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俄羅斯這麼強大,航母卻只有一艘?

牽手在樹蔭下


沒錢沒技術! 俄羅斯是蘇聯最大的加盟國,也繼承了蘇聯最大的衣缽。蘇聯有75%以上的軍事力量都歸了俄羅斯,蘇聯的北方艦隊更是全部歸俄羅斯所有,所以北方艦隊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也理所當然的歸了俄羅斯。

這是俄羅斯海軍目前僅有的一艘航母,也是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這樣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卻只有一艘航母,的確有點說不過去,那俄羅斯為什麼不多製造幾艘航母呢?本人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經濟

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經濟形勢就不容樂觀,在普京上臺後有所好轉,但是仍然比較嚴峻,且大都以資源出口為主,目前俄羅斯GDP已經被韓國超越。

經濟發展得不好直接導致軍費的減少,雖然俄羅斯軍費一度達到世界第三,僅次於中美,但不足國的1/8。所以不要說拿錢來造航母這種吞金巨獸了,連保養自己海軍艦艇都成困難。


再者就是技術上的問題

由於蘇聯的航空母艦都是由位於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製造,航母所用的很多大型設備也是在烏克蘭生產的。俄羅斯境內並沒有生產大型航空母艦的能力,而且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近年來關係緊張,想讓烏克蘭幫忙生產航母已經不可能了,所以俄羅斯只有寄希望於本國內的造船廠。

(黑海造船廠,即尼古拉耶夫造船廠)

但是俄羅斯的造船廠在蘇聯解體後日子也不好過,船廠設備由於缺乏保養,大都開始老化,幾乎瀕臨破產。而且在蘇聯解體後的二十幾年內沒有生產過任何大型水面艦艇,是否能生產航母,也是個未知數。

如果將來俄羅斯能製造航母,應該給印度記頭等功,因為俄羅斯利用改裝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機會,狠狠的坑了印度一把,利用印度的錢升級了一波北方造船廠的設備。

(戈爾什科夫號航母)

雖然俄羅斯提出了“暴風雪”號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計劃,不過仍沒有多大的進展,老毛子的核航母夢,還是鏡花水月。


青年視紀


俄羅斯的確只有一艘航母在役。就是“庫茲涅佐夫”級“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這屬於俄羅斯第三代航母。

值得一說的是“庫茲涅佐夫”級,共2艘,分別是“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瓦良格後來輾轉來到了中國(上圖左側即是)。

俄羅斯的強大指的是其軍事力量上,僅次於美帝、全球第二。

另外,俄羅斯完全繼承了蘇聯的餘威,還在國際地位和外交影響力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論經濟總量來說,2017年俄羅斯經濟總量GDP為14693億美元,僅次於韓國、位居全球第十二。


這樣的經濟體量對於一個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1.47億的大國來說,根本算不上強國,連發達國家的行列都進不去。

近年來,由於受到西方經濟制裁,盧布貶值、經濟增速放緩,再加上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俄羅斯過分依賴能源出口型經濟的產業結構受到了影響,外匯儲備增長乏力。

因此,俄羅斯當前是沒有強大的經濟能力去支撐更多的航母。


東震木


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徵,在現代戰爭中更是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第二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卻只有一艘航母,這是為什麼呢?
蘇聯解體前,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航母強國,數量也有九艘之多。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的軍事遺產,其中當然也包括這批航母。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經濟行將崩潰,而俄羅斯的經濟更加蕭條。作為海上巨無霸的航母編隊,別說打仗了,就是日常運行和維護的費用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在這種情形下,航母顯然成了俄羅斯沉重的包袝。所以,等待這批航母的只能是被拋棄或轉讓了。在這九艘航母中,僅有三艘航母仍然存在,它們分別是俄羅斯的庫滋涅佐夫號、買給中國和印度後經過重大改造的瓦良格號和巴庫號。其它六艘航母基本上都被拆卸後當成廢鋼爛鐵賣掉。


