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很多西方國家的名字都翻譯得很優美?

董其斌


對於國外大部分的翻譯形成於晚清時期,當時的中國對翻譯講究“信達雅”,會將“蠻夷之地”儘可能翻譯得比較優美儒雅,所以如今很多西方國家的中文名字都很優雅。

比如“德意志”,德國的名字來自於Deutsch,而不是Germany。清朝時期,德國出現了大量的哲學家、思想家與文學家,所以清朝考慮音譯的同時,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美化。


比如“法蘭西”,最開始被翻譯成“琺琅絲”,後來逐漸變成了“法蘭西”,來自於France。

近代清朝仍舊以“天朝上國”自居,所以感覺蠻夷之地有些名稱直接音譯並不雅,有礙觀瞻,所以清朝與民國的學者們,都會進行各種美化,將很多國外的名字翻譯的非常優雅,比如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被翻譯成“翡冷翠”。

如今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對很多國外地名的翻譯也有一些不同,比如老撾(竂國),帕勞(帛琉),塔希提(大溪地),塞拉利昂(獅子山),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等等。


中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很大程度上保留音譯的同時,又能夠賦予褒義或者貶意。很多國家的名稱都曾經被翻譯得非常好聽。

其實很多外國的中文舊稱都是非常優美的,如今翻譯反而更加中性,比如泰國舊稱“暹羅”、文萊舊稱“渤泥”,印度舊稱“天竺”,伊朗舊稱“波斯”,柬埔寨舊稱“真臘”,斯里蘭卡舊稱“錫蘭”等等,不過有些也不是因為翻譯改變,而是這些國家自己要求,比如倭奴要求改名為“日本”。


澹奕


因為中國人是浪漫的,骨子裡都是對未知賦予了各種美好的幻想。

有人會跳出來反駁我,“才不是,你看以前給其他國家取名都是什麼葡萄牙叫“佛朗機”,俄羅斯叫“羅剎國”。”

請聽我細細道來。古時中國以中央天朝自居,但這是事實,周邊鄰國大多奉中國為宗主國。除了荒蕪人煙的西伯利亞平原,中國周邊的鄰國都深受華夏文明影響(這裡簡單理解為漢字)。除了對中立友好的國家都是將其美化,找不出過於醜化其他國家的稱謂。


古時對其他國家都是音譯,不存在貶低之嫌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西學東漸,如果仍然把這些西方國家稱作“英雞黎”、“邪馬尼”,民眾會因這些名字而對西方國家心存輕蔑,畢竟瞭解一個國家最先的是這個國家的名字,一旦這個國家的名字比較低端,民眾當然看不上這個國家。

就例如你在相親的時候看到對面名字叫某狗蛋或者某二娃,你或許對他不會有什麼好感?所以


近代中國知識界就漸漸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雖說“雅信達”是嚴復提出的翻譯準則,但是近代學者也同樣將其適用於國名。慢慢地一些國家的名字就越改越好,這些思想份子進而去宣傳的新思想、新制度就更容易了。


大雨說事


明、清時期,中國對西方國名的翻譯,可是跟優美一點關係都沒有。

隨著時代的發展,最初粗糙的翻譯都被捨棄了,轉而變成優美的詞語。

例如:

像是英國(英吉利)最早被稱作“𠸄咭利”、“英雞黎”,這個詞就是English。

還有法國(法蘭西)最早被稱作“咈囒哂”,這個詞顯然是來自France。

以及美國(美利堅)最早被稱作“咪唎加”,這個詞其實就是America。

大家覺得這些翻譯好聽嗎?顯然是不好聽的吧。當時,廣州人喜歡在漢字旁邊加口,表示對英語的音譯。朝廷顯然也沒那個心思去給這些洋人起好聽的名字。

我們今天講翻譯有“信達雅”的原則。

所謂的雅,就是說詞語要選聽起來高雅、文雅的,但這種選擇的背後,折射出對異族政權的態度。

試想,同樣是處理對外關係,漢朝的匈奴,魏晉的蠕蠕,唐朝的突厥,這些名稱恐怕都不好聽吧。因為,在華夷之辨的背景下,中原政權顯然沒必要花費心思去給異族政權起好聽的名稱。

