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位於山東日照濤雒鎮的丁肇中舊居,是美籍物理學家,當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2010年,丁肇中舊居被中國僑聯命名為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日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濤雒是歷史古鎮,曾以煮鹽聞名天下。

丁氏祖居就在濤雒鎮上一個小街道里。丁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丁肇中的父母都是留美碩士,叔伯輩也都是飽學之士。丁肇中是在戰亂中離別故鄉的。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1959年,丁肇中畢業於密歇根大學,1969年任教授。

1974年,他與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教授裡希特幾乎同時發現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即第4種夸克的束縛態,這種粒子的壽命等於其他任何粒子的一千倍。因而1976年他們同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美國政府的勞倫斯獎。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丁肇中舊居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又名“五宅”,分別由“種德堂”、“慎德堂”、“古梅軒”等五個庭院組成,為清代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質的一組建築,原佔地面積1.4萬多平方米,有房140多間,由於多方面原因,舊居建築大部分遭到了毀壞。

自2002年開始,濤雒鎮依據原有佈局和風格,投資300萬元實施了丁肇中祖居修復工程。還重點建設了“丁肇中科技展館”。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現在的丁肇中舊居,佔地面積43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345平方米,

丁肇中祖居位於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現佔地面積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45平方米。

該建築有大門、二門、三門;正院為方形,分為北房、南房、西房、東房;北房東間曾為丁肇中的曾祖父丁惟堦夫婦所居,西間曾為丁肇中的祖父丁履巽夫婦所居;西房曾為丁肇中的父親丁觀海和母親王雋英及在襁褓之中的丁肇中所居。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丁肇中曾五次回到故鄉,兩次看望舊居。1985年,他在老家門前與還鄉親們合影。

1985年6月28日下午,丁肇中教授偕同夫人蘇姍終於回到了闊別47年的故里濤雒鎮。

丁肇中教授滿懷深情地看望了祖宅故居,重溫了美好的童夢,並在故居拍了照片。寫下了“樹高千尺,葉落歸根”的留言。下午,他與族人親屬一道去其祖先墓前獻花,憑弔。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2012年7月16日,年已76歲的丁肇中第四次踏上故鄉的熱土,他們三代人共同來故居。丁肇中說,通過重溫每一個記憶片段,“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來源!”

這次,丁肇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八修的大陸版和臺灣版《日照丁氏家乘》,完成1985年父親丁觀海關於尋找家譜的囑託,丁肇中非常高興,說:“非常感謝這份禮物,讓我的家人知道來源是什麼地方。”

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兩次回到舊居,留言“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