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大將自報名號,趙雲:常山趙子龍,張飛:燕人張翼德,關羽最霸氣

相信很多人在年少的時候,都曾經給自己取過很多的外號,類似於“我乃齊天大聖某某某”之類的,因為人們在小的時候,就會覺得給自己取一個外號以後,能夠讓自己顯得更加厲害,而“讓自己看上去顯得更厲害”這件事情,是人類永恆的剛需。

大將自報名號,趙雲:常山趙子龍,張飛:燕人張翼德,關羽最霸氣

事實上在歷史上也確實如此,基本上每一個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人物們,都會給自己起一個特別威風的名字,最為經典的自然就是嬴政的“皇帝”,因為“功高三皇,德蓋五帝”於是就取了一個稱號,可以讓自己顯得很厲害。

大將自報名號,趙雲:常山趙子龍,張飛:燕人張翼德,關羽最霸氣

當然更多的歷史人物是不能夠使用“皇帝”這個稱號的,如三國時期的大將們,他們在打仗的時候自報名號時,也不會使用“我乃將軍誰誰誰”,這樣顯得很不威風,所以他們會使用一些獨特的專屬稱呼,既能夠凸顯個人的特色,同時聽上去也非常的威風。

趙雲在臨陣對敵時自報的名號為“常山趙子龍”,趙雲身長八尺,體態極為雄偉,容貌也很是帥氣,經常身穿銀盔騎著白馬,使用一杆長大丈二的亮銀槍,那樣子就一個字“帥”。如此帥氣的趙雲出現在戰場上,那自然就是整個戰場上最靚的仔,等他說出那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以後,便揮舞著銀槍,身如游龍一般在戰場上縱橫,更是能夠瞬間引起士卒的慌亂。

大將自報名號,趙雲:常山趙子龍,張飛:燕人張翼德,關羽最霸氣

尤其是趙雲好幾次報過名號,便在戰場上來去自如,好幾次縱橫於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但是自己卻從來沒有受過傷,而傷亡在他手下的士卒,卻已經是不計其數,這就讓“常山趙子龍”的威名更加轟動。

大將自報名號,趙雲:常山趙子龍,張飛:燕人張翼德,關羽最霸氣

張飛第一次自報名號是在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的時候,他拍馬向前對著呂布大喝一聲:“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聲如炸雷,觀戰的十八路諸侯盡皆聞而心驚,尤其是張飛隨後與呂布大戰了五十個回合,能夠做到不分勝敗,而通常的所謂名將在呂布手下撐不過三招,於是“燕人張翼德”名震天下。

這還不是張飛最為出彩的一戰,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擊破劉備,張飛在當陽縣的長坂坡率領著二十名親兵退敵,他立馬橋頭一聲大吼:“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前來受死”,曹操身邊大將嚇得肝膽俱裂墜馬而亡,曹操本人也立刻回馬撤走,可見“燕人張翼德”的威名之重。

大將自報名號,趙雲:常山趙子龍,張飛:燕人張翼德,關羽最霸氣

作為“蜀漢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他在作戰時所報的名號比趙雲、張飛都要平平無奇,但是在人們聽來卻彷彿有著無窮的霸氣。同樣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敗走華容道,等候在那裡的關羽說:“丞相,關某已在此久侯矣”,他的名號就是如此平平無奇的“關某”,但是卻能夠威震天下的絕世梟雄曹操聽到以後,瞬間就被嚇得面如土色。

人們在很多時候之所以要給自己一個很威風的外號,主要就是為了“讓自己聽上去顯得很厲害”,但其實無論是“常山趙子龍”還是“燕人張翼德”,乃至於“關某”,這些名字之所以聽上去足夠威風足夠霸氣足夠厲害,主要還是因為叫這些名字的人足夠威風足夠霸氣足夠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