從此,俄羅斯便只有這一艘航空母艦。就是這唯一的航母,也是命運多舛。由於俄羅斯自獨立以來,經濟一直很不景氣,軍費開支更是捉襟見肘,庫滋涅佐夫航母缺少必要的維護保養資金,年久失修,導致事故頻出,大小毛病不斷。再加上該航母服役已近三十年,性能和技術指標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早到了該退役的時候了。可俄羅斯沒錢建造新的航母,只能將就著用這艘老掉牙的古董了。據悉,俄羅斯準備對庫滋涅佐夫航母進行一次重大改造和升級,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這也是沒辦法之中的無奈之舉了。


高山流水116820061


因為俄羅斯並不是很強大。

強大的是前蘇聯,不是俄羅斯。前蘇聯曾經有過多艘,多型航母;它們是分別於1967、1968年服役。莫斯科號和第二艘列寧格勒號,莫斯科級排水量17500噸,全長189米,寬25米,航速31節。因為莫斯科級能夠裝載多達14架卡-25反潛反潛直升機,所以西方國家把這兩艘艦硬是算作了航母。


1970年,前蘇聯又開工建造了基輔號航母,1975年服役。該艦滿載排水量45000噸,艦長280米,寬55米,可搭載13架雅克-38垂直起降飛機和19架卡-25反潛直升機。與美國航母單純裝載飛機和必要的防禦武器不同,前蘇聯的基輔級航母除了飛機還裝備了大量射程達300海里的SS-N-12反艦導彈,具有巡洋艦一樣的水上打擊能力的另類航母。 基輔級共建造四艘,分別是基輔號、明斯克號、新羅西斯克號和巴庫號。



1983年,前蘇聯為了實現其遠洋戰略計劃,開始建造1143.5型航母。首艦庫茲涅佐夫號(原名第比利斯號)於1991年服役。

庫茲涅佐夫號滿載排水量55000噸左右,長305米,寬72米。採用常規動力和12度躍升甲板,裝備12座SS-N-19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4組SA-N-9刀刃防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等武器,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庫茲涅佐夫設計可載飛機約60架(實際載機只有40架左右),包括重型的蘇-27艦載型蘇33艦載常規起降戰鬥機,這使得前蘇聯海軍第一次擁有了足以與美軍F-14、F-18等高性能艦載機爭奪制空權的機種。是一艘已經很接近於美國航母的大型航空母艦了。 庫茲涅佐夫級原來準備造三艘,另兩艘分別是瓦良格號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計劃上核動力)。可惜,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使得前蘇聯發展航母的夢想成為泡影。除庫茲涅佐夫號被俄羅斯海軍繼承外,瓦良格號以落戶在中國,經過我國工程師的改造,變成了我們的航母訓練艦遼寧號。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當作廢鐵賣給一家美國公司在船臺拆解。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蘇聯的航母夢到此止步。而且,重要的是。前蘇聯建造航母的工廠都在烏克蘭。隨著蘇聯的解體。蘇聯這部分造船能力已經被烏克蘭所有。俄羅斯建造大型艦艇的經驗並不出眾。

俄羅斯倒是在近期,提出了航母重建計劃。而且目標很遠大。


但這個目標對現在的俄羅斯來說,無論是財力和技術能力,都好像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俄羅斯要再現前蘇聯的航母榮光,道路非常之遙遠。


定了個小目標


說白了就是沒錢沒技術。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時期最後的一級大型航母(同級的第二艘輾轉來到中國~“遼寧”艦),服役時間為1991年,艦載機為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和卡-28反潛直升機,滿載排水量6.5萬噸,建造地點為位於黑海畔的黑海造船廠(即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而黑海造船廠隸屬於烏克蘭,也是蘇聯時期航母的主要建造方。1991年12月25夜,蘇聯正式解體,作為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最後完工的第三代航母(第一代為“莫斯科”級〈也稱載機巡洋艦共兩艘〉、第二代為“基輔”級〈共四艘〉)。而俄羅斯由於自身的經濟以及技術能力所限〈無造船廠可以生產航母(它最大的造船廠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蘇聯時期主要生產潛艇》),還有共青城造船廠〉。這方面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為印度改建“維克拉瑪蒂亞”號(“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年,改建費用一漲再漲,最後超出預期至少一倍的價格才改建好,而艦載機為中型的米格-29K,此外,由於經濟原因,到目前為止,俄海軍僅僅只有一艘新艦下水~20385型“轟鳴”號護衛艦,滿排2500噸。

