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吳銘:說說鄭先生的"中國智庫無智論"

吳銘:說說鄭先生的"中國智庫無智論"

鄭先生原是北大畢業生、北大的人民教師,後來,到外國留學、任職,是個的的道的"海歸派"。所以,歸國後名冠中華。

鄭先生說,中國智庫的數量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其質量卻是不入流的。既趕不上美國等西方國國家的智庫,也趕不上新加坡的智庫,甚至,連中華民國蔣介石時期的智庫都趕不上。按,中國出現智庫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原本,至少從1949年建國後的三十年,乃至改革開放後的若干年內,中國都沒有智庫這種東西。

鄭先生所說中國智庫無智,也就是指中國現在的智庫沒有什麼智慧,那裡的學者,無論名氣多大、待遇多好、頭銜多長、資歷多老,其實,在鄭先生看來,他們都是草桶飯包!智力平常,混飯吃的,沒有例外。正所謂"有庫無智"。

吳銘:說說鄭先生的


老實說,鄭先生的這話聽起來刺耳,但鄭先生之所以能在中國學術市場、智庫市場上能夠混得風場水起、上下通吃、聲譽極佳,那說明,至少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國智庫學者以及其他領域的人才們,對鄭先生把他們當作"草桶飯包",是欣然接受的,可能他們對他們自己表面是人才、內裡是草包的事,早就心知肚明。

老實說,儘管我也覺得鄭先生把中國所有學者、專家、教授、研究員、人才等智庫學者都當作草包飯桶,有些過分,但從這些年中國專家學者及專家型官員、專家型企業家、專家型媒體人等等突出人才的表現看,我也認為,很可能,的確就是這麼回事。

我反對鄭先生的地方在於,鄭先生在把中國的智庫學者視作草包的同時,對美國、新加坡、中華民國等智庫,抬得太高了。鄭先生是不是想讓中國現在的智庫學者們向美國學者、新加坡學者、中華民國常申凱的學者"看齊"呢?

我和鄭先生完全相反的觀點在於:我覺得,鄭先生的觀點其實,是可以推而廣之的。美國的智庫比如布魯金斯學會、蘭德公司之類,新加坡的國立大學,舊中國常申凱的什麼什麼智庫,還有鄭先生提到的其他外國的什麼智庫,其實,都是草包庫、飯桶庫!我這樣說,鄭先生可能有些反感。我想,這才是符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當前中國的先進文化的,符合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

鄭先生把中國當前的智庫學者當作草包,而把美國、新加坡甚至蔣介石的智庫學者當作"真正的智者",有些厚此薄彼、徇私舞弊,明顯的雙重標準。

因為,中國人講究人民史觀,批判精英史觀,認為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而不是精英也就是智庫裡的專家學者創造歷史。最能代表中國人思想習慣的是愚公移山!而不是"智叟笑而止之"。相應地,中國人對智叟類人物,充滿反感。過去罵智叟,現在把專家稱作什麼磚家、叫獸。

鄭先生應該細想一下,以您的學歷,中外智庫的專家學者,都是你的師父師叔師兄弟,你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就算是中國的智庫學者,也都是在西方大學留學至少也是做過訪問學者的,和你一樣,是鍍過金的。你把他們都當作草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不是有些不講情面?

最主要的是,在您的老師、師兄弟們都是草包的情況下,你是如何"出汙泥而不染"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