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團打車,滴滴打車最終會成為一家嗎?

袋鼠ZSY


不可能合併的。

如果誰進來這個行業都是燒點錢就合併,那麼這個行業就氾濫了。就像共享單車一樣,誰都以為會合並,合併了反正投資不會虧,誰都想進來,結果死了一大片,連ofo都要死了。



其次,滴滴的大股東是軟銀,並不是阿里或者騰訊。騰訊要想讓他們兩合併,那麼就必須爭得軟銀的同意。我感覺是合併不了的,軟銀根本就沒投資過美團,而且美團300億美元估值太高了。對比,餓了麼、攜程,美團的估值能有100多億美元就不錯了。



第三,兩者業務相差太多。美團的主營業務跟打車根本風馬牛不相及,打車只是王興試水的一個項目。美團試水的項目有很多,都死掉了。



第四,兩位創始人也是互不相容的。滴滴一路吃掉了眾多的對手,程維一路笑到最後。既拿了騰訊的投資,也因為合併得到了阿里的支持,還拉來了軟銀這個大金主。程維顯然是不想失去公司控制權的,而且美團的估值也比滴滴小多了。而野心極大的王興,顯然更不願意被出局。所以,兩家也不可能合併。


GRIDMAN


1、美團和滴滴都是騰訊系

眾所周知,美團和滴滴都是騰訊投資的公司,並且雙方都是大量相同的股東。如果打車業務一直僵持不下,投資人也不希望雙方一直燒錢下去,那麼時間一長,雙方就有可能合併了。就像當年滴滴和快的,滴滴和優步中國,都是在資本的撮合下併購的。所以,雙方合併的可能性極大。

2、業務的高度相似性

出行和外賣都是基於位置服務(LBS)的產品,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業務上手會很快。大家都知道,目前美團開始做打車,滴滴開始做外賣,雙方都殺進了彼此的大本營。在2017年12月,美團正式開展打車業務,並且在全國7個城市上線了打車入口。對於此事,程維覺得特別“委屈”,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美團上線打車產品的那一天我和他還在一起吃飯,我當時並不知道他在做這個事情。”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滴滴針鋒相對的開展外賣業務,就是想給美團“一點顏色”。並且滴滴面向社會公開招募配送員,據說月薪過萬,真的是太有錢了!所以,我覺得已經不是打車業務合併的問題,說不定美團和滴滴都有可能合併。


光榮與夢想1987


大家好,我是愚人娛幾,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說起美團與滴滴,其兩者的恩怨想必是眾人皆知,現如今這兩家公司可以說是微小版的阿里與騰訊,想當初,騰訊與阿里巴巴之間為了零售,也是費勁了腦筋,現在,他們之間戰鬥的縮影也是投射到了美團與滴滴之間,那麼美團與滴滴之間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也正如題主所問,美團滴滴會成為一家嗎?


然而美團與滴滴他們競爭所競爭的核心是什麼?沒錯,是實現美味或者行人的異地轉移,而人對於這一場轉移來說,只不過是目前不可或缺得因素,不代表以後也不會或缺,美團點評CEO王興更是發佈過聲明,展示了美團在無人配送方面的成就,他們目前競爭的不過是市場,是用戶,但是隨著無人配送得發展,以後的競爭壓力可能是來自於業外,就目前來看,滴滴與美團是根本利益得競爭,很難成為一家。


希望小編得回答可以幫助到您,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小編與您共同解決。


愚人娛幾


任何行業都不可能一家獨大,不管你怎麼合併,一定會誕生新的競爭對手。

你回顧一下滴滴的發展歷程就知道了。

2012年滴滴成立,然後開始燒錢。此時,跟他一起競爭的另外一個公司是快的。

錢燒的差不多了,兩家合併,以為可以獨吞中國市場份額時,UBER出現了。

於是滴滴和UBER又開始了燒錢模式,錢燒的又差不多時,兩家又合併了。

現在大家又誤以為滴滴可以獨吞市場時,美團打車出現了。不用看,又將進入燒錢階段。

不過這次美團打車出現,滴滴倒沒有十分擔心受怕,因為過去幾年網約車管理條例還沒出臺,各家網約車公司屬於野蠻生長階段。現在有法規了,不太可能出現過去那種大額補貼,擾亂市場的行為。

美團打車的出現,只可能搶佔一小部分的市場份額,是無法撼動滴滴的市場地位的。網約車司機來說,有一個新的打車軟件出現也是一件好事,畢竟滴滴現在的口碑特別差,抽成特別高,至於美團打車和滴滴打車是否會合並?我覺得不會。

因為合併是兩敗俱傷後,妥協的產物。如今美團打車雖然叫囂的很厲害,但是滴滴並沒有應戰,只有兩家打的差不多了,才會合併。

可以預見,美團打車應該會和神州專車、曹操專車等其他打車軟件一樣,會形成這個市場的補充。滴滴已處於行業的領導地位,無可厚非。

最後聊一下,美圖打車和滴滴打車背後的資本是誰,分別是騰訊與阿里巴巴,這兩家企業都在佈局新零售。

說的通俗易懂一點,就想壟斷衣、食、住、行這些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產業,特別是“行”,誰最先把控,雖就是最後的王者。

這就像當年荷蘭和英國都是海上貿易大國,直到有一天,英國宣佈世界所有貿易只能通過英國船隻運送,不能用荷蘭船隻運送的時候,荷蘭徹底傻了眼,反抗一陣子後,就徹底蕭條下去了。

這就好比,某一天阿里宣佈,天貓、淘寶所有的快遞,線下所有大超市,都不能用騰訊入股的快遞和微信支付一樣,騰訊也會徹底傻了眼。

所以現在雖搶先佈局新零售,誰就有未來的話語權,既然都再搶,怎麼可能合併呢?


