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距離西安150公里有一座建於清代的天下第一糧倉 現在仍能使用


路徑大荔縣朝邑鎮南寨子村時,可以發現有一座“古城”巍然屹立於黃河西岸老崖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糧倉“豐圖義倉”。

義倉是舊時各地儲糧備荒的一種社會習俗。1882年由東閣大學士閆敬銘倡議修建的民辦糧倉,歷時四年竣工。

慈禧太后曾御封此倉為“天下第一倉”,並在倉頂賜“虎”、“龍”二字。豐圖義倉與蘇州的“豐備義倉”並重一時,馳名全國。

解放後一直由大荔縣朝邑糧站使用。

2006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無論從建倉規模,還是從儲糧歷史,或者是從古倉今用方面講,都無愧於“天下第一倉”的稱號。

此倉建成後十多年,就遇上1900年的關中大災荒,豐圖義倉開賑放糧,活人無數,閻敬銘被人們尊稱為“救時宰相”。



豐圖義倉建築格局為城中城,分內城和外城。

外城坐東朝西,依山就勢,夯土築城;外城是義倉防禦的第一道防線,由於年久失修,外城土牆已經頹敗不整了。

內城以倉牆合一的建築形式構築,兼具防禦和倉儲雙重功能。

垣內周列倉廒58洞,牆內為倉,相隔排列;牆內有磚瓦結構廊簷,由木柱支撐,相互貫通,形成環形迴廊。

廊簷既可防雨防潮,也可臨時堆儲糧食,方便晾曬。倉城坐北向南,東西長133米,南北寬83米,牆寬4米,牆上砌垛口,守衛人員可以在城牆上巡邏。倉城開二門,名東倉門、西倉門。東西倉門前各有一對石獅,倉門正上方嵌楷書“豐圖義倉”石刻大字。

豐圖義倉為中國古代倉廒的樣板工程,也是中國僅有的一座仍在使用的古代糧倉。該倉自建起,一直用作糧站,為大荔縣朝邑糧站。朝代更替,多少風雲人物化作雲煙,豐圖義倉依然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