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聯發科可以拯救中國芯片嗎?

小右PAI


從目前聯發科的發展狀況來說,不會拯救中國芯片。不過儘管有些用戶對聯發科“不感冒”,但沒有人真的希望它倒下。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佈的數據,可以看到在2017年全球前六大手機芯片大廠中,只有蘋果和聯發科兩家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聯發科的下滑幅度最大,市場佔有率從2016年的18%下滑至2017年的14%。蘋果的下滑主要是因為受到新iPhone銷售不佳的影響,而聯發科則是高端產品X30市場表現不佳,中端芯片P35被腰斬等等一系列原因。


面對這種表現,聯發科不得不棄車保帥,選擇暫時停止高端旗艦芯片計劃,專注中低端市場。後期聯發科的最新中端處理器P70也被曝光,從曝光的信息來看,此次P70的性能接近高通驍龍660的水平,對於聯發科而言這份成績單自然是好事一樁。但隨即三星力推Exynos處理器讓讓聯發科開始憂心忡忡。


首先,受困於此前幾年聯發科芯片孱弱的表現,導致消費市場用戶對於聯發科芯片的認可度不高;其次,由於三星全產業鏈的優勢,特別是在內存、屏幕等方面幾乎壟斷的優勢,使得其與手機廠商之間擁有更多談判籌碼。


目前手機廠商都在迫切追求利潤的提升,三星全產業鏈優勢自然會誘惑不少廠商,其中採用OLED面板的OPPO、vivo自然首當其衝。可是,這兩家一直都是聯發科的重要目標客戶。


不過聯發科還是要繼續扛著。


首先作為上游供應鏈巨頭,三星在業界的口碑並不算好,斷貨是家常便飯,HTC、魅族、OPPO等一眾手機廠商均吃過三星的虧;其次,在目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了三星而放棄聯發科顯然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對於聯發科,國內手機用戶可以說既愛又恨。恨它是因為其旗艦芯片的性能總是不盡如人意,愛它是因為正是聯發科的大面積鋪貨成功拉低了智能手機的准入門檻。它的存在沒有高通那麼強勢,而且很好地制衡了高通芯片的價格。


這種感覺,與廣大PC消費者對於AMD的怨念如出一轍。


很多PC用戶都曾抱怨AMD的芯片性能不如英特爾,雖然一直有“農企日常倒閉”的消息,但卻沒有一個人真的希望AMD倒下。這是因為,正是有AMD的存在才杜絕了英特爾一家獨大情況的局面。現在聯發科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境況,同樣如此。


除了芯片本身的價格,聯發科在專利費方面的實惠也讓手機廠商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儘管高通在高端智能芯片市場可以讓800系列芯片賣出很高的價格,但其中端的600系列芯片售價,則要顧忌很多。



小米產業投資部合夥人潘九堂曾在微博上透露,定位旗艦的高通800系列芯片,價格都在60美元以上,即便是清庫存價也不會低於40美元;而定位中端的高通600系列芯片,價格卻只有20美元,後期價格更是有可能低至15美元左右。


對於廣大的非發燒級手機用戶而言,是800系列或600系列芯片重要,還是手機價格相差千元以上重要?


上週,在高通舉辦的“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上,小米、OV等銷量大戶均宣佈加入高通的“5G領航計劃”。這也表明,未來在高端旗艦領域這些廠商依舊會與高通緊密捆綁。但是,在中端機型方面他們肯定不會忽視與聯發科的合作,或多或少都會採用聯發科的芯片產品。


畢竟,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個市場不能沒有聯發科。而且古語有言: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雞蛋也不能全放在一個籃子裡嘛。



36氪


目前看來很難,聯發科雖然是屬於中國臺灣的企業,但因為不穩定的政治因素,一旦國產芯片遭到封鎖,聯發科很難站在國產手機這邊,中國芯還得靠我們自己去設計完成。

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上,美國的高通、中國臺灣的聯發科、韓國的三星處理器位列前三名,華為海思的麒麟處理器也佔據一定市場份額,只不過海思處理器僅限於華為的手機使用,並不外售。

