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引導初中生熱愛學習?

青木皮


初中生的教育,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對家庭教育,許多家長問:有什麼好辦法?有什麼靈丹妙藥?

沒有靈丹妙藥。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孩子不一樣,對這個家庭、這個孩子成功的具體做法,換一個家庭、一個孩子,不一定就有效。但可以有一些一般的大原則。

方法/步驟

第一條原則:父母以身作則。這是老生常談,但是還要談。子女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問題。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師,如果父母親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自然無法要求子女,父母親的話也就沒有權威。中國父母對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調查,絕大部分好學上進學生,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熱愛學習。這不是說父母一定要天天讀書。學習可以是各種不同的文化愛好,熱愛戲劇、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歷史、熱愛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愛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較能夠發展起上進心。

   當然,許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樣好學上進,這類家庭往往父母言傳身教、為人正直、勤奮,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學習是自己的準則。好學上進,本身是一種追求。有調查顯示,子女問題比較多的主要是四大類家庭,第一類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農民暴發戶;第二類是高官子女;第三是父母衝突不斷或離異家庭;第四大類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錯,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沒有抽時間關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諺語,造就一個暴發戶只需要一天,造就一個貴族至少需要三代。中國人的諺語,富不過三代。現在全中國人的理想都是“暴富”。經濟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與道德準繩的富裕環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進的動力。

第二個原則是:家長要學會保護子女。在處理子女教育問題上,有兩個錯誤的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學校和教師;另一個是完全信任學校,信任老師,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現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隸。在學校裡壓力很大,學業壓力、考試焦慮、人際關係壓力、包括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壓力,不可能個個同學都是學習優秀的學生,實際上大部分同學是學習一般的學生。到初中以後,少男少女還有體相煩惱壓力,體相煩惱,對自己的長相很在乎,對同學的評價很敏感,還有生理和身體迅速發育帶來的種種困惑與煩惱,等等。

   當子女與學校與老師發生衝突矛盾的時候,父母既不能無原則地偏袒子女,也決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站在學校老師的立場上批評子女。要替子女設身處地著想,要學會傾聽子女傾訴,實事求是地瞭解情況,如果確實是子女的錯,也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錯,更應該心平氣和地與子女交流,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果確實不是子女的錯,而是學校方面的問題,老師方面的問題,家長就應該積極想辦法解決,分擔子女的壓力,而不是與老師一起對子女施加壓力。兒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長的呵護。

   家庭和家長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最後堡壘。簡單地說,家長要學習在學校的壓力下保護子女,學會維護子女的權利,不能夠事事都與學校站在同一個立場。許多反面的悲劇例子,導致學生走向極端行為的,許多都是因為家長不問青紅皂白跟著老師訓子女。

第三個原則是:切忌嘮叨,學會傾聽,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所謂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的一個階段、逆反的一個階段。子女生理發育迅速,長成半個大人,個頭與父母差不多,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父母的那些說教也聽了10多年了,聽煩了。加上學業壓力大,這個階段的子女,一般都會非常討厭嘮叨的家長。

   要學會傾聽子女,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學階段還願意有什麼事都與家長交流,那家長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願意與家長交流,有什麼問題都能夠得到比較妥善地解決。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忙於賺錢,不想聽子女的傾吐,認為那是毛孩子雞毛蒜皮的事。這樣就喪失了了解子女、引導子女最重要的一個渠道。

第四個原則是:對子女多鼓勵,少批評,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多一點寬容。少年兒童只有在鼓勵的環境中才能健康成長。 

第五個原則是:隨著子女的成長,給子女越來越大的自主空間,父母和子女雙方都要學會這一點。有些家長總是想控制子女、管制子女、設計子女。適當的控制是必要的。但隨著年齡增長,更多地是靠子女的自覺和自律,而且要給子女以自主的空間,要尊重子女自主的空間。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不僅孩子要解決青春期的困惑,父母也要解決好自己與子女關係上的困惑。父母親過分管制已經長大的子女,是許多子女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分的戀子情結戀女情結,是子女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家長應該明白,子女的快樂和幸福,就是家長最大的幸福,如果子女對家長非常服從,但他/她自己不快樂,那麼家長還是失敗的。

   子女來到這個世界是家長的選擇而非子女自己的選擇。而來到這個





一頁書1


我記得剛從小學畢業時,很多同學都在感嘆:“六年啊,怎麼熬過來的……”感覺自己好像一夜間長大了似的,殊不知,即便上了初中也只是處在人生的初步階段。

我想這個階段的孩子都已經有了一定的自覺,但對於未來是怎樣的,他們還是懵懂和迷茫的。他們想要變得成熟,想幫助大人做事,但雙肩依然稚嫩;他們想要接觸新事物,卻發現仍然離不開學校,六年之後仍然只能學習。所以孩子們會叛逆,他們也想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隻是每天啃書背書。

