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帶“牙”出生,是吃貨?還是“不吉利的惡魔”?-胎生牙全解密

今早一上班就有個產科會診,先上圖一睹為快吧。

帶“牙”出生,是吃貨?還是“不吉利的惡魔”?-胎生牙全解密

原來是個初為人父的年輕人陪著緊張的奶奶,那個奶奶手裡抱著個剛出生不到10小時的新生兒,其下牙齦有個綠豆大小的黃白色“贅生物”。科室裡的未出閣的年輕漂亮的護士妹妹也連連稱奇,說還從未見過這種情況,還很新奇的拍照要留資料。

帶“牙”出生,孃胎裡就是個天生的“吃貨”嗎?在很久遠的古時候,甚至認為“帶牙出生的嬰兒是惡魔”,常常這樣的嬰兒一出生就被殘忍絕情的遺棄。即使在生命科學文明發展到現代的今天,仍有部分邊遠的地方的老人,認為這是“鬼牙或者認為”“帶牙出生”的小孩是不吉利的,會“克父母”。

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認識。這只是牙齒髮育的一種異常現象。嬰幼兒時期牙齒髮育異常一般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胎生牙

如果是一出生就存在口腔裡的就叫“胎生牙”,也叫“誕生牙”。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胎生牙就是乳牙的過早萌出,大多數是額外牙(就是多餘的牙胚發育而成),少數是正常的乳牙。其過早萌出的原因不甚明瞭,可能和感染、發熱、創傷、營養不良、牙胚位置較淺、激素刺激和孕婦暴露於環境毒素、遺傳等可能是其誘發因素有關。

據有關研究數據表明,胎生牙的發生率在1/2000-3000,胎生牙85%是下頜中切牙,11%是上頜切牙,3%是下頜尖牙和磨牙,只有1%是上頜尖牙和磨牙。胎生牙通常成對出現,很少超過兩顆。胎生牙可能和正常乳牙一樣大小和形態,然而這種牙齒一般會更小、圓錐形、微黃色,釉質和牙本質發育不全,牙根形成不足或沒有牙根。

帶“牙”出生,是吃貨?還是“不吉利的惡魔”?-胎生牙全解密

一旦發現嬰幼兒口腔裡有胎生牙,寶爸寶媽爺爺奶奶們都應不必過分緊張,應先到口腔科檢查其具體情況,再根據檢查情況採取相應的處理:

1、如果檢查發現胎生牙牙根尚未發育,常常是軟軟的,並很鬆動。因極度鬆動可能影響嬰兒哺乳或有可能脫落而被嬰兒吸入氣管造成危險,應該及時今早拔除。有國外的專家建議一發現即應拔除。

2、如果檢查發現胎生牙很牢固,應先觀察,部分屬於多生的額外牙的,通常牙根不能發育,從而慢慢的在哺乳或餵奶瓶的過程中,會慢慢的鬆動。這種情況最終都應拔除,寶媽寶爸要經常觀察,如果發現很鬆動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爭取及時拔除鬆動的胎生牙。因為如果極度鬆動,可能在餵奶過程中或吸允吞嚥中誤入咽部或氣管,引起窒息。

3、如果剛開始胎生牙很牢固,經過3-4月後可能更牢固。這種情況,可能是過早萌出的乳牙,則應該儘可能的保留。因為如果拔牙反而會造成乳牙缺失、發音不標準的問題,甚至可能因為不美觀而影響小孩的心理發展。但這時可能會出現新的情況:母乳餵養時胎生牙會容易影響吸奶,也容易咬傷乳頭,使乳母痛苦不堪;奶瓶餵養過程中,胎生牙會摩擦舌繫帶,容易引起舌腹潰瘍及牙周軟組織出血,造成創傷性潰瘍。這時需要改變餵養方式來解決。

母乳餵養時寶媽要掌握適當的哺餵姿勢,以防餵養困難或乳房受傷:

  • 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找到一個舒適的坐姿或臥姿。
  • 一隻手抱住寶寶,另一隻手托起自己的乳房,主動用乳頭去觸碰寶寶的嘴角,引發寶寶覓乳反射。
  • 一旦寶寶張開嘴,就迅速將寶寶的頭部貼緊胸部,讓寶寶能夠含住整個乳頭及大部分的乳暈,要注意將乳頭放在寶寶的舌頭上方,而不是舌頭下面。
  • 餵奶結束時,從寶寶嘴角放入一根手指,使寶寶口中由負壓變為正壓狀態,這時抽出乳頭可避免乳頭受傷或胎生牙損傷而脫落。

如果出現口腔潰瘍時的餵養:

可以改用小勺餵奶,以減少直接哺乳時胎生牙的反覆前後移動,對舌和牙周造成的機械刺激。用小勺餵奶還可以觀察胎生牙鬆動及周圍軟組織的情況。如發現牙齦組織的創傷與炎症,要及時就診。


二、新生牙

如果是在出生1月之後長出的牙,一般叫“新生牙”。

帶“牙”出生,是吃貨?還是“不吉利的惡魔”?-胎生牙全解密

一般來說,新生牙都比較牢固,都應先觀察並儘量保留,其原因也是因為如果拔除會造成乳牙缺失、發音不標準的問題,甚至可能因為不美觀而影響小孩的心理發展。其護理情況也是與保留的胎生牙一樣的,並且都需要非常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建議每天用紗布輕柔的擦洗口腔,以減少奶液在口腔中的殘留,防止發生感染。

如果牢固的胎生牙或新生牙因為受損傷鬆動或併發感染而不能保留時就需要拔除,這種情況最好請專科醫生來操作,因為可能引起拔牙創出血,有的時候需要行縫合操作。對嬰幼兒來說,因為的全身血容量很少,容不得出血,口腔環境窄小不好操作,所以有時需要住院來處理。

需要住院拔除胎生牙或新生牙並行縫合的術後要注意口腔的衛生護理:

  • 要進行口腔清潔,可用生理鹽水擦洗口腔,尤其是在哺乳後;
  • 密切觀察拔牙傷口的恢復情況,一旦發現紅腫加劇或有化膿,立即報告醫生;
  • 5~7 日拆線,之後仍需繼續進行幾日口腔清潔。

  • 三、馬牙子

    如果是出生時或出生後幾個月內,在口腔上顎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米粒大小牙齒狀突起的小硬點,數目不等,很像是長出來的牙齒,就是俗稱的“馬牙”或“板牙”,是新生兒常有的生理現象之一。

    “馬牙”並不是真正的牙,它是胚胎髮育時期剩餘的上皮堆積所形成的類似牙齒樣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牙齒組織。它的大小、形狀以及內部結構都不像牙齒,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馬牙一般沒有不適感,個別寶寶會出現愛搖頭、煩躁、咬奶頭,甚至拒食,這是由於局部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引起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馬牙不需要治療,通過吸奶摩擦,一般數月後會自然就脫落了,並不會影響進食,也不會影響正常乳牙的發育,不會引發其他健康危害。

    有些家長因為擔心而用針挑、布擦或淘米水擦破“馬牙”,這都是不可取的,有時甚至是有害的。因為新生兒口腔粘膜很嬌嫩,粘膜下血管豐富,免疫力和抵抗力極低,如果用針挑破或用布擦掉“馬牙”以後,會引起粘膜損傷很可能使細菌從破損處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僅使孩子受罪,嚴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兒敗血症。


    通過了我詳細的解釋說明,這對緊張的奶奶母親和兒子寶爸,終於緊縮的眉頭舒張開了,帶著微笑抱著可愛的寶寶回去找寶寶的媽媽餵奶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