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死後為什麼身體是冰的,而不是等同於室溫?

月夜之星星


人死後為什麼身體是冰的,而不是等同於室溫?

首先,這個問題表述本身是錯誤的。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還是很有些說道的。這涉及人體體溫以及死亡後屍體溫度的變化。

人體溫度

我們常說人是恆溫動物,這並不是說人體的溫度恆定在一個數值保持不變。事實上,人體不同部位、不同情況、不同時間的溫度是動態變化的。恆溫的意思只不過指正常狀態下核心體溫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波動。

就人體部位而言,可以分為核心體溫、外周體溫和體表溫度(皮膚溫度)。

核心體溫是指身體深部生命相關的器官,比如心臟、腦、肝臟等周圍的溫度。我們說的人體正常體溫37℃指的就是核心體溫。核心體溫沒法直接測量,通常測量直腸或耳膜溫度替代。

皮膚溫度,受到很多因素,特別是環境溫度、衣服隔熱效果等影響,因而不同部位、不同環境下變化很大。通常越是遠離心臟的體端,比如手腳,特別是腳部皮膚溫度最低。

可見,人在適溫(22~24℃)環境下皮膚平均溫度為32℃。環境溫度超過這個度數,人體就很難正常散熱,只能依賴於出汗散熱。這也就是把32℃設定為環境高溫的原因。

也可以看到,手腳溫度要低於皮膚平均溫度,尤其是腳部,這也是人們在低溫環境為什麼首先感覺“腳冷”的原因。

手部溫度有些特殊,需要特別說明。因為,一方面,我們通常用手來“試”其他物體的溫度;另一方面,手心手背的溫度差距明顯。這是因為,手心部位微循環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有的微動脈不經過毛細血管直接與微靜脈連通的直捷通路,稱動靜脈吻合。

由於皮膚血管對環境溫度高度敏感,在極低環境溫度下,為了保存熱量,皮膚循環可以極度減少甚至完全停止。這樣,身體遠端組織就存在凍傷壞死的風險。動靜脈吻合存在的意義在於,在低溫下間斷開放,短時間性恢復循環從而避免凍傷。這些動靜脈吻合主要存在於手掌、足底和耳垂部位。但是,手掌部位明顯更豐富。

加之,手掌部位組織厚度大,血液循環原本就相對豐富。這樣,手掌就比手背溫度為高。因此,我們用手測試其他物體溫度時,用手心和手背感覺是不同的。

比如,如果用手觸摸額頭,經常會感覺手掌比額頭更溫暖,而手背則要涼的多。這也是,有的醫生用手測試病人是否發燒時常用手背而不是手掌的原因。

總之,在通常適溫以上的環境溫度下,我們手部皮膚溫度通常都會在30℃以上。

人死亡後體溫的變化

人死亡後,由於新陳代謝停止,不再產生熱量,身體核心溫度開始從37℃左右的正常溫度逐漸冷卻,這個過程被稱為屍冷。

屍冷速度受多因素影響,在環境溫度、溼度“適中”的情況下,體溫下降遵循線性規律,第一個小時降低2℃,之後每小時約降低1℃,直到到達與周圍環境相同溫度。

比如,如果環境溫度是25℃,一個人死亡後約11小時整個身體內外溫度就都會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同的25℃——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涼”透了。當然,“涼”透了後溫度也不會繼續下降到低於環境溫度。甚至,由於體內細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謝產生一定熱量,還會稍高。

以上指的是核心溫度。體表皮膚溫度則在死亡後快速下降,短期內就會下降到與環境溫度相同的水平。這也就是人們判斷一個人死亡,沒救了時會說“身體都涼了”的原因。

綜上可見,人死亡後身體溫度會快速下降,但是最低也只能降到環境溫度水平,而不會更低。人之所以感覺屍體是“冰的”,是因為活人身體體表溫度通常都在30℃以上,明顯高於屍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