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漢景帝殺晁錯是否是冤案?

盤古說天地


晁錯削藩,晁錯冤啦,千古奇冤!

漢景帝殺晁錯,這事辦的,太挫了!

號稱西漢“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一生建樹頗多,算個有為之君,但是唯獨在對殺晁錯這個事上,顯得致命的天真!殺一人而能止天下之亂?最終漢景帝的幻想流產了……


“晁錯削藩”:殺晁錯,一個事件起因

說起此事件的起因,要從西漢的時代大背景出發。當年漢景帝劉啟,眼見各地藩王猖獗,有尾大不掉之勢,自己呢作為天下之主的皇帝,中央皇權權威受到了威脅。

我們知道,地方藩王一旦過強,就極有可能導致中央政權無法控制地方政權,隨之什麼起兵造反啊、引發戰亂啊、擁兵自重啊、不聽中央啊……等等這一些列問題都將應運而生。那麼,怎麼辦呢?

這時候,有個叫晁錯的人,跳出來,率先向漢景帝進言,說:陛下啊,各地藩王已成隱患,藩王一旦坐大,必將危及中央,臣請陛下火速削藩!晁錯一番慷慨陳詞,說的吐沫橫飛,足足說了幾個小時,越說越起勁兒……

漢景帝呢一聽,哇!愛卿說出了朕長久以來積壓的心聲,朕早就想削藩啊!知己啊!於是,晁錯削藩,正式開始了!


那麼這個晁錯,何方神聖?複雜的歷史官位我就不說了,也沒什麼意義,你可以叫他晁老師,漢景帝的老師,皇帝身邊的親近大臣。

為了所有人都能看懂,我就講通俗一點。那麼,啥叫削藩?晁錯削藩,說白了就是:削去各地藩王的權,軍權、政權或者王爵,讓他們無法危及皇權!沒兵沒權的藩王,放個屁都不響,我看你怎麼造反?

好,君臣二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削藩!走起!藩王們,別急,咱挨個擼!


“晁錯削番”:一道削藩令,七國反了!

不料,中央削藩風聲一起,地方藩王不樂意了!你皇帝要削我們的王權,還要奪我們的爵位,這是破壞我大漢祖宗的祖制啊!我們的封地爵位,是先皇高祖封的,是先皇武帝賜的,我們沒偷沒搶,也沒做違法的事兒,我們是繼承了祖宗沿襲下來的財產及權力,你中央憑什麼說拿走就拿走?必須給個說法!

藩王們一個個群情激奮,圖謀如何應對。這些藩王中,有幾個藩王實力強大,其中吳王劉濞(諧音“牛逼”啊),實力最強大!吳王劉濞,封地在富庶的江南大地,不僅軍事實力強大、富的流油,而且還掌握著在自己封國開礦鍊銅、鑄造錢幣的權力……

這是啥概念?自己都能造錢了,又擁有自己的封國軍隊,有自己的獨立領導班子,文官武將齊全,儼然已經是另一個朝廷了。最關鍵的是,吳王劉濞素有不軌之心,實力大了想當皇帝啊!不服中央調教了!

於是,早有反心的老大哥吳王劉濞,腆著個肚子發話了,笑呵呵道:皇帝要削奪我們的權,我們豈能任人宰割?各位要想保住富貴,敢不敢隨我反他孃的!

眾藩王一聽,老大哥都發話了,與其等死是死,不如跟著吳王一起反,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啊!於是,以吳王為首的七個藩王,聯合起來發動了“七王之亂”(也叫“七國之亂”)。七個藩王一聯合,聲勢浩大啊!戰鬥力瞬間爆表!大軍浩浩蕩蕩,以“清君側”的名義,反了!反了!

吳王他們謀反,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萬能的謊言啊!就是反,他們也要佔據道德制高點:我們這不是造反,我們之所以起兵,只是想幫皇帝清除你身邊的諂媚小人,膽敢離間我老劉家骨肉親情,殺晁錯老兒!殺小人晁錯!


“晁錯削藩”:殺晁錯!殺晁錯!

面對殺將而來的七國聯軍,坐鎮皇宮的漢景帝劉啟慌了!如熱鍋上的螞蟻,這可如何是好?一削藩,這下倒好,藩王們都齊刷刷的反了!這個時候的晁錯,十分鎮定,大義凜然的說道:削之反,不削亦反,早削晚削都是反,不如早削早好。坐等藩王們坐大了,那時再削,禍害更大!


漢景帝明白晁錯的意思,也知道削藩是為了朝廷,為了中央皇權穩固,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但是,理想不能當飯吃,眼前殺將而來、氣勢洶洶的七國聯軍,得想辦法解決啊!

這時,皇帝病急亂投醫,正好有大臣出了餿主意:陛下,藩王們起兵,不是說要殺晁錯嗎?清君側嗎?並沒有說要反陛下啊,不如殺晁錯,以息七國之怒,這樣藩王們就沒有理由起兵了。殺一人而止天下之亂,值啊陛下……

一籌莫展的漢景帝一聽,腦門一拍,嘿,是個辦法!於是,愣是將忠心耿耿的晁錯殺了,命人還提著晁錯人頭,向藩王們吆喝:嘿,劉家兄弟們,我把奸臣晁錯殺了,哥兒幾個都回去吧!別折騰了!


