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還買不到口罩?廣州多家口罩生產企業已提前復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

醫用外科口罩一度脫銷

為緩解供需壓力

廣州市多家醫療衛生防護材料生產企業提前開工

竭力支援抗疫

我們一起去“開工”現場看看!

还买不到口罩?广州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已提前复工

萬福衛生用品公司:基本達到滿負荷運作

從大年二十九開始,廣州萬福衛生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口罩廠員工紛紛放棄休假,提前復工無條件支援抗疫。這裡主要生產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由於疫情嚴峻,工期比較趕,公司產能已經從正常的每天2萬個提高到3萬個左右,基本達到滿負荷運作。廠裡員工大多是本地村民,他們告訴記者,看到新聞報道疫情嚴重,家裡的事都顧不上了,趕回來加班,為這個社會出一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員工馮姨告訴記者,家人也很支持她。

記者瞭解到,為了做好企業自身復工生產的員工的防疫保障,該企業為員工及其家屬免費提供口罩;每次上崗前都會進行檢測,若出現感冒發燒症狀的,會主動申報;嚴禁身體不適的員工帶病上班,及時控制好相關風險因素。

“每一名生產員工在進入車間前都要先測量體溫,然後穿戴好隔離服、口罩等防護用品後方能進入車間進行生產。”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洛華醫療器械公司:企業“自掏腰包”將員工請回廣州

而位於南沙的洛華醫療器械公司是生產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廠家,由於員工大多數是外地人,企業負責人梅俊“自掏腰包”將在四川、貴州等地的員工請回廣州,幾天已經有6名員工開始復工生產,目前日產能約為1到2萬個。他介紹,等到年初九全線復工時,日產能可達到10萬個。

保衛康勞保用品公司:打數百個電話聯繫原材料供應

今天凌晨三點,一批原材料到貨。早上八點,廣州花都區的口罩廠家保衛康勞保用品公司車間燈火通明——100多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趕製口罩。從大年三十那天開始,面對大量的口罩需求,工人們加班加點輪番趕製,三天生產了120萬隻口罩。

“大年初二有將近100位工人回來,相當於70%的人開工,比原定的初十上班提前了一週,大家都挺理解的。等大年初五全部員工上班,每天可生產170萬隻口罩。現在工廠最缺少的是醫用防護口罩(即N95口罩)濾材,缺少熔噴無紡布。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商是湖北仙桃的,無法運送出來。湖南、江蘇的供應商最快要初六才能開工,屆時我們飛到那邊盯著發貨”。工廠老闆楊康彬連日打了數百個電話聯繫原材料供應,聲音已嘶啞。

楊康彬表示:“每天有幾百個商家找我們,提出高價收購口罩,但是我們都不為所動,所有口罩都要支援疫區和應急部門。現在公司給工人提高工資加班加點,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口罩的生產成本比之前是要高出兩三倍。”

潔特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緊急預訂兩條生產線

剛剛在科創板上市的潔特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建華,從上海敲鐘返回廣州後就一頭扎進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生產車間。武漢疫區防護用品短缺讓他十分著急,袁建華親自掛帥,帶領取消休假返回崗位的40餘名員工,投入緊張有序的生產中。潔特生物還緊急預訂了兩條生產線,盡全力提高產能。

從化區四家較大企業全部計劃提前開工:兩家已於大年初一下午開始復工生產

大年初一,從化兩家醫用外科口罩生產線繁忙作業。負責人表示,公司在年初一上午發出復工號召,下午已經有八成工人回到工廠,“本來總共有46人,現在來回了37個人工,此前每天產量是兩萬個,現在加班加點,每天產能可達21萬到25萬”。為了保障口罩質量不下降,企業還考慮通宵生產,“機器不能開太快,否則焊接能力不好,另外每個車間都有一個質檢員,每個一兩個小時巡查一次,保障產品質量和機器正常運行”

來源:健康廣州、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廣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