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聯合國官方說

關於“迴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旅行地

亞洲有兩個

一個是西藏,另一個便是黔東南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而在秀美的黔東南

還隱藏一個非常神奇的村寨

這裡的女子五百多年前就有穿迷你裙的習慣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d60xinshou

這裡的時光彷彿在打盹

唐代的頭飾

明清時期的服飾

宋代樣式的建築

在這裡都依稀可見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星宇

這裡的糧倉建在水上,至今仍在使用

建築風格可追溯至600多年前

被專家譽為罕見的建築風格、舉世無雙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星宇

它便是地處黔東南雷山縣的新橋苗寨

比起早期聲名大噪的西江千戶苗寨、郎徳苗寨.....,它似乎還保留了那一份清淨。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英子

木屋簷下吊著金黃老玉米,曬著的長葉韭菜香氣四溢,苗家姑娘在樓廓邊梳理著秀髮,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十三

01一年四季,短裙苗皆穿短裙

生活在黔東南地區的短裙苗,只是苗族上百支系中的一支,主要分佈在雷公山片區的新橋、獨南、烏的.....,丹寨的排調、麻鳥....,以及榕江的空申、兩汪、加簸等村寨。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無論春夏秋冬,當地苗族女子總是身著百褶短裙,由於這一明顯的服飾特徵,這個地方的苗族又被稱為“短裙苗”。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百褶裙可以穿很多層,據說在古時候,穿的層數越多,代表家裡越富裕,短裙外面還罩有前片和後片,數量也是依據個人喜好,不過總數之和必須是單數;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質量L02短裙苗中,新橋百褶裙尺寸最短

新橋村的百褶裙在短裙苗這一支中,尺寸最短,僅有5寸,也就大概16釐米長,所以被稱為‘短裙苗第一村”。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質量L

據寨內老人介紹,這種超短裙是由古時候遮體的芭蕉葉演變而來的,後來有了棉花,便紡線織成芭蕉葉大小的布,純天然的染色技藝,讓苗服的色彩與花式也越來越豐富!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質量L

以前,女性穿著五寸長的百折短裙,僅僅是為了遮羞,內不穿褲子,如今,短裙已經成為一種裝飾,苗家女子都會穿上超過裙子長度的打底褲,在百褶裙下小腿部分,還要打上綁腿,一般是純黑色。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質量L

現在的“短裙苗”更多的是為了旅遊的需要而保存下來,與傳說中“短裙苗”神秘而誘惑已經有根本的不同了…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質量L03錦雞舞,新橋特色的民族舞蹈

新橋苗寨中,還有一支獨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叫錦雞舞,是苗族蘆笙舞中別具一格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梵淨老漢

主要的演奏樂器是銅鼓和蘆笙,與舞蹈互為載體,是苗族舞蹈不可或缺的工具。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d60xinshou

傳說,在當地苗族人民遷徙進程中,是錦雞幫助先祖們找到了最後定居的地方,也是錦雞為先祖們帶來了稻穀、小米的種子和創造歡樂的飛歌,所以錦雞就成了他們的命運吉星。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梵淨老漢

尤其是遇到起房建屋喜慶節日時,當蘆笙吹起,人們聽到後相繼擾來,紛紛加入,圍成圓圈起舞,歡樂無比,熱鬧非常。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梵淨老漢

04水上糧倉第一村,名不虛傳

新橋苗寨還有另一絕,那便是水上糧倉,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如今寨子裡現存的也是百年前的了,被譽為“罕見的建築風格,舉世無雙”。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質量L

“民以食為天”,糧食就是農民眼中的“金子”,所以糧倉安全性是最重要的,這種水上糧倉不僅防火、更是解決了鼠、蟲蟻的危害,充分展現了古人的智慧。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d60xinshou

糧倉由40多個分倉組成,整齊地排列在一個水深數尺的水塘中,用青石塊墊基腳,全部糧倉可容納上百噸糧食。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d60xinshou

歷史上,該村村寨經過2次大火災洗禮,糧倉卻毫髮未損,完全經得住時間的檢驗,這也是糧倉至今仍在使用的原因吧!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d60xinshou

新橋苗寨和黔東南當地少數民族同胞一樣有養畫眉鳥的傳統,一隻歌聲好聽打架厲害的畫眉鳥價格比一頭強壯的水牛還貴!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而就在新橋苗寨的鄰縣,有個現存為數不多的古老傳統手工編織鳥籠專業村寨,其編制的鳥籠遠銷國內外,編制技藝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05卡拉苗寨,很會編鳥籠的村子

卡拉村是丹寨縣一個古老原始的苗族村寨,以“中國鳥籠藝術之鄉”而馳名天下,這個村寨不大,住著百來戶人家。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孟文鵬

村子最早緣於村民們喜好養鳥。由於山林密佈,村民長期以來以捕鳥、養鳥和鬥鳥為民間娛樂活動,後來捕鳥被禁止,村寨人開始研究編鳥籠,形成產業。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身著苗族盛裝的姑娘們笑意盈盈地邀請人們喝米酒,寨子裡一棟棟苗家吊腳樓掩映在樹林間,院子裡堆放著已編制好的鳥籠,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女人皆穿超短裙,糧倉建在水塘中,黔東南這個古村太神奇了!

攝影/雷韞良

歌唱在這裡不是什麼餘興節目

而是全部生活的起點和終點

全部歷史的凝鍊和傳承

全部文化的貯存和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