“晁錯削藩”:未達目的,七國猛攻!

眾藩王一看,冷的呵呵一聲,回去?折騰?造反我們是認真的,不要侮辱我們高尚的造反動機!我們是衝著皇帝來的!一個小小晁錯,豈能滿足我們?讓皇帝老兒,洗好脖子,坐等爺爺們的快刀吧!一個個哈哈大笑,嘲笑皇帝竟然如此天真!



收到消息的漢景帝,一口老血噴出,腸子都悔青了,我殺了我最忠心的大臣,殺了我最愛戴的老師!老師,我不該聽信讒言啦,我悔啊悔啊……

面對殺了晁錯後 依然不退的七國聯軍,反而攻擊更加猛烈!眾藩王見皇帝怕了,心虛了,就更加有恃無恐了,像餓狼一樣狠狠撲上來……


“晁錯削藩”:周亞夫,平安七國之亂

最後,漢景帝幸虧做了一個英名的決定,緊急啟用了周亞夫為大將軍,帶兵迎擊七國聯軍。周亞夫來了個擒賊先擒王,首先把藩王中的老大、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幹扒下了,其他幾個藩王一看大哥被幹死了,紛紛呈鳥獸散,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


最終,歷史上這場驚險的七國之亂,被平息了…

不知一代忠臣晁錯在天有靈,會對自己拿命效忠的漢景帝說些什麼。

各位覺得晁錯會說什麼?

關注“峰子奇觀”,3分鐘讀奇趣!

峰子奇觀



漢景帝殺晁錯絕對是冤案,也是當時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更是西漢初期的政治悲劇!……

晁錯(公元前200——公元前154)河南人,西漢文景時期的政治家、改革家,頗受文帝和景帝的信任重用。

景帝繼位重用晁錯,升為御史大夫(副丞相),對其言聽計從,晁錯為了尊天子,安宗廟,上書《削藩策》,主張削藩,直接導致了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為代表的“吳楚七國之亂”發生……漢高祖劉邦曾剷除異姓王,分封同姓王,實行郡國並行制,文景時期,地方王國勢力日漸強大,逐漸威脅到中央集權,晁錯洞察地方諸侯國對中央政權的危害,看得非常透徹,非常有政治遠見……主張削藩,早削禍小,晚削禍大……

但是,晁錯的削藩策略還不成熟,沒有充分估計到各諸侯王聯合反叛會有怎樣的後果,缺乏統籌安排,有點急於冒進……如應該各個擊破,事先籌劃針對可能的叛亂等……

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發動叛亂,史稱“吳楚七國之亂”……

權臣袁盎趁機離間,建議殺晁錯以平息叛亂,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又聯合上疏,彈劾晁錯……

晁錯性格耿直,剛正不阿,忠誠正直,率真又刻薄,又難以容忍別人的過錯,仗著皇帝的寵信,平時有恃無恐,得罪權臣武將,樹敵太多,孤立無援……

比如竇嬰、申屠嘉(已死、與晁錯有直接關係)袁盎、陶青等等都嫉恨晁錯……

吳楚七國叛亂後,功臣武將大多推辭不出戰,晁錯事先沒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禍患作充分的預判,事後又力求自全而沒有穩妥有效的應對之策……

晁錯內遭政敵陷害,外有諸侯的“誅晁錯,清君側”,漢景帝又缺乏政治韜略,認為晁錯死後,叛亂七國自會退兵……

結果,晁錯被朝服腰斬於長安東市,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此後,經過四月多時間,周亞夫帥軍平定了吳楚七國之亂,收回了諸侯國內,地方官的任免權等……


漢文帝時期,賈誼的英年早逝;漢景帝時期,晁錯的朝服腰斬……是西漢初期的兩大政治悲劇,兩位英才可謂生不逢時,沒有遇到雄才大略、富有政治韜略的漢武帝,令人唏噓不已……

漢景帝殺晁錯的確是冤案!唐朝的一位節度使曾感嘆地說:為何要取這樣的一個名字呢?!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一錯啊!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正是由於晁錯敏銳的歷史洞察力,忠君愛國,主動獻策和犧牲,才有了後來漢武帝時期,主父偃的“推恩令”,才有了地方王國等問題的解決,才有了西漢的繁盛和長治久安……


逛一逛3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補充——如果漢景帝不腰斬晁錯,七國之亂依然會被平定,原因很簡單,晁錯說不上是平定七國之亂的功臣,而是挑起七國之亂的“能臣”。

但是,晁錯的價值正是在於挑起七國之亂。正如他在《削藩策》中所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晁錯的眼光是犀利的,他看透了西漢初年分封制的弊端,按照他的分析,諸侯國中遲早會有至少一個因為勢力太大,大到足以和大漢朝廷分庭抗禮,到時候可能就會有江山易主的風險。所以,不如趁著諸侯王們的勢力還不夠大,快刀斬亂麻,趕緊消除隱患。

