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怎麼看呂建軍的寫實油畫?

驚龍軒


像深閨不得寵的枯槁寂寞怨婦,

更像待在陰暗潮溼滿是青苔角落裡的成精女妖和魅影。

這就是呂建軍油畫,

給小玉最直觀的感受。

呂建軍的作品是古典的,

絕大多數表現的都是清瘦纖弱的女子,

她們穿著晚晴的服侍安安靜靜坐在那古典的中式椅子上,

而技法上也設色高雅、線條流暢清晰,

有著歐洲早期坦培拉繪畫的韻味。

可以說整個作品都散發出寧靜悠遠的思古情緒。


但是這些畫作的基調從來都不是明媚的,

畫中的女人帶著一種雖然身體滿腔躁動但無處釋放的沉悶感,

彷彿大好青春美貌都被辜負、在一點點的衰敗中空留餘恨。

或者她們就是藏在深宅老院裡的妖精,

等著光顧的人然後把他們迷惑住。

而且呂建軍應該是個腿控,

畫中姑娘常常都把腿部姿態格外突出,

大部分還都是高叉裙把筆直的大腿露出來,

所以秀出曼妙的大腿也成為畫家人物的獨特風景了。


感謝你的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評論吧!


art張小玉


呂建軍的油畫,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古典的形式,現代的靈魂。

從畫面風格來看,呂建軍的作品多是描繪少女形象,並且多為身著旗袍或民國服飾的女性。從形式上來講,其畫風崇尚古典之美,而如果仔細品味便會發現,畫中的人物始終充滿了現代氣息。

見到呂建軍油畫的第一眼,會下意識地認為,這是一幅古香古色的繪畫。因為,其油畫的色彩、明暗和背景,甚至人物的服裝、頭飾,都有種復古之風。可是,再仔細觀摩便會發現,畫中的人物卻始終散發著現代女性的媚態與慾望。

將現代女性的陰柔嫵媚與古典背景的莊重典雅強硬地結合在一起,雖然有些突兀,但也別有一番韻味。

呂建軍的油畫,刻意淡化背景,藉以凸顯人物,虛實之間也別有一番風情。

翻閱了一些呂建軍的油畫作品,發現其在繪畫時,對人物的刻畫比較細膩,而常常有意無意地將背景模糊。

這種處理方式,使得畫面多少又有了些朦朧感,在朦朧虛幻之間,又烘托出了畫面中的人物。這也當時呂建軍油畫的一大特點。

當然,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又容易給人造成詭異之感。有時候注視著一幅畫太久,特別容易聯想起民國題材的恐怖電影。當然,或許這是我的個人感覺。

從藝術之外的角度來看,或許呂建軍對明清傢俱情有獨鍾。

在呂建軍的油畫中,所用背景和道具多半是明清古典傢俱,模特或坐在燈掛椅上,或椅在玫瑰椅中。這樣的取景方式,顯然也與畫家自己的審美情趣有關。當然,這一點也是我個人的感覺,或許有過分忖度之嫌。


史海爛柯人


第一次看呂建軍的畫,太有特點和符號了。喜歡他的作品。雖然看多了容易被感染。這些個大師多如狗的浮躁年代,能沉下心來做出這樣的作品,也堪屬寫實主義的大家了。

原因有二,

一、從技法上,基本功力深厚,寫實主義中的大畫家。人物眼睛有神,有靈動。也就是能夠看出人物的媚、頹、欲的神情,而不是花瓶式的豐滿身材,空洞的眼神。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形有神。照片式的寫實主義本身對技法要求的精益求精,做到這點本身就很難,像國內靳尚誼、楊飛雲、冷軍、王沂東、李貴君等。但人物傳神的寫實的畫家就少了。

二、從意境上,呂建軍也是有故事內心有衝突的畫家。畫面是傳統與現代衝突,禁慾與縱慾的衝突,清純與混沌的衝突。也是現實社會環境,男女情愛和畫家個人情感的真實寫照。正襟危坐的主題系列,神情木然端坐、寬大誇張的服飾掩蓋不住赤裸的雙腳。這也是一種有序與無序衝突。中華幾千年的傳統的儒家理學禁錮和90年代的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人性、情慾第一次解放的衝突。很現實很寫實。