因此,在西歐還被視作夷人的時代,給他們起的名字就是這樣不走心。

情況的轉變發生在晚清。文雅的翻譯是政治變遷的直接結果。


HuiNanHistory



高曉松曾說過中國古代賦予西方國家的幾乎都是優美的名字。這是因為中國在剛開始接觸歐美國家時,便對歐美賦予了各種美好的幻想,尤其是近代以來中國受到西方資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科學技術的影響,所以給歐美國家的名字都起的特別好。

例如,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名字中的“英、法、德、美”都是從四書五經裡面來的特別漂亮的詞。以《詩經》中的《國風·鄭風·有女同車》為例: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

將翱將翔,佩玉將將。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而且古時候這些美好的字通常都是用來給皇帝冠諡號的,例如“明英宗”,“唐德宗”。


再以“荷蘭”為例。不同於以上的英、法、德、美這些英武的名字,“荷蘭”是根據單詞“Holland”的音譯,然後再用特別漂亮的花的名字“荷”和“蘭”來命名。18~19世紀日本處於鎖國時代,為了掌握西方科學技術,曾經努力學習荷蘭語文,當時他們把通過荷蘭傳入的西方科學文化知識叫做“蘭學”,這個詞聽起來就特別美好。其實,除了西方國家之外,其實很多外國的中文舊稱都是非常優美的,如印度古稱天竺國,朝鮮古稱高麗,泰國古稱暹羅國,老撾古稱寮國。由此可見,古代中國對於外國譯名一般都是偏向選擇一些比較中平和清麗的字眼,以彰顯“天朝大國”的學識和氣度。


其實關於西方國家的名字譯名大多形成於晚清時期,因為那時的中國正處於“開眼看世界”的時期,但由於那時英文水平不一和譯者習慣等等原因,國家譯名存在各種不同的版本是很常見的事。早在林則徐的《四洲志》、嚴復的《海國圖志》等等介紹西方國家的書籍中,譯者就注意到了國家譯名譯法的多樣性。為此,在介紹美國概況時,林則徐寫道,“彌利堅國(America)即育奈士迭國(United States),粵人鹹稱曰彌利堅國,又曰花旗國。其實彌利堅即墨利加,又作美理哥,乃洲名,非國名也。……育奈士迭亦非地名,故仍以彌利堅稱之”。


關於國家的多種譯名,無可避免地都會經過一個選擇和淘汰的過程,最後沿用下來的,約定俗成的就是現在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國家譯名。新中國建國後對國家名、地名都作了統一規範,所以如今國家譯名翻譯看起來更偏向於中性。在建國初中國首先要尊重其他國家,才能建立起很好的外交關係,所以最後都使用一些有含有褒義,至少是中性的詞語來稱呼其他國家。


不過有些也不是因為後期翻譯規範的原因而改的,而是國家自身要求改的,比如日本。最早漢、魏、晉、南北朝時稱日本為“倭”,倭”指“猥瑣矮小”的意思,例如倭寇,倭人,倭國。而 “日本”這一稱呼大約使用於7世紀後期。中國的《新唐書》記載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為名。” 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倭國派使者祝賀唐朝平定高麗,因為懂點漢語,知道“倭”所含意思,所以十分討厭“倭”這一名稱,要求改國號為日本,使者自稱這是因為日本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處而命名的,因此日本又意為“日出之國”。

由此可見,關於外國的國家譯名的確定,既參考了“信、達、雅”的翻譯規則和國家實際情況,也為了追求友好交往都不約而同地進行了一些美化,因此最後形成了很多比較優美的國家譯名。


四六級不難


我個人認為,這與早期對外的被動對外開放有關。原本在鄭和時代,中國人是出國搞對外開放,隨後的地理大發現是外國人往中國來,是被動的開放,而沒有多少中國人去外國交流,洋人來了後為了語言交流,洋人開始學漢語,想辦法對漢字進行注音,最早拼音就是在洋人注音基礎上發展起來。這項工作讓外國人幹了,外國的人名,地名,器物名當然都儘可能美一些。通過這一點可以看出國人在這一塊沒有什麼作為,這才是根本原因。

甚至連外國有多大也不知道,大英帝國,鴉片戰爭打了中國兩次,可大英帝國有多大,近現在歷上的聖人曾國藩為代表,這批打完太平軍後的功巨,開始有時間,有必要研究外國,弄了一批人專門研究,開始搞洋務,才發現大英帝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國家,就是那麼一點的小國打敗了天朝大國兩次。