至少從現存的史料來看,吳王劉濞是遲早會反叛的——他與漢景帝有著殺子之仇,並且吳國有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基礎,而他本人則早就被漢高祖劉邦看出有反相。所以,他的造反是必然的,漢朝皇帝越是遲疑,他的勢力就越難以遏制。

晁錯此時提出削藩,漢景帝也決定削藩,應該說是非常正確的。

但是晁錯在平定七國之亂時也犯了錯誤——既然是他挑起的事端,主持的變革,就應該有勇氣站出來面對風險,而他卻在戰爭開始之後的關鍵時刻選擇了逃避,他讓漢景帝去前線親征,自己卻要留在安全的長安城留守,著無疑是讓漢景帝覺得自己被出賣了,覺得這個朋友是靠不住的。所以,晁錯之死雖然很冤,但是也的確有被殺的依據。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說得比較好聽,他說晁錯乃是善於謀國而不善於謀身的人,是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生命的人,但是他勸漢景帝出征之時不正是“你們上,我殿後”的坑隊友行為嗎?所以,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比較怨的,但漢景帝除掉他的動機是早就存在了的。


國史通論


我來回答。

漢景帝殺晁錯絕對是冤案。

晁錯何許人也?

晁錯(公元前200-154年)漢族,潁川(河南禹縣)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漢景帝即位後,任為內使,後遷為御史大夫。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發展農業,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略的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政治上,進言削藩,限制諸侯的權力,減小封國,以削弱諸侯的實力,維護中央的權威。

漢景帝二年,晁錯再次向景帝力陳諸侯的罪過,要求削減諸侯領地。上述《削藩策》,指出,不削藩,諸侯會反,削藩,諸侯也會反,早反危害還小一些。於是,景帝下詔削藩。各地諸侯恨死了晁錯。



漢景帝削藩令下達十幾天後,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以誅晁錯為名聯兵造反。景帝和晁錯商量出兵的事,晁錯建議景帝御駕親征,他自己守衛京師。

這時,晁錯的政敵袁盎向漢景帝獻計說,只要殺晁錯,廢削藩,免七國之罪,諸侯就會退兵。景帝同意了,並封袁盎為太常,出使吳國。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同意了。於是晁錯被腰斬於市。

晁錯削藩的出發點,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他是忠於國家,忠於漢景帝的。如果說他有錯,可能是削藩太急了。漢景帝斬晁錯是錯誤的,這是冤案無疑。

西漢時代,雖然有文景之治,將漢景帝與漢文帝並列,但是,漢景帝在好多方面都不如漢文帝。

當然,漢景帝殺晁錯,在當時的情況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殺晁錯,至少讓還沒有起兵的其他諸侯沒有了造反的理由,更重要的是,肩負平叛重任的周亞夫等將軍都和晁錯不和,殺了晁錯,將軍們更下力氣去平叛了。同時,吳楚聯軍就失去了反叛的旗號。

晁錯為了削藩而死於削藩,雖然他身後也有爭議,但是他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愛國之情,一直為後人歌頌。


波波


誰殺死了晁錯



削藩一旦開始,吳國一定會發兵反叛。對這一點,晁錯有清醒的認識。


但是當叛亂真的爆發,不是吳國一國,而是七國諸侯同時起兵,這可能大大超出了孝景帝和晁錯的預料


所以當袁盎告訴孝景帝“吳國的反叛不足憂慮,很快就會平定”的時候,孝景帝當即表示了質疑:


“吳王即山鑄錢,煮海為鹽,散財以招天下豪傑。如今白頭舉事,如果沒有萬全的準備,他能下決心動手?”


叛亂的規模超出預期,這同晁錯執行削藩政策的失誤有直接的聯繫。



當初向孝景帝上《削藩策》的時候,晁錯分析得明明白白,削藩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吳國,它一定會武力阻撓朝廷的削藩大計。


既然如此,在削藩一開始就應該把其他的諸侯國先擱置起來,力爭孤立地解決吳國問題。


但事實上晁錯並沒有這樣做。


前元二年(公元155年)先削掉了趙國的河間郡,膠西國的六個縣。前元三年(公元154年)又削掉了楚國的東海郡。


掄起拳頭砸了一圈兒,這才動手去削吳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這樣四面樹敵的行為等於把受罰的藩王們統統推向了劉濞一邊,這才有了吳國領銜七國,發動叛亂的惡果。



客觀地看待這場發生在帝國東方的叛亂,即便七個藩國聯合起來對抗中央,以漢朝直轄的領土、人力、財力與之相較,仍然佔有明顯的優勢。


朝廷出兵之後,短短三個月就基本平定了叛亂,這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叛亂髮生的正當時,對孝景帝和晁錯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吳楚七國,而是另有其人!