聯發科處理器市場主要定位於中低端手機市場,整個佔有率僅次於高通,排名第二。主要客戶也是面向中國國產手機,比如魅族、小米、vivo、OPPO等都搭載過聯發科的處理器,其中魅族是國產手機中聯發科最大的客戶。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國內手機廠商對聯發科的偏愛也已不如以往,紛紛將大額訂單轉給高通,高通系列的驍龍625和660以及450系列成為國內廠商的新寵兒。

聯發科主打的P系列被手機廠商叫好不叫座,產品X系列因良率不足而導致延期,暫時無力征戰高端市場。2018年Q1營收為17億美元,環比下滑17.8%,同比下滑11.5%。由於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其移動SoC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1億至1.2億件降至7500萬至8500萬件。

想要靠聯發科來拯救國產芯片很困難,核心技術畢竟還是掌握在歐美手上,中國整個製造業的現狀是夠大而不夠強,每一個國產手機品牌想要做大的話,還得靠自己投入巨資研發。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有趨勢指標,震盪指標和量能指標,為了幫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統,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標分享下。

我平時用的指標系統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編制的纏論升級版指標;一套是長線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標;一套是分時圖T+0指標,自認為還不錯,不過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標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領取指標添加本人,【公眾號:鄒亦梧】,給大家介紹下我的三套指標。

第一纏論升級版指標。使用很簡單,當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建倉提示的時候建倉就可以了。

第二:長線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標。這個指標最適合做長線使用,因為他有個主力監測系統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倉位置和洗盤階段的,長線玩家必備的東西。

第三:分時瘋狂T+0指標,這個指標短線可以用,長線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潤罷了。

筆者逍遙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鄒亦梧】,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華控賽格8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繼續加倉。

華控賽格,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逍遙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深賽格,我是根據雙龍戰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8%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眾號:鄒亦梧)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聯發科,中國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知名的芯片設計製造廠商。在國內手機行業還處於山寨時期,聯發科就以其低廉的價格迅速搶佔了大陸市場,把當時的山寨機廠商的門檻降到最低。

但是隨著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山寨機逐漸被淘汰,聯發科的市場份額不斷被高通、三星所蠶食。顯然現在的芯片市場需要的是高科技含量的高端芯片,中端芯片只能勉強保住市場,低端芯片的日子自然好不到哪去。



現在來看,世界芯片市場已經被三星、蘋果、高通、海思麒麟瓜分,雖然華為的海思麒麟和蘋果的A系列芯片不對外出售,但三星和高通依舊是聯發科的頭號大敵。但芯片行業是一個及其容易被滾雪球的行業,高通和三星賺的多,就能拿出更多的研發經費來研發更高端、更賺錢的芯片,它們的良性循環自然就導致了聯發科的惡性循環——賺的錢越來越少,芯片也越來越弱……


早在17年6月份,剛從臺積電卸任的蔡力擔任臺積電CEO,直接宣佈聯發科放棄高端市場,專攻中低端市場。可是好景不長,現如今5G網絡標準已定,未來的市場肯定是能適配5G網絡的高端芯片的天下,這無疑對聯發科是一場噩夢。

之前魅族因為使用聯發科的處理器,銷量直線下降,還被網友戲稱“萬年聯發科”。“一核有難,八核圍觀”,目前聯發科在國內已經徹底淪為了低端芯片的代言詞。所以至少在目前來看,能拯救國產芯片的也就只有華為的海思麒麟了!

至於很多鍵盤俠經常在各大論壇上“研發芯片有那麼難嗎?”這類的言論,筆者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下,自主研發芯片的難度,大概就如圖所示吧!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聯發科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如果覺得小編說的在理,請點贊轉發關注我哦!