外國的漢字譯名好,應與使用漢字的中國人無關。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好多漢字新詞都是日本造,與使用漢字的中國人也沒多大關係,只不過是高名的拿來主義,拿來用就行了。

到了工業時代,文獻都用外文,各種命名和符號都是外文,代數用英文,x,y進行計算,漢字則不行。

到現在的計算機時代,漢字不能進入CPU,不能編程,不能計算,還是弄個輸入法(不知誰最早發明),打出漢字就行了。

漢字是一個被動載體,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到哪裡了。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拿回自己文字的主權。


紅9九


為什麼很多西方國家的名字都翻譯的很優美?其實幾乎每一個西方國家在中國歷史上都有非常多不同的譯名,所以現在有幾個國家的名字顯得優美其實並不是基於什麼規則,而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國名在中文裡固定下來的時間和那時中國的整體局面所決定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西方國家在中文裡的優美程度,甚至可以被當成這個國家強弱程度和綜合國力的一種指示器了。


從美國國名演變看西方國家中文國名的確定

其實說到西方國家的中文譯名,真正國名用字本身就顯得比較好的基本上就是美英法德四國,因為這四個字本身單用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具有正面含義的。比如隨便舉幾個例子:美好、英武、法治、尚德等等等等。而如果再擴展一些,把這幾個國家在中文裡全名說出來,其正面含義和美感就更明顯了。

比如美國是美利堅、英國是英吉利、德國是德意志,只有法國的稍顯普通,法蘭西單看字面正面含義並不明顯,但也算是比較好的字疊加在一起吧。那麼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譯名顯得如此卓爾不群,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優秀嗎?

日本現在還是把美國叫成“米國”,而“米國”則是來源於中文的

說實話還真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優秀”,但這種優秀的作用原理卻不那麼簡單。因為這些國家國名的中文譯名,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在中文裡顯得這麼高大上的。比如美國,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的中文譯名其實是它剛建國的時期,也就是乾隆時期。當時出現在中國官方文件裡的譯名其實很有現代火星文的風範,叫“咪唎(口堅)”(左口右堅,輸入法打不出來),按說這個譯名也是非常準確的,至少跟現代的譯名比從音譯的角度講並不差。

而之後,到清朝道光年間,美國的譯名變得更加正式了一些,改成了“米利堅”。而用“美”字來翻譯美國的國名,最早其實可能來自於一些傳教士,比如在公元1830年就來到中國傳教的首個來華的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ilijah Bridgman)開始把美國翻譯成“亞美理駕合眾國”。期間還有一度中國人曾經因為美國的星條國旗而把美國稱為“花旗國”,現在這種翻譯還遺留了兩個名詞,即美國花旗銀行和美國花旗參。

《望廈條約》是美國被確定為“美國”的重要事件

而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譯名之外,美國的中文譯名還有過“咩哩幹”、“彌利堅”和“美利哥”等等,所以其實在早期是根本沒有統一稱呼的。而美國譯名在中文裡固定下來則是因為後來中國和美國簽署的一系列國際條約,比如《望廈條約》、《天津條約》和《辛丑條約》等等。而這些條約其實在中文裡還有個統稱,就是“不平等條約”,所以其實在簽訂這些條約時,中國都是相對弱勢的一方,因此其實當時那些條約裡的中文國名,也是根據美國人的意見最終確定的。那美國人自己確定,當然就會挑最好的詞來形容自己的國家了,叫“美利堅”肯定比叫“米利堅”和“咩哩幹”要好,比叫“美利哥”也更好。而且當時最早把美國翻譯成“美國”的傳教士裨治文也參與了《望廈條約》和《天津條約》的簽訂,所以作為較早甚至有可能是最早倡導使用“美國”這個名詞的人,他的意見也是至關重要的。

但這種變化其實只是影響到了中文,在漢字文化圈裡的其它國家並沒有受到影響。比如日本到現在還是經常把美國叫“米國”,其實來源就是清朝時的“米利堅”這個譯名。而朝鮮也使用這個名稱,如果把其譯名用朝鮮漢字寫出來,也是“米國”,但受美國影響很深的韓國則學習中國改成了“美國”。而越南則更有意思,現在在越南文裡,美國的稱呼並沒有採用音譯的方式,而仍然是清朝使用過的“花旗”。