在《漢書·晁錯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饒有深意的事情:


當吳楚七國發動叛亂的消息傳到京師,晁錯與孝文帝緊急商量出軍應對。晁錯提出,請孝景帝御駕親征,自己坐鎮關中保障後援。


晁錯提出這個建議,表面上看是模仿高皇帝劉邦和相國蕭何的故事:


當年漢朝分封的異姓諸侯國發生叛亂的時候,總是高皇帝劉邦東出函谷,摧鋒陷陣;相國蕭何坐鎮關中,足兵足食。



但我卻覺得,晁錯的這個建議其實是在掩飾一個尷尬而危險的事實:那就是晁錯和漢朝的功臣武將之間矛盾太深了。


在叛亂開始的時候他們大多數表現出消極怠工的態度,晁錯手裡無人可派,這才不得已奏請孝景帝御駕親征!


文景時代,功臣武將與文官智囊的矛盾由來已久。


在孝文帝剛即位的時候,朝中輔政的重臣都是高祖時代從龍起兵的軍功勳貴,為首的就是周勃、陳平、灌嬰三巨頭。


鑑於他們此前曾經發動政變,誅滅諸呂和後少帝劉弘,孝文帝對這個功臣集團保持著高度的戒心(《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見舊文《周勃滅諸呂,奉旨討逆還是犯上作亂》)。


在智囊賈誼的建議下,孝文帝出臺了“列侯之國”政策,將軍功起家的列侯功臣們陸續遣返封國,引入文官,逐漸取代軍人政治家的地位。

正是在這個人事換血的過程中,爆發了第一次功臣武將和文官智囊的激烈衝突


標誌性的事件是孝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周勃、灌嬰等人為了阻止賈誼登上公卿之位,連手逼宮。孝文帝被迫將賈誼貶為長沙王太傅(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見舊文《

從長安到長沙,賈誼的貶謫是誰一手造成的》)。


雖然賈誼遭到了貶謫,但在孝文帝的持續打壓之下,功臣武將的勢力急劇萎縮,到了孝景帝登基的時候,他們已經無法在朝中對皇權構成挑戰了。


所以司馬遷說:


孝文施大徳,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憂異姓

——《史記·孝景本紀》



自太子時代就在文官教導下成長起來的孝景帝劉啟堅定地繼承了父親孝文帝劉恆的文治更化思想,重用文官智囊,抑制功臣武將


有了皇帝的絕對權威做後盾,以晁錯為代表的新一代文官智囊影響力急劇膨脹,而這也直接加劇了他和功臣武將的權力鬥爭。


司馬遷在回溯這段歷史時說:


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晁)錯。

——《史記·晁錯列傳》


當孝景帝登基之初,晁錯只是區區一個內史,卻總能獲得單獨面聖、密議國政的機會。


孝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遇之隆,冠於九卿。


這讓丞相申屠嘉大為不滿——申屠嘉自高祖時代就投身軍旅,從材官厥張(即武卒)做起,一步步走到宰相的位置,是一個典型的功臣武將。


皇帝總向晁錯問計軍國,這等於間接架空了宰相。正是這種情況下,爆發了文景時期功臣武將同文官智囊的第二次激烈衝突。


當時宰相申屠嘉接到報告,晁錯為了從內史府中出入方便,新開了兩道門,把臨近的太上皇廟的壖垣給鑿穿了。


申屠嘉準備抓住這條小辮子,劾奏晁錯大不敬之罪,要置他於死地。


晁錯得到消息,搶在申屠嘉上奏的前一天晚上面聖陳情。


等到申屠嘉跟孝景帝報告“晁錯沒有得到朝廷的批准,擅自把太上皇廟的廟垣鑿穿了,其罪當誅”的時候,孝景帝卻不以為然:

“丞相的奏報不確切吧?晁錯鑿的並非廟垣,只是壖中垣罷了。”


羞愧交加的申屠嘉被迫向皇帝謝罪,並在不久之後抑鬱而終。


申屠嘉和晁錯的這次交鋒,勝負之勢同孝文帝時代周勃與賈誼就“列侯之國”事件發生的衝突來了個180°的大轉變。


當初孝文帝不得不屈從周勃等人的壓力放逐賈誼,但現在孝景帝卻可以無視申屠嘉的怒火,力挺晁錯。


這說明到了此時,在皇權的支持下,文官智囊已經對功臣武將取得了壓倒性的政治優勢。


在申屠嘉死後,晁錯隨即被任命為御史大夫。這已經是拜相的前兆了——晁錯之前的三任御史大夫張蒼、申屠嘉和陶青都先後登上了相位。


如果晁錯也能成功地登上相位,那就意味著自孝文帝時代開啟的文治更化進程獲得了最終的成功,軍人政治的時代落下大幕。


但就在這收官之前的一刻,功臣武將卻抓住了最後的機會實施絕地反擊,成功地殺死了晁錯,這個勝負逆轉的機會就是——削藩。


對晁錯的削藩主張,

大多數功臣武將都持反對的態度。因為這違背了高祖皇帝和開國功臣共同訂立的“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約定:


其一,非劉姓宗親不得封王,非有軍功者不得封侯;


其二,國以永存,施及苗裔。


劉姓藩王的封土是經過高皇帝首肯的合法利益所得,就像功臣武將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列侯爵位一樣。


在功臣們看起來,晁錯削藩是在奪人家的祖產,增加自己的資本。


一旦讓晁錯削藩成功,文官智囊必將因為這一政治資本而在朝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到那時功臣武將會遭到更加嚴重的壓迫。