科飛貓科技公社


目前看來很難,聯發科雖然是屬於中國臺灣的企業,但因為不穩定的政治因素,一旦國產芯片遭到封鎖,聯發科很難站在國產手機這邊,中國芯還得靠我們自己去設計完成。

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上,美國的高通、中國臺灣的聯發科、韓國的三星處理器位列前三名,華為海思的麒麟處理器也佔據一定市場份額,只不過海思處理器僅限於華為的手機使用,並不外售。

聯發科處理器市場主要定位於中低端手機市場,整個佔有率僅次於高通,排名第二。主要客戶也是面向中國國產手機,比如魅族、小米、vivo、OPPO等都搭載過聯發科的處理器,其中魅族是國產手機中聯發科最大的客戶。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國內手機廠商對聯發科的偏愛也已不如以往,紛紛將大額訂單轉給高通,高通系列的驍龍625和660以及450系列成為國內廠商的新寵兒。

聯發科主打的P系列被手機廠商叫好不叫座,產品X系列因良率不足而導致延期,暫時無力征戰高端市場。2018年Q1營收為17億美元,環比下滑17.8%,同比下滑11.5%。由於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其移動SoC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1億至1.2億件降至7500萬至8500萬件。

想要靠聯發科來拯救國產芯片很困難,核心技術畢竟還是掌握在歐美手上,中國整個製造業的現狀是夠大而不夠強,每一個國產手機品牌想要做大的話,還得靠自己投入巨資研發。


天方燕談


短期來看,如果高通成為中美貿易戰的犧牲品,僅憑聯發科很難撐起國內的手機市場。

這主要是因為聯發科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技術研發上,都逐漸落後高通,尤其是去年聯發科正式宣佈暫時停止高端旗艦芯片計劃、專注中低端市場,直接說明聯發科衝擊高端芯片市場的失敗。而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從中低端市場過渡到中高端市場,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因而,暫時告別高端芯片的聯發科,在高端機市場基本上是幫不了太大的忙。

再者,在中端市場,去年下半年聯發科發佈的中端芯片P23、P30,僅被部分手機企業採用,說明產品性能表現較一般,雖然憑藉P60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明顯好轉,可高通660系列已經在行業站穩腳跟。最關鍵的是高通即將發佈驍龍700芯片,從Geekbench的數據可以看到,該款芯片在性能方面有一定提升,特別是在單核性能方面達到1840多分,較P60的1520分強兩成多,在GPU性能方面也有一定提升,而且高通將AI功能引入,可見這明顯是衝著P60去的,說明高通和聯發科還要有一場硬戰要打。

另外,如果5G芯片市場聯發科再次在技術上落後聯發科,這將導致它在市場競爭中繼續處於不利的位置。

當然,考慮到中美貿易戰的大環境,高通無疑是最危險的,這種情況下,聯發科會不會漁翁得利、趁機奪回原來的中低端市場呢?比如中興造不了手機,高通在美國也失去了一個重要客戶,如果戰事再次升級,高通的損失將會更重,比如收購恩智浦受阻。

所以說,關鍵還是看中美貿易戰的未來走向,高通若是自顧不暇,聯發科無疑是重整旗鼓的最好時機。


歪道道





在華為芯不外賣的前提下,聯發科是有拯救中國芯的潛力的,聯發科雖然現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其曾經也輝煌過。

2014年,聯發科著力打造高端X系處理器,以對抗高通800系列,14年年中,聯發科發佈x10處理器,對標高通驍龍810,但實際性能方面,距離驍龍810仍有不小差距,不過在訂單數上獲得不小的成功,魅族,oppo,vivo,HTC均採用聯發科處理器,有oppo,vivo等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其x系高端定位的價格方面也保持著與驍龍800系列旗艦對等。

聯發科在上升期做錯了一個非常重大的舉措,聯發科忙於出貨量,來著不懼,小米,樂視等性價比路線廠商紛紛使用聯發科頂級X系處理器,但卻將其搭載到千元機上,使得聯發科X系定位飄忽不定,而且聯發科X系雖定位高端,但其性能也僅和高通600系處理器差不多,遠不能和800相比,所以最後聯發科不得已放棄x系。

但無論怎麼說,聯發科曾經是高通的勁敵,其也是有潛力設計出好的處理器的,正如目前美國製裁中興,很多國產企業一旦被斷糧,就很難生存。如果有一天,高通處理器被迫不能出售給中國廠商,那麼,聯發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每天數碼