其它國家中文國名的形成

所以從美國的中文國名的形成過程,大家也可以看到,其實最後通用的國名是在中國最衰落的時代,根據美國人自己的意見所確定的。而其實幾個強國的國名其實也都有過這個過程。

《南京條約》之後,英國在中文裡就叫“英國”了

比如中文中出現英國的名稱最早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翻譯的,而他翻譯的名稱其實叫“諳戈利亞”,因為當時英格蘭還沒有和蘇格蘭合併,所以還是叫英格蘭,而在利瑪竇所熟悉的南歐語言裡,英格蘭的名稱差不多是Anglia,所以後來中文裡幾乎始終沒有把“不列顛”作為英國國名,而一直沿用了“英格蘭”的各種翻譯。後來還出現過“英吉利”三字都帶口字旁的譯法。而後來英國最早成為了世界性強國,所以後來中文裡也先後出現了“英圭黎”和“英吉利”等譯名,最後也是在清朝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裡,英國的譯名被正式確認為“英吉利”,同樣是選了最好的詞。

而法國因為其民族國家形成的很早,所以在中文裡也是很早就有了比較固定的譯名,就叫“法蘭西”或者“佛蘭西”,後來法國人大概沒想到什麼更好的名稱,而且本身“法蘭西”和“法”的意思也都不差,所以在就接受了“法”字。而德國也差不多有過和美英譯名類似的過程,最終在中文裡“德意志”成了德國的正式譯名。但在日語和韓語裡,德國的國名如果用漢字寫出來則是比較中性的“獨逸”。

日本把德國叫做“獨逸”,“獨逸學”就是德國學

而其它西方國家的國力就達不到上面這幾個國家的影響力了,所以他們的譯名相對來說就比較的中性了。另外一個影響力很大的俄羅斯則是因為它和中國接觸地極早,差不多在元朝的時代就有了接觸,所以它在中文裡的譯名也定型的比較早,中間一度清朝也曾經將俄羅斯稱為極具負面意義的“羅剎”,但後來因為要和俄羅斯不斷打交道,所以漸漸改成了中性的“俄羅斯”,到晚清衰落的時候,俄羅斯這個譯名已經非常定型了,俄羅斯也早就接受了,所以就沒改。

俄羅斯在中國古籍裡也曾被叫做“羅剎”


所以總體來說,美英法德這四個國家在十九世界末到二十世紀初的強悍,才是他們的國名在中文裡顯得非常優美的根本原因。


桃花石雜談



上圖是日本臨摹的利瑪竇世界地圖(英國傳教士利馬竇曾經協同明朝政府繪製了一幅世界地圖,稱之為利馬竇世界地圖),從這地圖上看,當時日本把曾經的英國殖民地——美國,稱呼為“墨利加”,加拿大叫“北亞墨”,危地馬拉叫“哇的麻喇”,英格蘭叫“諳厄利亞”,蘇格蘭叫“思可齊亞”。 可以看出,日本肯定是跟隨明朝政府這樣叫的。到清朝時對英國的稱呼還有“英雞黎”,德國叫“邪馬尼”,葡萄牙叫“佛朗機”,俄羅斯叫“羅剎國”。 看來看去都是些諧音字,並沒有很好的含義。

後來為什麼專挑好字來稱謂這些國家呢,我以為是跟清末到民國那段時間的西學東漸有關: 在中國宣傳民主政治的時候,經常需要宣傳西方思想、制度的來源,如果仍然把這些西方國家稱作“英雞黎”、“邪馬尼”,民眾會因這些名字而對西方國家心存輕蔑,畢竟瞭解一個國家最先的是這個國家的名字,一旦這個國家的名字比較低端,民眾當然看不上這個國家。就例如你在相親的時候看到對面名字叫某狗蛋或者某翠花,你會對他或她有好感?