有鑑於此,功臣武將們對晁錯削藩幾乎保持著一致的反對意見,其中態度最激烈的是袁盎和竇嬰


袁盎和晁錯因此鬧到勢同水火,連同堂說話都不能夠。晁錯坐下了,袁盎就要走;袁盎來了,晁錯就拂袖而去。


至於竇嬰,當孝景帝命令群臣集體討論晁錯提出的《削藩策》的時候,其他公卿、宗室、列侯都因為顧忌皇帝的支持態度而沉默抗議,竇嬰卻挺身而出,面折廷爭,並因此跟晁錯翻臉。



當削藩在孝景帝的支持下有序進行的時候,晁錯取得了政治主導權,袁盎和竇嬰罷官閒居,功臣武將被迫邊緣化。


現在削藩削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吳楚七國同時反叛,要靠槍桿子來擺平的時候,晁錯就不靈了,孝景帝必須請功臣武將們出山救急。


可竇嬰應召面聖,死活就不同意出任大將軍,堅稱身體有病,難以勝任。


孝景帝都急了,跟他嚷嚷:


“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你別忘了,咱們可是一家人!你就眼睜睜瞧著我在火上烤嗎?!”


“行吧。不過有個人陛下得先見一見。”


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竇嬰在出徵之前領著袁盎進了皇宮,跟孝景帝進言:欲彌兵禍,先誅晁錯!



竇嬰和袁盎兩位功臣武將先後做過吳王劉濞的丞相,他們不可能不知道,“誅晁錯,清君側”只是劉濞造反的藉口。


事實上劉濞在反叛的檄文裡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寡人節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

——《史記·吳王濞列傳》


晁錯削藩就是前一年才開始的事兒,可他劉濞已經處心積慮地準備三十年了,三十年前天下有誰聽說過晁錯呢?


但竇嬰和袁盎仍然堅持要孝景帝殺了晁錯,這實際上就是拿吳楚七國的反叛跟皇帝叫價:


殺了晁錯,放棄文官智囊,重新重用功臣武將,平叛的事兒我們幫你搞定!

這是一個真正的生死關頭,孝景帝必須要慎重地權衡利害了。


如果他還選擇繼續重用晁錯,那就必然失去功臣武將的支持。他將被迫像晁錯建議的那樣御駕親征。


到了那時,前方有銳不可擋的吳楚叛軍,後方有心懷叵測的功臣武將,腹背受敵,從前發生在諸呂和後少帝劉弘身上的悲劇很可能就要降臨到他的頭上了。


我想,這時的孝景帝或許會想起父親孝文帝劉恆臨終前交代給他的遺言:


“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史記·絳侯世家》



可週亞夫就是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啊!晁錯不死,這個功臣二代會臨危受命嗎?


到了這個地步,不放棄晁錯,就只能與他同死!那樣以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文治更化的未竟事業,就全都完了。


面對著袁盎的要求,孝景帝思慮再三,終於說出了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顧誠如何,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史記·吳王濞列傳》


“顧誠如何”,說明孝景帝對袁盎描述的“殺了晁錯,吳楚自會罷兵“的前景並不相信。


但他仍然接受了殺掉晁錯的建議,因為他不是要“謝諸侯”,而是要“謝天下”。


孝景帝賠罪的的對象,表面上是七位反叛於東方的藩王,實際上卻是朝中作壁上觀的功臣武將。


就在孝景帝流露出妥協的意思後,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張歐聯名上奏敦促孝景帝,要求像當年周勃滅諸呂那樣,將晁錯一族斬盡殺絕:


(晁錯)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巿。

——《漢書·晁錯傳》


陶青是開國功臣、開封侯陶舍的兒子;張歐是開國功臣、安丘侯張說的兒子。


至於“中尉嘉”,雖然《漢書·百官公卿表》中沒有記載他的姓氏,但他擔任的中尉一職正是接替了新被提拔為太尉的周亞夫的職務,而且將晁錯騙到東市,執行腰斬的正是此人。可以推斷,他應該也是功臣武將集團的一份子。



正是在功臣武將的合力逼迫下,孝景帝終於將晁錯的人頭擺上了出征的祭臺。


晉公子


漢景帝殺晁錯,原因是他想通過殺掉晁錯,平息諸侯的叛亂。

但結果平息了嗎?諸侯們不但沒有停止叛亂的腳步,而且叛亂得更厲害。後來,還是周亞夫率領朝廷軍隊,以10萬打叛亂諸侯50萬,通過截斷諸侯糧道,設伏奇襲的辦法,最後才平定了“七國之亂”。可以說,如果沒有周亞夫這樣一個軍事天才,“七國之亂”能不能夠平定,還很難說。

(晁錯)

漢景帝殺晁錯這件事,不但沒有成功,還暴露了他極差的人品和極低的政治智商。為什麼這麼說呢?