鹿小鳳


DearAuto


美團是做外賣起家的,滴滴是做出行起家的。現在他們互相進去對方的領域,或許是現有的業務遇到了瓶頸,需要為新的融資做一些事,你看,美團為了最近不就融資幾十億嗎?按道理他這樣補貼是用不了多久的。

至於他們會不會合並,個人認為有可能,雖然兩家公司看起來矛盾比較大,不過在利益面前,什麼矛盾都可以化解。

等美團有一定的出行市場份額的時候,或許他們就會交叉持股,他們的外賣業務也會如此。


但是,也有可能,滴滴和美團都是個人做個人的,都要互相搶對方的市場份額,因為出行和外賣的市場還是很大的,有利可圖的,前期燒錢,後面也會剝削回來的。

所以,我們不要用一般人的思維去揣測滴滴和美團未來要做什麼決策,我們都只是他的消費者。


元盛哥哥你真好


在昨天有關美團補貼是不是抄襲滴滴的問題裡我已經說了,二者合併可能性很大,不單單是打車業務。而是兩家公司都會合並。原因如下,

1,二者發家史一樣。靠補貼快速獲取用戶。說不好聽的就是燒錢。客戶忠誠度低。

2,看著打車和外面兩個業務牛馬不相及,其實二者業務場景重疊很大,業務邊界不遠。打車出去就是吃喝玩樂。吃喝玩樂後就有打車需求。

3,也是最重要的啊,大股東都是騰訊爸爸啊!戰略投資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賺錢啊,騰訊不傻。不會放任兩家互掐。

所以我甚至認為倆家公司合併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其中的變數是,王興的性格很強勢,不會當老二,程維性格比較像劉邦,也有一統天下的氣勢。就看二者願意不願意像資本妥協?或者有沒有好的方案。

雖然現在再傳在軟銀的運作下,滴滴要和優步全球業務合併。可能性也很大。但是我依然相信滴滴和美團合併的可能性也很大。讓時間來證明一切吧。


收廢品的老張


合併的可能不大,滴滴的野心就不必說了,從眾多打車中脫穎而出,從開始的賠本賺吆喝,到現在的瘋狂回籠資金,它己壯大又失民心,畢竟現在的它殺熟報道不斷,對司機的抽成又狠,很多人盼著有新的打車軟件來結束滴滴一家獨大的場景,美團打車應該就是看好時機發動的計劃,美團開通打車,在宣傳上有美團的前期鋪墊,美團不管美食還是外賣都有著很牢靠的客源,而使用美團的大多是年輕人,在買餐看電影,點外賣間美團打車就送卷,之間代替了前期宣傳,而對司機也是領抽成的口號,當真讓人盼著它早日上線來結束滴滴的統治,讓利給司機乘客。

不過也不要期盼太高,畢竟就像滴滴似得,美團也不會耗資不賺錢,正式以後還是會以盈利為目的的,不是一家獨大總之是好事了


白色貓小喵


天下之大,熙熙攘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討論合併,為時尚早,美團現在在出行板塊還不足以對龐大的滴滴造成任何影響,而且美團是在上一輪簽下的對賭協議,急於在出行上面證明自己的估值。所以何時合併,現在談論為時過早

美團和滴滴合併,除非能夠分到市場30%以上這個合併才會提上議程,為何?合併是為了更好的剝削,只有壟斷市場,才能成為市場的規則制定者,那麼現目前,滴滴所有規則沒有人能撼動,即使現在滴滴駕乘兩端那麼多不滿,就因為它一家獨大。所以現目前美團撼動不了它地位,美團能取得多少市場份額,這個才是談判的前提,畢竟現在還是滴滴大呀!!



石頭談生


美團打車和滴滴打車是不可能合併為一家的。

滴滴打車在網絡打車這個行業一路笑到最後,而且有阿里和騰訊的投資,怎麼可能因為美團的一個投資就合併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美團打車只是美團的一個項目之一,並不是對美團很重要,而且美團的主要項目也不在打車這一方面,而且合併後由誰做主呢,

所以他們兩家是不會合並的。


影視創意君


低端客戶沒有忠誠度,靠補貼最終死路一條,真正的消費者不會因為價錢去選擇的,出行行業不是一錘子買賣,本身出租車行業根本就不是壟斷的,人們出行有很多種,網約車也不是唯一的。根本不可能形成壟斷,只不過滴滴太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