所以當時的知識界就漸漸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慢慢地一些國家的名字就越改越好,這些思想份子進而去宣傳的新思想、新制度就更容易了。而且從另外一方面想,當時清末民初時期,中國處於一個比較羸弱的時期,列強虎視眈眈,一旦他們知道自己的名字在中文裡面是帶有蔑視意義,他們肯定也會群起而攻之吧,在這方面政府也是有所考量的。


而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對外國翻譯方面講究的依舊是“信達雅”,但是也對很多國家進行了調整。而且翻譯其他國家名字,用讚美的文字也是一種禮貌吧,這是一種文化自信。當一種語言文字裡都是貶低他人的髒字,這顯得這門文字是多麼狹隘。翻譯得美,人家誇的不是別人的國家名字美,而是中文美; 翻譯得醜,人家罵的不是別人的國家名字醜,而是中文丑。 所以我們要譯得美還是要譯得醜?難道你要學臺灣把Draco Malfoy翻譯成拽哥·馬糞?這是名字?這根本不像個名字,誰會給自己孩子起名叫拽哥?


藤樹先生


實際上,對外國取名也經歷了一個粗糙、鄙夷向優雅、平等的態度轉變。這反應了中國人的文化思想也在轉變。中國人一直是以“天朝上國”自居,在中國人來看,中國的皇帝是萬國的君主,全世界的國家都應該是中國的臣屬。既然是臣屬,就要向中國進貢。而那些太過偏遠的地方,之所以沒有進貢,那是他們沒有福氣。

既然自居高高在上,那麼看待天下諸邦,自然會非常的輕視。王莽執政以後,自命為儒家聖人,自然也必須嚴格遵守“夷夏之辨”,對那些蠻夷和化外之民,當然不能給予優美的名稱。比如,王莽將高句麗直接改名為“下句麗”,故意彰顯這個地方的等而下之。而對於匈奴單于,王莽直接改成“降奴單于”,以示鄙視之意。對於中原周邊諸國,他一律改以“犬”“奴”之類的惡名。後世也一直秉持這種理念,對於外國沒有什麼好詞。像印度,就一度翻譯為“身毒”,而絕不可能翻譯為美妙動聽的“聖篤”,聽了“身毒”這名字就能把人嚇得半死。這種唯我獨尊的思想,一直延續到鴉片戰爭之後。



(一聽“身毒”這個詞彙,給人的第一映像就是這個場景。)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見識了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態度開始轉而恭卑。把北美的那個國家翻譯為美國,可謂是信雅達。美國美國,一提這個國名就讓人聯想到美麗,美好,美妙,美滿。可是,我們對那些“亞非拉”的“窮哥們”,卻依然用一種鄙夷、輕視的眼光看待。比如,對莫桑比克這個國家,我們就曾經一度翻譯為“莫三鼻給”,一聽這個名字就不怎麼樣。還有盧旺達,叫“奴汪噠”,也不如何雅觀。只有在建國之後,這種不平等的思想才被全面糾正過來。


懷疑探索者


首先給大家猜幾個外國單詞的意思——

1. 蕾楚卡。

2. 科羅拉多。

3. 朵洛蕾絲。

4.卡農。

5. 布宜諾斯艾利斯

第一個,你會不會想到一個美麗的女子,穿著芭蕾舞裙,雙眼楚楚動人?其實呢,這個是西班牙語Lechuga的發音,而Lechuga是萵筍,生菜的意思。



第二個,Coronado 美國大州科羅拉多,其實來自於西班牙語,就是多彩的的意思。那麼關於多彩,完全可以有很好的名字,比如說彩虹州,繽州,偏偏要拉多拉少,差強人意。



第三個,Dolores 也是西方女性常用的名字,《西部世界》的女主角。其實源於羅曼語系,是疼痛的意思。在影片中這是一個隱喻,作為人造人,她的存在就是為了不斷被遊客玩死又復活玩死又復活,死來死去死不了,滿足人類遊客,不斷承受疼痛和痛苦的。明明是個悲催的名字。

第四個,Cañión 很多人曉得鋼琴曲卡農,矯情的人還編了一堆故事,什麼作曲家妻子死了,悼念亡妻等等等等,然而在一些歐洲國家,這個詞就是大炮的意思。

第五個,西班牙語,buenos aires,新鮮的空氣。

好了,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外國名字都好聽完了。這個其實是文化錯位突出的心理作用。

人總是會感覺,別人碗裡的菜是最好吃的,別人家的爹媽是最寬宏的,別人的老婆是最有味道的,別人家的老公總是最體貼的,這是因為人的大腦裡不同於動物,有一種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它使我們好奇,創新,貪婪,總結起來就是不斷地作,而人就是在作的過程中迅速發展進化,關於現狀,成為萬物靈長。所以人的本能就是要羨慕別人,攀比,征服。