晁錯之所以提議削藩,從大處說,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確保漢王朝的長治久安。從小處說,是為了他劉啟的生命安危。這場“七國之亂”的直接原因,就是漢景帝自己造成的。當年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和吳王劉濞的兒子下棋,兩人發生爭執,結果劉啟一棋盤把劉濞兒子打死了。從此劉濞利用鹽鐵大肆籌錢,大肆招兵買馬,就是想造反殺掉劉啟。也就是說,晁錯給不給劉啟提建議,吳王劉濞都會造反。晁錯只是向劉啟提示了這樣一種情況存在罷了。

晁錯提議削藩,對漢景帝有一百個好,唯一對他自己沒一點好處。為什麼呢?

首先,晁錯當時已經是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在官位上,他最多當一個宰相。按照他和劉啟的關係,他提不提削藩,當個宰相都是妥妥的。而且他提議的削藩成功了,他功勞變大了,按照從劉邦傳下來的猜忌功臣的老傳統,他還可能不得善終。

其次,削藩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如果削藩失敗,晁錯死得很慘,那是一定的。

所以說,無論他成功與失敗,對他個人來說,都沒有一點好處。實際上,晁錯的爹早就發現了這一點,所以趕到京城勸他。但是他不聽。他不聽,他爹服毒自殺勸諫他,他爹死了,他還是不聽。

(漢景帝)

晁錯可能也思考過削藩給他帶來的壞處,但是晁錯之所以一定要動員漢景帝幹,應該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建功立業的思想。這是漢朝人最重要的一種思想。什麼叫建功立業?不是在朝廷中當文官,而是在戰場上打仗。打了仗才叫建功,這是當時的規定。而建了功才可以封侯(這又是劉邦定的規矩。劉邦當年說,非劉姓不封王,非建功不封侯)。所以我們聽說過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班超固然是個了不起的文官,是個史學家,但是他覺得這些都沒意思,所以上了戰場,平定了西域,最後被封侯。

二是晁錯感激劉啟的知遇之恩。因為劉啟那麼看重他,先把他提拔為九卿之一,後又把他提拔為三公之一,他內心非常感激,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態度,一定要為劉啟排憂解難。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最後讓晁錯死掉的,卻是他最為信任的漢景帝。而且漢景帝還不是在實在打不贏的時候,才殺掉晁錯,而是戰爭剛剛開始就殺掉晁錯,可見他多麼薄情寡義。

(吳王劉濞)

其實漢景帝對晁錯的薄情寡義,在剛開始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只是晁錯沒有注意到罷了。為什麼呢?

第一,當晁錯向漢景帝提出削藩的時候,漢景帝把這事拿到朝廷中大家討論,搞得天下皆知。這不是把晁錯拋出去,向大家表明,削藩責任在晁錯身上嗎?

第二,當袁盎到中央來見漢景帝的時候,漢景帝卻同意和袁盎單獨見面,避開晁錯。袁盎是吳王劉濞的相國,袁盎又是晁錯的死對頭,這不是已經拋棄了晁錯嗎?

最後還要說一下,漢景帝對晁錯的薄情與殘忍,在他把晁錯腰斬於市的事情,可以說暴露到了極點。這是一個一心幫助你的人啊,你為什麼要用如此殘酷的手段!


張生全精彩歷史


晁錯,向漢景帝進言削藩,引起了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造反。反王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口號,漢景帝聽從大臣袁盎的意見,腰斬晁錯於東市,意圖平息七國之亂。說實話晁錯真是一個為國家、為皇帝考慮的忠臣,但他的死其實也不算冤枉。

1、晁錯向皇帝獻上《削藩策》,在其中只講了削藩的必要性,但沒給出可行的辦法。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晁錯和漢文帝談削藩,漢文帝經歷過很多大事明白晁錯的方法不可行,就沒同意。等到漢景帝繼位年輕氣盛,再加上晁錯是他的老師,所以就同意削藩,結果天下動盪。晁錯作為漢景帝的首席智囊獻策出問題,是必須承擔責任的。

2、說剛正不阿也好,說恃才傲物也罷,反正晁錯是把滿朝文武都得罪光了,比如掌管京城兵權的周亞夫、外戚竇嬰、鄃侯欒布等等。所以當七國造反的消息傳來後,文武百官齊呼“殺晁錯”,沒一個為晁錯說情的。漢景帝當時需要團結朝臣鎮壓叛亂,就只能犧牲晁錯好平息群臣的怒火了。

3、在七國之亂爆發後,晁錯說的一句話也坑了自己。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去前線禦敵,而自己留守京城,這讓漢景帝心裡有些犯嘀咕。畢竟七國之亂是晁錯惹出來的,現在出事了讓皇帝去危險的地方,自己往安全的後方躲,不得不讓漢景帝懷疑晁錯的用心。

4、漢景帝殺晁錯是做給劉氏宗親看的。劉邦當年大封劉氏子弟為王可不止封了七家,現在吳王劉濞等人造反了,其他劉氏宗親正看著漢景帝要怎麼做呢?畢竟《削藩策》威脅的是所有劉氏諸王的利益。漢景帝殺晁錯相當於讓大家放心,默認取消削藩的計劃。


當狗容易做人難


“皇上英明”,這句話在古裝劇中的出現頻率堪比“奉天承運”。在很多人眼中,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天下共主,應當是聰慧過人、英明神武,不會像平常人一樣犯錯的高高在上的“神”。然而重臣晁錯被殺,讓人不禁好奇,他的死算不算是帝王的失誤?