目前世界手機芯片格局呈三足鼎立之勢,美國的高通,中國臺灣的聯發科以及韓國的三星處理器,當然還有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只不過海思處理器華為並不外售,只限於華為的手機使用。



中國的聯發科處理器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高通,排名第二。主要客戶也主要是面對中國國產手機。比如魅族,小米,還有OV的手機都搭在過聯發科的處理器。而魅族是國產手機中聯發科最大的客戶,魅族以前和高通也有合作關係,只是後來和高通鬧掰了,繼而投向的聯發科的懷抱。



聯發科的處理器主要定位於中低端手機市場,在性能是和高通600系列的處理器相當,但是和高通的800處理器有很大的差距。


美國對中興的限制出口,狠狠的給國產手機敲了一個警鐘,由於國產手機的芯片主要依賴進口,一旦遭到美國的限制出口,就會給國產手機帶來致命的打擊。中興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雖說聯發科的芯片在名義上也是屬於中國的企業,但是目前不穩定的政治因素,讓聯發科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一旦國產手機的芯片遭到封鎖,聯發科也很難站在國產手機一邊。




所以國產手機的“中國芯”還得靠我們自己去設計完成,雖然華為在芯片設計,研發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也有能力做到自給自足。但是華為的芯片不外售,每一個國產手機品牌想要做大,不受國外壟斷還得靠自己投入巨資研發。


我是小尹數碼科技,喜歡我的點贊關注我!謝謝!


農家小尹


目前看來很難,聯發科雖然是屬於中國臺灣的企業,但因為不穩定的政治因素,一旦國產芯片遭到封鎖,聯發科很難站在國產手機這邊,中國芯還得靠我們自己去設計完成。

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上,美國的高通、中國臺灣的聯發科、韓國的三星處理器位列前三名,華為海思的麒麟處理器也佔據一定市場份額,只不過海思處理器僅限於華為的手機使用,並不外售。

聯發科處理器市場主要定位於中低端手機市場,整個佔有率僅次於高通,排名第二。主要客戶也是面向中國國產手機,比如魅族、小米、vivo、OPPO等都搭載過聯發科的處理器,其中魅族是國產手機中聯發科最大的客戶。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國內手機廠商對聯發科的偏愛也已不如以往,紛紛將大額訂單轉給高通,高通系列的驍龍625和660以及450系列成為國內廠商的新寵兒。

聯發科主打的P系列被手機廠商叫好不叫座,產品X系列因良率不足而導致延期,暫時無力征戰高端市場。2018年Q1營收為17億美元,環比下滑17.8%,同比下滑11.5%。由於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其移動SoC第一季度的出貨量將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1億至1.2億件降至7500萬至8500萬件。

想要靠聯發科來拯救國產芯片很困難,核心技術畢竟還是掌握在歐美手上,中國整個製造業的現狀是夠大而不夠強,每一個國產手機品牌想要做大的話,還得靠自己投入巨資研發。

筆者每天堅持講解,繼續講解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持,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弘業股份,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當時股價下跌,底部出現反轉十字星,主力進場,是絕佳的佈局機會,果斷選出來講解,果然之後股價連續上漲,截止目前股價大漲70多個點,很多看了筆者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明辰直播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上海三毛,非常能體現筆者的選股思路,前期該股底部震盪吸籌,5號股價出現短線超跌反彈現象,資金大幅流入,買點出現,根據我所講選股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60%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筆者對選出底部啟動的爆發股非常擅長,此類短線股,賺錢速度快,拉昇力度大,今天在筆者也是同樣選出了一隻有望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看下圖:

看上圖,此股經過前期斷崖式下跌後,出現了吸籌洗盤,如今股價突破上方壓力,上行空間打開,能不能超過前期高點,我們試目以待。至於該股後期走勢,也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筆者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弘業股份、上海三毛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 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微信:gp600903)取得..聯...系,筆者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用戶106632478170


乾兒子畢竟不是親兒子,最終還得靠自己!

