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別人釣魚連桿你打龜?其實你也可以……

估計很多釣友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坐在水庫邊上,盯著漂,而漂卻紋絲不動!好不容易有點兒動靜還是小魚鬧得!但是離自己不遠的幾位老哥可是連桿!哎呦,還有一個在雙飛!這個時候我們心裡彷彿一萬匹羊駝呼嘯而過:我的餌料難道是翔?不是魚兒喜歡的口味?和魚的八字不對?長得太醜?也不對啊,那幾個老哥曬的比我還黑!儘管心裡面大大的不服,可臉上還要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老夫釣魚就是圖個樂子,不是為魚(內心OS:魚大爺,趕緊吃吧!您想吃什麼,我給您去買?在這樣下去群裡面幾個“對頭”又高潮了,我等一下該怎麼懟回去呢?)

為什麼別人釣魚連桿你打龜?其實你也可以……

一般釣魚人心情變化圖

往往越是沒有口,釣魚人越是心急!馬上提出一蛇皮帶餌料,加腥摻香,什麼蛋奶果酸葉酸可勁兒放!可是往往事與願違,放的越多口越是不好,最後還是無功而返!你要問蓑笠哥為什麼這麼瞭解?因為蓑笠哥以前自己也是這樣!要究其原因,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連桿的老哥們比你瞭解這裡!

比我們瞭解水底的地形!

水底的地形對魚兒來說非常重要,什麼樣的地形適合躲藏,什麼樣的地形有食物,什麼樣的地形適合產卵,在數千萬年的進化中這些生存覓食繁衍規則已經深深烙印在魚兒的腦海裡。釣魚老司機們總是會根據季節和溫度的變化來尋找合適的釣位,如果新到一個釣場,不妨先觀察一下,那些老司機們都坐在那裡(釣魚老司機很好分辨:上餌、拋竿、抬杆等等)。然後你就近下杆,或者等他走了之後下杆,錯不到哪裡去!不過大體來說,以下地形一般出魚比較多:

  • 淺灘裡面的深坑(溝)處

  • 樺尖脊兩側

  • 入水口旁回水區

  • 淹沒的草地

  • 亂石旁邊

  • 下風口沉積區

  • 延伸進水面的大樹下

為什麼別人釣魚連桿你打龜?其實你也可以……

選釣位就是選擇水底地形

比我們瞭解魚兒的偏口!

對於魚兒的偏口,我相信釣友們或多或少都有所瞭解。講真,蓑笠哥以前是不信魚兒有偏口這一會事情的:這魚兒在水裡面能吃到什麼好東西,有吃的就不錯了!直到無數次的垂釣實驗:不同環境的魚兒確實有偏口!

一個釣場(不論野釣還是黑坑)的魚兒偏口養成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老闆投餵、釣友們共同選擇、人為引導等等不一而足,最終讓魚兒對某種特定的餌料產生偏見:易得、吃的放心、好吃。常聽見有心的釣魚人會故意大量投餵某一類型餌料,讓魚兒產生偏口。

就像我們人一樣,天天吃的白米飯,你肯定不會擔心吃了拉肚子,但是如果給你一個你從未吃過的食物,你肯定會猶豫之後才會嘗試。熟悉一個釣場的老司機可以知道這裡的魚兒經常吃些什麼,然後投其所好,所以魚獲很好!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幾年原塘顆粒在黑坑裡面扮演重要角色原因之一:它從小就吃這個,並麼有覺得有什麼危險。我們到一個新釣場之前可以在群裡面問問當地的釣友,也可以問問魚塘的老闆,還可以問魚獲不錯的釣友,它們就是我們瞭解魚兒偏口最好的老師!比如蓑笠哥第一次去香蜜湖釣魚,群裡面得到一個配方:918+南北鯪+赤尾青,效果果然不錯,差點爆護而歸!

為什麼別人釣魚連桿你打龜?其實你也可以……

魚兒的偏口可以養成

它們比我們更懂釣魚!

說道這一點,估計很多釣友都不服氣:我釣了幾十年的魚了,有誰敢說比我懂釣魚?蓑笠哥相信當年臺釣傳入大陸的時候老一輩釣魚人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怎麼樣?黑坑簡直就是吊打傳統釣好嗎?就連在野外,傳統釣也是日漸式微,臺釣釣法在野釣也是收穫不菲。我們得承認,釣魚技術上面我們一直是個菜鳥。到新釣場之後,我們去問問那些釣的好的釣友線組搭配,餌料味型,調幾釣幾,大概水深,最近出什麼魚。然後結合自己的優勢再開始釣魚不遲。一般的釣魚人都會樂意分享,尤其是你遞一根好煙,說幾句好聽的話之後。釣友們一般會給你一些建議,甚至還會總結一下今天他的一些不足,你有了這些經驗還怕打龜?

  • 抽窩要比打窩強,尤其是餌料裡面有小顆粒情況下。

  • 原則上線組越細,漂相反應越靈敏,越不擋口。

  • 口不好的時候多變通:勤快抽窩、釣飛鉛、釣離底、換味型。

  • 根據天氣靈活運用自制小藥(不推薦用商品小藥)。

  • 感覺位置不好之後,有口好的釣友走了果斷換!

  • 讓餌料保持柔軟且霧化良好,大小適宜方便吞嚥。

  • 滑魚餿餌釣鈍,新魚葷餌釣靈,葷餌不吃換白餌、香餌。

  • 長杆沒有換短杆。

  • 別怕小魚鬧,堅持抽窩,大魚來了小魚自然會跑。

為什麼別人釣魚連桿你打龜?其實你也可以……

相同條件下,技術是決定魚獲最主要因素

願你們大鯽大鯉,如果你有好的釣法,或者認為蓑笠哥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在下面評論區提出,謝絕漫罵。不勝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