晁錯,西漢名士,潁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漢高祖七年(前200),晁錯出生。早年,他跟從法家學者張恢學習法家思想。漢文帝時期,他因為個人文采入朝為官,成為太常掌故。

後來,晁錯受太常派遣,跟隨伏生學習儒家思想,專攻《尚書》。學成歸來後,晁錯成為太子舍人,來到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身邊工作。在被擢升為博士後,晁錯上《言太子宜知術數疏》,建議太子掌握治國方略。因而不僅漢文帝欣賞晁錯,將他指派為太子家令,太子劉啟也對晁錯十分信任。

晁錯是個真心為國,將個人利益置之度外的人。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5),面對北方匈奴威脅,晁錯作《言兵事書》,向漢文帝陳述“以蠻夷攻蠻夷”的策略。雖然漢文帝在獎賞晁錯後並未採納這一建議,但晁錯還是持續關注邊關戰事,又作《守邊勸農疏》。

這一次,漢文帝終於看到了晁錯觀點的可行性,採納了用經濟手段鼓勵移民,以移民實邊的辦法來抵禦外敵的策略。隨後,晁錯又作《募民實塞疏》,給出了具體的移民措施。

在朝中任職的多年裡,晁錯屢次上書議論國家大事。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頗為實際,觀點切實可行,因而總體而言晁錯的為政能力不弱。而他盡心盡力地為國效力,也著實是他對個人追求的充分實踐。

因而要說晁錯的死是不是冤死,還得看他的死到底是有利於國,還是毫無意義,只是做了替罪羊。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太子劉啟即位,晁錯被提拔為內史,成為寵臣。晁錯沒有顯赫軍功,也沒有高貴爵位,卻得到漢景帝的信任。他頻繁發表自己的意見,漢景帝對他甚至言聽計從,這使得周亞夫、竇嬰等一眾有功重臣都對他不滿。

景帝二年(前155),晁錯作《削藩策》,說:“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隨後漢景帝召集眾臣商討。由於這策略是景帝身邊的紅人提出的,眾臣不敢反對。最終,景帝剝奪趙王、膠西王、楚王和吳王的部分封地。舉措一實施,朝臣譁然,諸侯反對,晁錯也成為不少勢力的眼中釘。

《漢書·袁盎晁錯傳》記載,晁錯的父親曾勸說晁錯:“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讓多怨,公何為也”?但晁錯仍然採取強硬的削藩手段。

蘇軾曾提出,削藩需要“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然而晁錯既未論證措施的可行性,也未漸漸推行。他的武斷激起諸侯的反抗。其此前舉報諸侯的行為,在削藩開始後也被扭曲,行為背後的正義性被忽略,晁錯和他人的個人恩怨被擴大。

七國之亂爆發後,和晁錯結仇的袁盎向景帝建議:只有殺死晁錯,諸侯的怒火才能被平息,這場叛亂才能停止。思索再三,漢景帝最終下令腰斬晁錯。

從漢景帝的立場來說,一個朝臣自然比不過國家。殺死晁錯,就有平息諸侯叛亂的可能,更有看清諸侯意圖,做下一步打算的空間,因而為了家國大義,晁錯不得不死。

最終死在仇人的計謀下,晁錯確實有些憋屈。但他之所以喪命,還是國家大局的需要。像他這樣為國家鞠躬盡瘁的忠臣,看待自己最終的歸宿,更多的還是看自己做出了多大貢獻。死而後已,晁錯不冤也不怨。


鄧海春


漢景帝殺晁錯,和冤案與否沒有關係,漢景帝也不是以為殺了晁錯就可以平定七國之亂的糊塗蛋,更不是鐵石心腸、冷酷無情的皇帝。

事實是:在外有七國諸侯以誅殺晁錯反叛,內有竇嬰、丞相周青臣等大臣的逼迫下,漢景帝只有被逼殺晁錯這一條路。

漢景帝殺晁錯的目的,不是《史記晁錯列傳》所說的是為了讓七國諸侯停止反叛,而是為了安撫西漢大臣、穩定西漢從而讓竇嬰出任大將軍一職率軍平定西漢。

這個結論是個人綜合了《史記》中《孝景本紀》、《魏其侯列傳》、《袁盎晁錯列傳》中的細節得出的。

《孝景本紀》:

“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將兵誅之。”
只看這裡,你會得出是漢景帝對各諸侯大仁大義的形象,派兵攻打是各國諸侯逼迫漢景帝的後果。

但請記住步驟:先殺晁錯,才到竇嬰、周亞夫率兵攻打。

《袁盎列傳》:

“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原至上前口對狀。竇嬰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見。晁錯在前,及盎請闢人賜間,錯去,固恨甚。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其語具在吳事中。使袁盎為太常,竇嬰為大將軍。兩人素相與善。逮吳反。諸陵長者長安中賢大夫爭附兩人,車隨者日數百乘。”

這裡給出的信息由:

一、袁盎趁晁錯在猶豫是否對自己下手之時,先和竇嬰密謀,然後由竇嬰面見漢景帝;

二、竇嬰和袁盎是好朋友“素相與善”,晁錯被殺後,他們得利最大:“爭附兩人”。

《魏其侯列傳》

七國之亂前,竇嬰和漢景帝的關係並不友好,雖然和漢景帝是表兄弟:

“後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

竇嬰被姑母竇太后削取竇家戶籍,並禁止他入京。

七國之亂髮生後,漢景帝第一時間找竇嬰,要他任職大將軍以率軍平定叛亂,但被竇嬰拒絕:

“孝景三年,吳楚反,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嬰入見,固辭謝病不足任。太后亦慚。”

《吳王濞列傳》:

“吳楚反書聞,兵未發,竇嬰未行,言故吳相袁盎。盎時家居,詔召入見。上方與晁錯調兵笇軍食。”

這裡的信息是:竇嬰主動找袁盎密謀。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吳相,這個職位,竇嬰和袁盎都擔任過。

晁錯和竇嬰的關係,在《晁錯列傳》中有記載:

“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集解】:徐廣曰:“一雲言景帝曰‘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非久長策,不便,請削之’,上令公卿雲雲。”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卻。”


《資治通鑑卷16》孝景三年:

“後十餘日,上令丞相青、中尉嘉、廷尉歐劾奏錯:"不稱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吳,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要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制曰:"可。"錯殊不知。壬子,上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丞相陶青等秘密上書彈劾晁錯而晁錯不知,只能是一個事實:這事是發生在袁盎秘密提出殺晁錯建議後,陶青等人或是在竇嬰、袁盎的組織下,或是自發,自己主動上書要求漢景帝殺晁錯。因為從晁錯被朝衣而殺,沒有審判的這個過程來看,漢景帝下來陶青燈上書毫無意義——既然不經過司法審理,又何須大臣彈劾?

因此,綜合上述的資料信息,晁錯被殺的過程應該是:

1、竇太后因為竇嬰阻止其梁孝王日後繼承漢景帝之位的建議而恨竇嬰,竇嬰被罷官削籍;

2、七國起兵攻打西漢,漢景帝詔令竇嬰率兵前去平定,但被竇嬰以生病拒絕;

3、漢景帝無奈和晁錯研究對付方案;

3、晁錯猶豫是否查辦曾經為吳相的袁盎,袁盎知道後,和同樣曾經是吳相的竇嬰密謀殺晁錯。竇嬰請求漢景帝接見袁盎,袁盎秘密提出殺晁錯以平息諸侯怒火的建議。

4、漢景帝在猶豫是否要殺晁錯,丞相陶青、中尉嘉、廷尉歐等大臣在竇嬰等組織下或自發彈劾晁錯,逼迫漢景帝必殺晁錯。

5、外有日益緊急的七國攻打西漢軍情,內有丞相、太尉的軍政大臣逼迫,漢景帝匆匆處死晁錯。

漢景帝是在內外交迫的情況下不得不殺晁錯,並非單純的認為殺晁錯就能平定七國之亂。不殺晁錯,西漢內部不穩,七國軍隊隨時攻打長安城。漢景帝是無論如何不能失去這些大臣的支持的。

用漢景帝自己話來說,就是:“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歷史哨聲


當然是冤案錯案。因為即使沒有晁錯的削藩建議,還會有其他的理由出現諸侯王的叛亂。晁錯只是一個棋子。

晁錯是漢景帝的老師,在漢文帝時就提出過削藩,加強中央集權的建議,但漢文帝沒有采納,大概是覺得時機還不成熟。到了漢景帝執政時期,漢景帝畢竟年輕氣盛,看到地方諸侯國做大做強,心裡很不是滋味,晁錯這時又利用帝師的身份,再次提出削藩。景帝採納了。結果引起諸侯國騷動。



在晁錯提出削藩建議的時候,晁錯的父親千里迢迢從家鄉趕到京城,提醒兒子,那是皇帝家庭的內部事務,你一個外人就不要摻和了。晁錯不聽,還跟父親說,皇帝無小事,更無家事,皇帝的家事就是天下事,我作為朝廷大臣不能不管。晁父看兒子死心眼,很生氣地離開了,臨走前跟兒子說,我不想留下來親眼看到自己的兒子被殺。事情的發展果然被晁父猜中了,在一個上早朝的日子,晁錯穿著朝服上朝,結果,在上朝的路上被抓,穿著朝服被殺了。



晁錯是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穿著朝服被殺的人。也就是說,晁錯沒有像以前和以後的慣例那樣,先被罷免,然後再殺。罷免的程序都減了,可見晁錯被殺是多麼匆忙。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和漢景帝這個人有關。



漢景帝雖然是歷史上製造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但作為一個皇帝來說,他在晁錯這件事上,表現非常差,根本就沒有擔當。他接受了晁錯削藩的建議,但當削藩出現問題的時候,他自己先退縮了,把晁錯推到前面,做了自己的替罪羊。封建時代的皇帝大概都是這種思維吧。這也讓人看到了帝王的無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