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2019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冊(4)----口服降糖藥

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控制和運動)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措施,應貫穿於糖尿病治療的始終。

如果單純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應開始單藥治療,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首選是二甲雙胍。若無禁忌證,二甲雙胍應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

不適合二甲雙胍治療者可選擇α-糖苷酶抑制劑(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這類藥物在腸道內抑制糖份吸收,需要餐中服用,開始服用時可能會導致腹脹等不適)或

胰島素促泌劑(如磺脲類藥物:瑞易寧、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瑞易寧是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美脲是第四代磺脲類,只需每日口服一次即可,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瑞格列奈需三餐前服用)。

如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血糖仍未達標,則可進行二聯治療,加用胰島素促泌劑、α-糖苷酶抑制劑、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劑(如西格列汀、維格列汀等,這類藥物通過提高內源性GLP-1和GIP的活性,促進胰島B細胞釋放胰島素,優點是不導致低血糖和增加體重,缺點是降糖效果稍差)、

噻唑烷二酮類(TZDs,如吡格列酮、羅格列酮,這類藥物可能導致水腫,如有心衰患者忌用)、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如達格列淨、坎格列淨和恩格列淨等,這類藥物比較新,是目前認為繼ACEI、ARB類藥物以來又一類新的可以保護腎臟,甚至可以逆轉糖尿病腎病的藥物,可惜目前可能尚未進入醫保目錄,醫保不能報銷)、

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如艾塞那肽和利拉魯肽等,這也是一類新藥,是需要注射使用的非胰島素類藥物,優勢是可以減輕體重,改善脂肪肝,保護心血管,改善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必要時,上述不同機制的降糖藥物可以3種藥物聯合(三聯治療)使用。如三聯治療控制血糖仍不達標,則應將治療方案調整為多次胰島素治療。

2019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冊(4)----口服降糖藥

腎功能不全時口服降糖藥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