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野生菌味道鮮美,含有蛋白質、粗纖維、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野生菌類,對增進健康、預防疾病很有幫助,因此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但是,如果食用不當也可能導致食用者中毒。

今天分享給大家幾個辨別毒蘑菇技能

1、如何辨別有毒的野生菌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一般來說,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豔,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會有疙瘩,還有的有紅斑、溝託、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一般的毒菌摘斷以後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

2、加工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

採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儘量不要涼拌食用菌。還有一個常識不能吃沒煮熟的菌子,其中一個細節就是炒菌時用的鍋鏟上沾了沒有炒熟的君子,誰吃到了這些菌子,也容易中毒。所以烹飪時多加註意。

3、食用時這些事不能做

吃菌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是其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含有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4、這些場合不適合加工食用菌

在學校食堂、單位食堂、醫院食堂、婚喪嫁娶等集體用餐場合,不要加工野生菌類,防止引發群體食物中毒。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5、中毒後如何處理

吃完菌類,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如噁心、頭暈、嘔吐、幻視、幻聽等症狀,應立刻前往醫院治療。如果來不及,應立即採用簡易方法進行洗胃、催吐、導瀉等處理辦法,可飲用大量的開水或溶鹽水,刺激喉嚨催吐。如果患者昏迷了,不要強行灌水,容易造成窒息。切記保留食用菌樣品,以便專業人士救治時用來參考。

建議外行人員不要隨意採蘑菇吃哦,安全第一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又到了野生菌上市季節,掌握毒蘑菇識別技能,不讓毒蘑菇混入餐桌

毒蘑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