家長的告誡和訓語,每每語重心長的想與孩子交談,讓他能夠好好學習,但到頭來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聽不進去。或許他也知道你說的是對的,但就是不按你想的去做,因為這些話他從上小學就開始聽了,聽了六年耳朵也差不多要起老繭了。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並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去教什麼,而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或者以故事入手。一個良好的興趣可以指引孩子的道路,讓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而一個好的故事,能讓孩子主動去理解,深刻的去記憶。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更應該讓他們能客觀理性的認識這個社會,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長處,知道自己的不足。這些同課本知識一樣,不能一蹴而就,然而隨著認識的加深,孩子們就能逐漸的獨立思考,思考我為什麼要學習,這個階段我還能做什麼,我要怎樣才能比別人學的更快。

有了疑問才能去尋找答案,而有了目標,走的路才會是直線。孩子們能不能理解,那是他們的悟性決定的,而能不能正確的引導,那要看大人們是否用心了。


黑翼天徵


一,初中生是生理發育期,學習多科期。

二,初中生的心理對生理的發育不會太在意,知道人要長大;但對課業的突然增多,有不適和應對問題,窮於應付,感到疲憊。當然,這是指一般初中生。

三,初中生整個心理還是懞懂的,方向目標感處於不自覺狀態。

四,談到和初中生相處是門學問,社會學科。但可惜絕大部分家長自身就沒有學習、培訓,知識欠缺,無法相處好,引導好。還是些支離破碎的觀念,對孩子升初思想準備少,甚至幾無變化,只知道讓孩子讀書讀書讀書,沒有讀書的道理,形成壓力。或放縱。少數家長有學問是另況。

五,學問是系統化的,短期形不成,就說幾點主要的:一是根據孩子的長大變化而變化,首先生活上關心;二是正確告知孩子的所處階段及積極應變;三是與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多鼓勵;四是培養孩子健康的成長,而不是唯成績而成績,告知初中生是打底子的日期,學習好是為了將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業(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臺階。


光明嶺


據描述的三個方面,首先要了解初中學生階段性的心裡特點,才能有的放矢,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

初中階段的孩子開始有成人意識,喜歡自己做主,不喜歡家長強迫做事情;容易與大人產生牴觸,有逆反心理;易感情用事,自制力差;希望得到大人的讚賞;喜歡錶現自己等性格特點。

作為家長,要對症下藥,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是聆聽與引導。多聽孩子的訴說,少命令,多聽多看,在聽中找苗頭,並做好及時引導。

二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嘗試讓他自己做主,自己決定,作為家長在孰是孰非上把關定向就可以了。

三是培養孩子自制力,耐性和專注力。可以嘗試讓孩子在一個不受干擾的學習環境裡,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一件事,在此期間不容許干與之無關的事情。

四是培養孩子管理和計劃時間的良好習慣。教會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地學習!

一進入初中,同學們都會驚奇地發現,與小學老師們事事關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師管得很鬆,作業留得不多,或者即使很多,也不檢查。上自習也沒有老師看著,隨便說話,也沒人管,這一點,應該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這一點足以警示你的孩子小學成績很好,初中成績一直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心態尤為重要,管理好時間,計劃好時間,做的合理安排,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我愛我家lcx


初中三年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他將面對改變命運的中考,而中考就是一場預選賽,孩子只有通過中考這場預選賽才可以進入高中去參加高考這場最終的決賽考入大學,由此可見中考決定著孩子的高考,決定著孩子的大學夢想,決定著孩子的命運和前程!但是初中階段又是孩子最容易出問題的階段,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多想法往往與學習無關,如果父母不用正確的方法教育疏導,那麼孩子就會出現沉迷遊戲,貪圖玩耍不好好學習的問題,最後出現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學業荒廢在中考的時候連一所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樣來引導孩子呢?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點:首先要給孩子講清楚中考的重要性,孩子只有明白中考的重要性了,才能有危機感和責任感,才會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孩子!根據《九年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小學升初中是就近免試入學,但是初中畢業以後要想上高中的話,必須在中考的時候成績優秀才能拿到一張高中錄取通知書,才能進入高中繼續上學,而且中考只給每個初中生一次機會,一旦失敗不許復讀,因此面對中考必須做到:“只許成功,不能失敗”,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要有危機感,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第二點:家長要給孩子講清楚學習需要的是無縫對接,在學習中不要有僥倖心理,要明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初一,初二基礎穩固才能在初三衝刺的時候考入高中