世界芯片市場三足鼎立

目前,世界手機芯片市場呈三足鼎立之勢,美國高通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中國臺灣的聯發科以及韓國的三星處理器,接著就是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不過麒麟處理器並不外售,只限於華為手機使用。

聯發科的處理器主要定位於中低端手機市場,其性能與高通600的處理器相當,但是和高通800還有很大的差距。面對的主要是中國國產手機,如魅族、小米、OV等搭載過聯發科的處理器,其中魅族是聯發科最大的客戶。

中國手機芯片依賴進口,利潤大打折扣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和生產基地,國產手機品牌華為、小米、OV強勢逆襲。雖然中國手機廠商不斷崛起,但利潤率卻不是很理想。反觀蘋果,其單臺手機利潤可達151美元,是每部國產手機平均利潤的近14倍。

影響手機利潤的有品牌、成本控制等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機芯片。根據測算,一部售價1000元的智能手機,芯片核心部件的成本佔到1/3以上。不過目前,國產手機大多采用國外生產的芯片,高昂的專利許可費導致國產手機利潤大幅減少。

國產自主芯片追趕上國外芯片尚需時間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消費的半導體總值超過1000億美元,佔到全球出貨總量的近1/3,但中國半導體產值僅佔全球的6%-7%。毫無疑問,芯片就是中國未來手機行業技術的制高點

根據IC insight報告,2009年全球純芯片設計公司50強,中國只有一家,就是華為旗下的海思公司。到2016年,進入榜單的中國公司則增長到了11家,即海思、展訊、中興、大唐、南瑞、華大、銳迪科、ISSI、瑞芯微、全志、瀾起科技。

雖說聯發科名義上也是屬於中國的企業,但是鑑於目前並不穩定的政治因素,聯發科很難有一個準確的定位,一旦國產手機的芯片全面遭到封鎖,聯發科也較難站在國產手機這一邊。

所以目前看來,以紫光等為首的國產芯片公司,以及嶄露頭角的第二梯隊,加上未來可能成長起來的第三梯隊,它們將是中國芯片設計產業的未來,不過仍需時間發展成長。

你認為聯發科可以救中興嗎?歡迎留言評論!


化工平頭哥


聯發科(中國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家知名企業,全球著名IC設計廠商,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聯發科在中國大陸聲名鵲起是因為聯發科為國產手機廠商提供了手機解決方案,讓手機組裝的門檻無限降低。在山寨機時代,聯發科可謂是名利雙收,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以後,聯發科的芯片依然在國產廉價機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份額。

毫無疑問,聯發科在芯片產業具有相當不俗的競爭力。受中興被制裁事件的影響,中國芯片嚴重依賴美國供應的事情受到了廣泛關注。大陸地區目前的芯片產業實力羸弱,那麼臺灣地區的聯發科會不會成為中國芯片行業的答案呢?也的確有很多網友發表類似的言論:美國不賣給我們芯片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可以買聯發科的。

如果事情這麼好解決,美國人就不會做出制裁的決定,大家也不會這麼關注中興被制裁這件事情。中興被制裁之後,普遍認為如果不能想辦法解決芯片問題,中興會在幾個月之內面臨破產。雖然事情最終以中興被罰款告一段落,但是關於芯片依賴的問題繼續受到大家的高度關注。

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幫助中國在短期之內破解美國的芯片封鎖。聯發科雖然在手機芯片市場有一定的份額,但是高端芯片也是比不上高通的。這還不是關鍵,關鍵的問題在於,芯片有很多種類,手機芯片只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事實上,就算是華為有自己的麒麟芯片,如果美國製裁華為,嚴禁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芯片,化為一樣招架不住,照樣會面臨破產危機。因為美國不僅僅有手機芯片,還核心技術更難突破的高端芯片。這些芯片不光華為沒有,聯發科也沒有。事實上,到2017年中國的國產芯片在很多領域還是一片空白,這一點大家可以參照《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現狀分析》的統計數據。

因此,我們需要認清一個事實就是,我國的芯片對外依賴程度非常嚴重。手機芯片只是芯片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美國在芯片領域的壟斷地位不是靠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打破的,不管是處於起步階段的大陸芯片產業還是已經有所成就的聯發科,都做不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