有功力、有神韻、有思想、有思想作品就是好作品,就是大家。在這個大風起兮,塵土飛揚的藝術界,能創作出這樣作品,難得。很深得有文化底蘊的文人騷客喜愛,尤其接受西方教育的華裔喜愛。












呂建軍,擅長油畫,可謂是科班出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第八屆油畫研修班。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油畫功底肯定是紮實的。

他現旅居美國,他的很多畫作為美國一些死人團體或者機構收藏。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職業畫家。

他的油畫怎麼樣呢?我們就來通過幾張圖瞭解一下。

翻開他的畫冊,很明顯看到,他多畫人物,而且是女性,還是中國古代女子,風格也是古典風格。當然也表現現代女性。

背景也很簡單,一般都為古典風格的鏡子,椅子,還有穿著古典風格衣服的女子。

但他的畫作卻給我們一種詫異的感覺,按理說,中國古典的女性,應該是含羞低眉的,應該是中規中矩的,而他的畫作中表現的女性雖著傳統服侍,但是從動作,打扮,眼神可以看出,似乎有些過於奔放,也許畫家的意圖就是通過人們這種一貫想法來製造衝突,從而達到另一種藝術效果。

他似乎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面!


以上就是我對呂建軍油畫的看法,那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謝謝支持!


存希齋書法


提問中的這兩幅畫是呂建軍1984的作品,那時畫家剛大學畢業。如果現在誰擁有了這兩幅作品,將價值連城。

從1990年開始,呂建軍的重要作品陸續出現,多幅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獎,開始受到國外關注。

《寞兒》1994年,150cm X 140cm, 海外礦業家族收藏。

中國第二屆油畫大展獲“藝術獎”。

《銀簪》1995年,150cm X 140cm,日本福岡美術館收藏。

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並在日本四大美術館巡展。

《豐碑》1991年,180cm X 160cm,北京中南海收藏。

全國美展“銀獎”、《美術》雜誌封面、《中國油畫》雜誌封面。

《大紅袍》1996年,150cm X 120cm,中國著名喜劇演員宋丹丹收藏。

1996年,呂建軍攜此作品與許江、毛焰、郭潤文等12人組成“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赴紐約庫柏藝術中心參加“中國當代油畫”展。

《潮溼》1992年,130cm X 120cm,,香港私人收藏。

《婉容》2002年,130cm X 120cm,美國藝術大展獲獎作品。

《玄色》1996年,180cm X 150cm,中央美術學院畢業作品。

近十年來,呂建軍的新作品在國內很少露面,因為他的作品都被美國和歐洲的皇室貴族家族收藏,沒有機會看到。

這些收藏記錄不難看出其畫作造詣非凡。

他的油畫技巧高超,設計大膽而高雅,寫實功底很強。九幾年的作品中都有濃濃的陰鬱感,正是這種陰鬱感令人觸動心靈,從技法上講,這種陰鬱感很難塑造。這種極富個性的表達,正是畫家豐富的內心表達。


莎翁莎翁


構圖照片化,形體邊沿處理生硬,空間表現方面,整體視覺中心的處理和局部空間前後處理僵死。別跟我說就是這風格,這就是利用照片資料照著畫,整體意識不強,容易陷入局部造成的。

油畫筆法疊加筆法機理的運用有點混亂,建議研讀一下冷軍的畫,整體意識,空間意識,主動處理能力,機理的運用,色調的把握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整體意識的把握和追求,是所有畫種共同追求的,也是畫家一生的追求。不限於寫實繪畫,各畫種都一樣。通俗點說就是,作品看上去“大氣”。這種大氣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我高二學生的習作










老楊 Liven


蘆柴棒也登大雅之堂?整個畫風看起來沮喪鬱悶,一種末世的悲調,喪屍的情景。奇怪?為什麼把女人畫得如此乾枯萎靡不振?無生命力,這決不是中國女人的寫照。即便是晚清時期的民風墮落,但也應該學習潘玉良,把女人畫得慵懶些,矇昧些,但還是看出美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