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看一例差點誤診的小兒腹痛患者,為什麼說外科醫生不好乾

普外科醫生很煩惱,因為普外的病種太多,而且尤其是急診多,疑難病人多,很多時候,讓普外科醫生都有後悔選擇普外這個專業。

一天晚上,從急診來了一個9歲的男孩,腹痛為主要症狀。

看一例差點誤診的小兒腹痛患者,為什麼說外科醫生不好乾

下邊的基層醫院診斷為闌尾炎,在門診輸液抗炎治療效果不佳,腹痛持續不緩解,建議手術。但是由於沒有腹腔鏡,所以家屬決定連夜轉院,畢竟腹腔鏡手術切口小,恢復快,家屬對孩子都是很上心的。

問了發病情況,昨晚在外邊吃的街邊攤,回家數小時逐漸出現腹部疼痛,以臍周和下腹部為主,查體腹部倒是軟的,右下腹部確實有壓痛,血常規也提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給醫生的第一感覺,的確像闌尾炎。

看一例差點誤診的小兒腹痛患者,為什麼說外科醫生不好乾

於是收住院,先完善術前檢查,囑咐家人病人一定禁食水,並繼續給予液體維持治療,同時孩子一直吆喝疼疼疼,家屬一直催著手術。

有時候,醫生的第六感真的很準,雖然孩子的症狀、查體、各項檢查,都讓人看起來很像急性闌尾炎。但是,查體的時候孩子腹部始終是軟的,無明顯的嘔吐,體溫始終正常,讓醫生多了一絲疑慮,根據過去的經驗,這樣的一般多為單純性的闌尾炎,很多時候保守輸液抗炎是能好轉的,但是為什麼在前一家醫院輸液沒效果那?為什麼孩子一直喊疼,表情也很痛苦,似乎與體徵不符。

於是,醫生選擇給予對症肌注止痛藥物,減輕孩子的痛苦。然後告知家屬,醫生的疑慮,建議先不要手術。

經過當晚的輸液治療,孩子的腹痛到第二天早上明顯減輕,但是好景不長,2天后孩子的腹痛突然又加重了,本來平和的家屬又著急催醫生想辦法。

這時候,醫生突然發現小男孩的雙下肢小腿部位有一些針尖樣的出血點。主管醫生聯繫了兒科、皮膚科、腎內科的醫生會診,最終確診孩子是過敏性紫癜。

看一例差點誤診的小兒腹痛患者,為什麼說外科醫生不好乾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它的的臨床特點就是皮疹。但典型的紫癜,好發於未成人,一般開始發病的時候,可以有頭痛、關節痛、伴隨體溫升高發熱、全身不適等,同時可伴隨明顯的消化道症狀,其最大的問題是對腎臟的損害,因為這個病的本質是全身的小血管炎,而腎臟80%是有小血管組成。因此腎臟是最容易受損的器官。

是,典型的紫癜患者,醫生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有時候,對於不太典型,或者說發病過程不規律的患者,有時候醫生早期是發現不了的,往往就容易誤診或漏診。

看一例差點誤診的小兒腹痛患者,為什麼說外科醫生不好乾

比如伴隨消化道症狀,被診斷為急性胃腸炎。如果有的患兒以腹痛為主要首發症狀,這時候還有可能被當做急性闌尾炎發作。但是,這不一定是醫生的問題,而是“敵人太狡猾”。

但是如果被當做闌尾炎做了手術,對病人畢竟是傷害,所以普外科醫生遇到腹痛的患者的時候,都會仔細的鑑別診斷,遇到那些複雜的腹痛患者,簡直頭疼不已,最終診斷出來的時候,甚至會讓醫生後怕。

反正我是後悔選擇普外科做醫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