而東方因為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就更為矯情。我們在翻譯國外名字的時候,特別喜歡用我們的文化標準去度量別人的標準。我們的文化是積澱了幾千年的,而歐美猴子其實也就是近幾百年來,文藝復興以後,才敢談文化,所以我們在翻譯他們的東西的時候,是在用我們的厚重的文化基礎幫他們加分。

比如金字塔。西方人給金字塔命名用的單詞很直白——Pyramide,其實就是幾何立錐體的意思,而康有為在翻譯的時候,想了很多,磚頭了,國王了,斜坡了,最後是在我們博大精深的漢字裡找到了金字,既可以表形狀,又可以隱喻貴重。其實人加歐洲探險家都沒想這麼多。

比如新月派那幾個在翻譯地名的時候,香榭麗舍,楓丹白露,翡冷翠,都是用東方文化一個漢字可以表達非常深刻的多種含義的特點,賦予了平淡直白的外語特別優雅的意境。

徐志摩在翻譯佛羅倫薩這個地名的時候,看到這裡的地標百花聖母大教堂,而大教堂採用了當地特產綠色花崗岩,很像翡翠,而冬天的佛羅倫薩確實幽冷深邃,所以就有了這麼個翡冷翠。其實人家意大利人可沒想這麼多。



任何語言文字符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的,說白了就是發音(字型)和意義(字意)。當我們不知道意義的時候,聽到一個新的發音,自己都要去賦予它很多幻想。在這個問題上,日本人還羨慕我們羨慕得很呢,對於一些日本人:

遼寧——鎮遼永寧

洛陽——洛水之北

福州——福滿九州

銀川——流銀之河

濟南——達濟天南

蘭州——蘭芳花州

西藏——西域秘藏

雲南——彩雲以南

翻譯遵循信,達,雅原則,也是隻有深厚文化基礎以及極具表達能力的譯出語才能做到的。

當我們在不知道一個外語單詞的具體意思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崇拜,自行腦補。尤其要對世界上唯一流傳了幾千年沒中斷的語言文字系統——漢字有信心。理論上講,漢字可以有底氣去格一切語言,去PK一切語言:

你們的Los Angeles洛杉磯,我們叫天使之城。

你們的Pearl Harbor 珍珠港,我們叫蚌埠。

你們的New York 紐約,我們叫新鄉。

你們的Phoenix 鳳凰城,叫寶雞。

你們的Rock hometown 滾石之鄉,我們叫石家莊。

你們的Greenland,格陵蘭島,我們叫青島。


我們用久了自己的語言覺得土,可是誰又能去否認這簡單的幾個字就能高效傳達意義的能力?

還想起一個笑話:

A給B送紅包。

B:“你這是什麼意思?”

A:“沒有其它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B:“你這就不夠意思了。”

A:“小意思,小意思。”

B:“你這人真有意思。”

A:“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

B:“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A:“是我不好意思才是啊”

就這一個意思的意思,就可以把老外搞瘋了。

漢語是世界上唯一流傳了幾千年沒有斷,被中國人,被佔地球總人口極大量的種群一直使用的文字,博大精深。英語之所以是主流,只不過因為它簡單,直接,缺乏變化,沒有內涵,好學,才被科學界,商界廣泛採用,而當年的拉丁語,也是為了便於羅馬帝國對統治區掃盲而發明的機械性的語言,比起漢語的內涵來說差的遠。

希望作為一個使用漢語的中國人,千萬不要對外來語盲目崇拜,當然更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全世界都用中文,不是我們的小孩從小就苦苦學英語,而是洋猴子從小就到處找中文老師,不是我們的貿易代表團出個國就要僱英語翻譯,而是我們說中文,洋猴子抓耳撓腮地為翻譯著急......

這一天雖然還很遠,但是華夏兒女應該自信,努力去實現。


HannibalLecter


中國將世界許多國家的名字,都翻譯的非常優雅、大氣、可愛,體現了我們的文化和友誼,善良。

一些好聽的國名,美國、法國、英國;泰國,將國泰民安,以此為榮,加入對舛宣傳的影視、告廣告詞中。荷蘭,多浪漫,荷花和蘭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