孩子!你要知道初中三年你所學的知識只能是越來越難,初三要比初二的知識難,初二要比初一的知識難,而且各科知識前後銜接緊密,如果你在初一,初二沒有好好學習,那麼各科知識就會存在漏洞和斷層,就會在學習上感到越來越吃力,就會出現偏科和不及格的科目,那麼你的學習成績也必然會越來越差,越來越聽不懂老師講課,真要走到這一步那麼就會導致你考上高中的希望會越來越渺茫!下圖即為我與初中生的對話



通過上述兩點重要的談話,讓孩子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來規劃自己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涯,明白初一,初二階段必須要抓住機會,好好學習才能為初三和中考打一個好基礎,才能胸有成竹的在中考的時候考出一個好成績!同時作為家長不妨看看身邊中考失敗的親朋好友的孩子,就會發現很多孩子正是因為在初一,初二的時候沒有危機感所以他們貪圖玩耍沒有好好學習,結果等到了初三了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了,想要開始學習了才發現已經來不及了,已經落下太多了,已經聽不懂初三各科老師的講課了,結果以很低的只有三四百分的中考成績結束了自己三年的初中生涯,最後連一所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因此家長一定要引以為戒!切勿錯失良機,切勿讓孩子在學習中出現懈怠消極的學習情緒!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家庭教育感悟



秀子


孩子進入初中後,是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他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和眼界要寬闊了很多,加上個子長得和父母一樣高,這個時候很容易認為自己長大了,什麼都知道了。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能放低身態和孩子做朋友,聊天談心,就很容易和孩子產生代溝,進而演變成孩子的所謂叛逆。

其實,只要家長平時和孩子多聊一些輕鬆的話題,瞭解孩子的想法,未來的目標,成長中的困惑……孩子只要打開心扉了,自然就可以聊到學習上來。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的,他們也想好,這時候再來幫助他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孩子把你當朋友當支柱,自然就願意聽你的,而努力去學。只有孩子發自內心願意學,何愁學習成績不提高,你說,對吧?


高考同行軍


學習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得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為了什麼,為誰而學習,這點必須讓孩子明白。不講大道理,就講小道理。是為自己學的,對自己的將來有好處。學習目的明確了才能有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端正了,那就針對個人,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訂一個小目標。經過努力能達到的,目標太難完成的,不如不訂。太容易完成的目標,達不到讓孩子努力進步的目的。


笨笨潮爺1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真的很有必要和大家好好分享下自己這段成功的學習時光。也希望給正在努力尋找答案的學生們或者父母們一個較好的認知方向。



其實,在初一的時候我開始了自己的叛逆與厭學生涯。那時候只要聽到父母說到讀書寫作業時心裡就會十分不耐煩,每次成績下來的時候我都會想盡辦法不然父母知道。



在學習生活中,只要是老爸老媽叫我去做的一些事情,我基本一直和他們唱反調,很多時候甚至是爭吵和被老媽處罰,我都“在所不惜”。但是,這個轉折點在於一次初二的暑假工過程中被徹底改變了!



一個初二的暑假時間,我爸爸幫我找了一個廠讓我去上班,體驗生活,那個廠裡是做口香糖外包裝的,基本上都是雲南人,所以,他們每次都會將苦累重活交給我一個人做。即便我向領導提意見,也無濟於事。他們依舊我行我素。



從那一個暑假工下來,我時刻都體會到打工的苦楚與不易。也慢慢的明白父母這麼多年的辛勤打工生活。於是,我便開始每天認認真真的學習,勤勞樸實做事,對於父母的要求和建議我都會比較耐心聽取。從此以後,我的成績突飛猛進,從初三上學期的全班40多名轉變為下學期的全校前50名。最終,順利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父母的再多道理嘮叨都不及讓他們深刻的體驗一次大人生活的艱辛與不易。讓孩子們從心裡產生落差,在實踐中明白和成長,感同身受。(謝謝您無私的點贊評論支持)


長留仙聰


要孩子中考考出好成績,家中須給與的只能是最大限度的輔助。儘量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物質供給,最貼心的精神鼓勵。有輔導能力可經常檢查孩子的學習成績。初中階段,孩子學業負擔加重,接受知識能力相應提高,可塑性變大。這時候孩子若不愛說話,應視為是一種性格缺陷,家長要協助學校積極引導,力爭全面發展。初中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成長期,基礎知識積累的黃金期。努力利用好這一時段,是一生事業成敗的基本保障。在這個階段,孩子會感覺很累,心理壓力很大,有時候還會覺得人生無味,容易產生過激行為,家長與學校應注意疏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