隨著最近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驟緊,俄羅斯想通過烏克蘭的造船廠幫其建造新的大型航母是沒有可能的,而自身又無造船廠可以建造。況且,由於關係緊張,俄羅斯的艦艇發動機也受到了影響。因此,俄羅斯計劃中的下一代大型核動力航母~“暴風雪”號的研發、建造遙遙無期。


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俄羅斯的軍事戰略發展過於偏重核威懾力量,俄羅斯現在雖然水面艦艇處於一遍衰敗的景象,但水下力量一直保持可以比肩米國的水平!另外孱弱的國內經濟水平已經不足以繼續提高國防經費投入!擁有大量核潛艇是非常燒錢的,另外過多的核武力量更是侵食了大量國防開支,所以近幾十年來俄毛國防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級緩慢發展水平!若是既想維持大規模核武強大的水下核力量,還要發展強大的以航母水面艦艇,國防開支應該至少維持於2000~3000億美刀/年!反觀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6000多億美元才能維持現有強大的國防水平⋯[酷拽]


水瓶神拳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去看俄羅斯,首先俄羅斯所在的地理位置特殊,整個國家北邊靠近的全是北冰洋,常年處於冰凍狀態,給俄羅斯創造了防禦條件,基本沒有那個國家會開著戰艦去北冰洋騷擾



俄羅斯海防的,其次,由於1991年以後蘇聯解體,很多航母在缺少維修經費,就退役了,這其中還包括核動力潛艇,所以俄羅斯更注重對北邊陸地接壤的國家的防禦,大量的裝逼坦克和導彈,再次就是俄羅斯在經濟上的衰弱,和缺少不凍港的原因吧!


思念小乖乖


因為自蘇聯時代俄國都缺乏一個好的出海口,所以自蘇聯時代對海軍的建設關注度都不夠,不像美國是享受到了海洋戰爭帶來的紅利了!


一個十年草根博客站長【明月登樓的博客】(imydl.com)、【明月登樓學習筆記Blog】(imydl.tech)熟悉 WordPress 、 Typecho 博客平臺創建、運營網站,多年VPS服務器運維經歷,實踐經驗豐富,在這裡為您解答專業方面的所有疑問!

明月登樓


俄羅斯強大個毛!那種滑躍起飛的航母根本沒什麼戰鬥力,沒有大型艦載預警機,滑跑起飛的飛機彈藥和油料嚴重受限,就是個樣子貨造那麼多出來幹嘛?像我們的殲15,短起飛點只能半箱油帶彈1噸,長起飛點能整箱油2噸,美國的彈射航母呢?F18可以滿油然後8噸,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載彈量,雞肋!


黑山老妖37625003


俄羅斯對航母的理解不同,早期的時候,他們稱航母為浮動的棺材,可見,航母對俄羅斯不是特別重要,而且俄羅斯的航母上放滿了防禦武器,也就是說,他們的航母本身是參與防衛任務的,而美國是把航母作為水上飛機場,一個浮動平臺,到現代戰爭,可見美國的戰爭理念更符合現代戰爭,特別是遠離本土的作戰。俄羅斯現在哪怕想發展,也缺少錢和技術,所以我國緊跟美國之後,發展電子彈射器,那麼艦載機的威力可以增強好幾倍。把防衛任務交給護衛艦。不過,我們在航母上也放了FL3000N近防系統,估計這個效果還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