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秦始皇陵已經有2000多年,為什麼到1974年才被發現?

山溝小澗


秦始皇陵一直都為世人所知,題主所問的1974年才被發現的其實是指秦始皇陵兵馬俑等帝陵附屬遺蹟的發現和出土。

秦始皇陵最早的介紹記錄,我們可以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看到:

“始皇初繼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水,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之者久。”

《史記》中詳細介紹了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和相關內部結構。這樣龐大的工程必然為世人所知,所以不存在發現的問題。那麼為什麼1974年才發現兵馬俑,這其實還得講講項羽和劉邦的故事了。

話說秦末農民起義烽火連天,天下大亂。項羽曾經和諸侯立誓哪路諸侯先入關中即為王,不想劉邦另闢蹊徑率先進入了關中,並約法三章安撫秦國故民。同樣的也派人專門保護秦始皇陵。

待到項羽打敗章邯進入關中才發現被劉邦捷足先登了,雖然後來劉邦主動交出了關中的控制權,但生性好面子的項羽,結合自身的國仇家恨不顧亞父范增的勸阻,執意調用30萬士卒從東至西逐次點火焚燒秦始皇陵,將秦始皇陵相配套的大量地面陵園建築都燒燬了,現今兵馬俑二號坑就還遺留著當年焚燒國的痕跡。

照理說,項羽這麼恨秦朝在燒燬了秦始皇陵地上建築,殺盡秦國守陵人後,必然不會放過始皇帝的地下宮殿,而關於這次掘陵行動,除了《史記》以外其他古籍也有詳細記載:

《漢書·楚元王傳》(卷三十六)“項羽焚其宮室,往者鹹見發掘”;《水經注·渭水》(卷十九):“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動物不見窮。”

通過這些古籍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項羽動用了30萬人來挖掘秦始皇陵,但是挖掘並不是人多就有用的,當秦始皇陵地宮入口被打開之後,裡面的機關和異獸就曾使楚軍傷亡慘重,最終使項羽不得不放棄這個不大現實的行動。秦始皇陵也因此逃過了唯一一次的威脅。

之後劉邦建立漢朝,秉持著對秦始皇的尊重,特意安排人員守護秦始皇陵,之後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人想過挖開秦始皇陵,但是這是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再加上後人建立的王朝對始皇帝的尊崇,使的秦始皇陵得以保存至今,直到1974年幾位農民挖井時才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等其他早已被人們忘卻的遺址。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