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劉備講仁義道德是用它為一種搞政治權術的工具,還是他確實是個仁人君子?

寶寶最搖擺




劉備素以仁義為立身之本,以仁義獲取天下民心,以仁義之名招攬天下賢能之士。劉備的仁義只是表面的,他的仁義是建立在自己能獲得最大利益的基礎上的。就比如說劉璋就是敗在劉備的仁義之上,當時劉璋聽說曹操要來攻擊他,劉璋聽說了劉備素來仁義,馬上接受了張松等人的建議,迎劉備入川抗敵,不曾想確實引狼入室,劉備入川后,馬上就反手攻擊劉璋,加上法正等內應,劉璋只能投降劉備。同為漢皇后裔,也都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在利益和仁義面前,顯然劉備是選擇了利益,那還談什麼仁義。


包括扶漢、扶天子什麼的都是假的,只是當時的一種政治手段。東漢末年,各路軍閥紛紛擁兵自立,十八路諸侯都打著扶漢的名義擴大自己的勢力。劉備也不例外,他不光打著仁義的旗號,而且還打著扶漢的名義,他的扶漢其實是扶自己的漢皇后裔,並不是扶劉協。公元195年劉協在楊奉、徐晃等人的幫助下,終於逃出了李、郭二人的控制。他們先後經過安邑、弘農,最後到達洛陽,發佈勤王昭令。當時的劉備剛剛不費一兵一卒得到徐州,可以說是兵強馬壯,而且當年徐州周邊沒有任何戰事,他卻沒有去勤王。為什麼呢?因為他跟袁紹一樣,不知道接過來該怎麼處理,繼續讓劉協做皇帝他不甘心,因為他一直都有帝王之志,如果廢掉劉協自己稱帝,會壞了仁義,所以劉備索性就任曹操去勤王。


曉天下歷史


劉備的仁義毋庸置疑。從他的一句話就可以看出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個人角度來說,他起碼是個好人。他在新野,在徐州都得到了人民的愛戴和擁護。他治理過的地方,老百姓都捨不得他,離不開他。

每到一地,他都廣施仁政。“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這是老百姓對他的評價。



但是問鼎天下,豈是單靠仁義二字所能為。所以劉備的仁義就被帶上了雙引號。你曾經說過,妻子如衣服,你還是個好丈夫嗎?沒有徐州,你就沒有立錐之地,你還三讓徐州,你這不是虛偽嗎?你借荊州不還人家,你的仁義哪去了?劉璋是你劉氏的同宗兄弟,你卻帶兵霸佔了,你還仁義嗎?明明自己早就想行封禪之禮了,卻要說是別人硬逼你這麼做的。


一將成名萬骨枯,每個新政權都是用無數的獻血換來的。秦始皇,劉邦,李世民等等,誰不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說他們就不仁義。劉備也不例外,有點爭議是正常的,但不能就此抹殺劉備的善良。

在那個民不聊生,殺戮甚重,視生命為草芥的年代還能說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警世之言,足以說明他出汙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我們應該給劉備以尊重,也給善良一點尊重。


秦野雁


劉備的仁義是真是假,需要從他一生來觀察。我們總結雷鋒精神時經常說,不怕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就怕他做一輩子好事。如果一個人能裝一輩子好人,那麼他就是真正的好人。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考察下劉備同志。

1。雖然是一個名士(有公孫瓚盧植等師友),但劉備畢竟起身白衣。無論是資產,還是權勢,都沒有,這跟曹操和孫權相比天壤之別。但是劉備能夠在這種條件下獲得張飛關羽這兩個萬人敵的忠心,顯然是有一定人格魅力的,這種魅力缺少不了仁義。

2。怒鞭督郵說明劉備不僅會哭,還會親自動用暴力,打擊貪汙,雖然代價是丟掉官位。這樣的人不能不說是有些良心的

3。曾有人僱刺客刺殺劉備,但是刺客在劉備勸說下欣然退出。這是大勇大義大仁。

4。劉備從無屠城記錄,並且幫助徐州避免被曹操屠城。大敗之後不放棄老百姓,差點被曹操滅掉,孩子差點死掉。

5。劉備大半輩子沒根據地,東突西跑,不斷投靠別人,但是和呂布經常被拒不同。劉備到哪裡都受歡迎。到徐州,降曹操,歸袁紹,下荊州,結孫權,交劉璋,主人無不歡喜,以接納劉備為榮。曹操認為他是英雄,袁紹親自出城三十里出迎,公孫瓚推薦他平原相,陶謙把徐州讓給他,孫權把妹妹嫁給他,劉表和劉璋這兩個劉家人懦弱,把他當成大救星。劉備聲名響於海內,但這不是靠的勢力,而是某種其他東西,這應該是人格魅力,做人底線,仁義。

六。劉備死前告誡孩子要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以看見他的真品性。能夠以幼兒託孤孔明,不僅目光遠大,挑人精準,更是一種磊落的人格體現,否則諸葛可能成為另一個司馬懿。

至於端了劉璋老窩,借荊州不還,這些都是時局所迫。三國的殘酷,不是春秋,而是戰國。仁義都是相對的,一味講究仁義,只能被吞併。這是陶謙,劉表,劉璋,張魯的命運。而劉備是一個梟雄,仁義只是他字典的一部分,而不可能全部。我們看待歷史人物,千萬不能用小說刻畫那樣,給他們帶上一副單純的面具。


大千世語


仁人君子這個詞一般是用來形容學者,而不是政治家的。政治家的唯一道德就是掌控權力,因為自身失誤而喪失權力的政治家就毫無道德可言。

劉備就是這樣的政治家。但不同的政治家所用的統治策略都不相同,從這個角度上講,在三國諸國中諸多勢力中,相比而言劉備確實是仁人君子。


在他臨死前對劉禪的囑咐是

莫以惡小而為之,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人死前,是不會對自己的兒子說謊的。這一句話,可能就是他一生真正的價值觀。

另外在劉備軍中,從來沒有屠城等記錄。相比曹操、董卓這種像推土機似得走過的地方寸草不生,劉備真的是個好人。


這兩年有一部盜墓電影叫做《摸金校尉》,這個名字也跟著大火起來。但摸金校尉這個名字就是曹操起的。

猜猜這個職位是幹什麼?

盜墓的!

官渡之戰前,陳琳將曹操乾的齷齪事寫在了繳文裡,繳文裡提到曹操設置的兩個官至,一個是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這個兩個職位專門負責盜取墓地,挖掘墳墓裡的金錢。可以說,曹操兼職就是這一行的祖師爺。按因果報應的觀點來看,他的墳墓至今沒有被盜也是奇了。

盜墓尚且如此,其他屠城之類的事情,就不可勝數。


所以說,劉備是不是仁人君子?

在三國時期,人口下降一半以上的時代,劉備的軍隊國家對人民秋毫無犯,民眾大多投奔他。那時候人們的選擇應該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