浜的評論;在那個日本人勢大的時期,胡司令帶著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還被日本人追,顯然是在條件非常簡陋的前提下,就自發的組織起武裝抗日的隊伍,顯然比一般人忠義熱血,既然被日本人追,那麼也顯然真幹了日本人一下,不論成果大小,最起碼也讓日本人不痛快了,才會要追殺他,那麼這人是個抗日英雄無疑。阿慶嫂救過他,他得勢後常照顧阿慶嫂,刁德一一直試探刁難阿慶嫂,他則一直幫阿慶嫂開脫打斷,很袒護阿慶嫂,看上去都有點傻呼呼的,最關鍵也沒看出他對阿慶嫂色迷迷有什麼意思,說明他真是一直記著阿慶嫂救他的情,是真心吧阿慶嫂當自己人,並非貪圖阿慶嫂什麼,說明胡司令有情有義,是個很有義氣的人,這樣的人怎麼看都不像壞人啊……


李三萬的三萬裡


用唱詞先回顧下這件事的背景吧

胡司令唱:相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

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

遇皇軍追的我暈轉向,

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裡面把身藏。

這是胡司令,給刁參謀長講述阿慶嫂當年如何從日本人手裡救他一命的情形。大家都知道,阿慶嫂是中共地下黨員,她為什麼會救共產黨的敵人呢?這個問題很簡單,8、13日寇攻陷上海,胡傳葵的“忠義救國軍"這支隊伍就是此時拉起來的。當時還是為了打日本。中國共產黨當時堅持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抗日救國。因此,阿慶嫂解救胡傳葵是順理成章的事。胡投靠汪精衛,與日寇暗中勾結,助紂為虐,那是以後變化的事了。按劇中描寫,胡傳葵最後不還是被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鎮壓了嘛。


宛淯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向,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裡面把身藏。

阿慶嫂跟胡傳魁的“交情”,就是胡傳魁抗日,日軍追打, 阿慶嫂掩護胡傳魁。

掩護他,還不是因為他抗日啊!

所以,後來形勢很複雜,阿慶嫂''作為黨的交通員,察言觀色,察看胡傳魁刁德一“是姓蔣還是姓汪。”

“姓蔣的”“蔣公中正的隊伍”好歹還是打抗日旗號的。

“姓汪的”(漢奸汪精衛)那就是日寇走狗偽軍了。

新四軍對胡傳魁刁德一,是該打還是該“合”,得弄清楚。


莘縣村民


在《沙家濱》中,阿慶嫂為什麼要冒生命危險去救胡傳魁有著他實質的意義。椐實情,胡傳魁夲來與阿慶嫂就認識,在日軍緊追胡傳魁一邦人時,阿慶嫂讓他藏在水缸有著雙重意義,一是討個人情,二是想把他淹死,結果他沒被淹死,阿慶嫂卻成了救命恩人。戲劇夲身就有一定的傳奇色彩,阿慶嫂因此將計就計,利用茶館給新四軍送情況,搭救窮人,消滅國軍。


東立11


道理很簡單,胡傳魁開始成立隊伍並不是當漢奸的。

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幾個農民拿起武器,可能做的事情很多,一是保衛自己,二是抵抗侵略,第三也有可能被反動勢力利用。

從胡傳魁本身的唱段來看,他最初是抗日的,或者說至少不是日寇的走狗,所以才被日軍追的矇頭轉向,在這樣的情況下,阿慶嫂作為一個革命者,必然應該伸出手來幫助胡傳魁和他的隊伍,否則阿慶嫂怎麼能夠作為一個正面人物的典型呢?

胡傳魁再進沙家浜,阿慶嫂分不清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因為當時各方面勢力交叉,既有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也有國民黨領導的抗日軍隊,還有汪精衛偽政府領導的軍隊,當然還要加上日寇的軍隊。所以才有了阿慶嫂的疑問“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可以斷定,如果他們姓蔣,阿青嫂依然會對他們提供支持,因為是抗日的。

當阿慶嫂最終判斷,胡傳魁的軍隊已經投靠了日本人,成為了禍國殃民的漢奸以後,下決心配合新四軍,消滅了這個隊伍,成為本劇的大結局。

可以說在《沙家浜》中,阿慶嫂不管是先救還是最後捉胡傳魁,都是出於革命的目的,出於抗日的目的,出於民族大義,這一點和《三國演義》中,陳宮捉放曹的經歷恰恰相反。

對於這個簡單的道理,根本用不著做多麼複雜的判斷和推敲解釋。如果連這一點都搞不懂,那麼《沙家浜》這出經典的現代戲,就算是白看了。







行學組


在《沙家浜》中阿慶嫂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去救胡傳魁,你對此怎麼看?

本答題上千人已回答了,很幽默,但有一點須搞清楚,阿慶嫂是日本人搜捕下救了胡傳魁,而胡傳魁不管是什麼來路,阿慶嫂情急之下也下一定清清楚楚,總的來說是日本人要追捕的人也證明不是日本人一夥的人,著為中國人的阿慶嫂救胡傳魁是理所應當,因胡傳魁也是中國人,又有什麼不對呢?無論是土匪,哪一家的隊伍只要不與日本人同流合汙,抗日就行,中國人的事應有中國人自己解決,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敵人,中國人才是同胞,所以阿慶嫂救胡傳魁並沒有錯,應該救,共同對付日本人才是正確的。



9紫氣東來


當時胡司令還不是司令,而是個普通兵,日本兵追殺他,說明他得罪了日本侵略者,那當然是愛國的人,阿慶嫂救他是正義行為。後來他變壞是另當回事。林彪元帥還叛國出逃呢!


用戶1754419252167799


提問者應該沒看過樣板戲“沙家浜”,因為,胡傳魁一上場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清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總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向,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裡面把身藏!”

大意是:胡傳魁剛開始當土匪的時候,就只有那麼十幾個烏合之眾,被日本人一擊即潰,逃到了茶館,被阿慶嫂藏進水缸裡,躲過了一劫。

至於阿慶嫂為什麼要救他?這不是廢話嗎?那會兒,胡傳魁還沒來得及當漢奸,被日本人追得滿街跑,當然是抗日的人啊!阿慶嫂當然會救他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