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企業,工廠“用工荒”的原因是什麼?

七米嘀嗒


企業不只是用工慌吧,還有面對市場競爭壓力,根本就沒有把員工當回事,人員流動大,員工在企業沒有歸屬感,產品質量不穩定,企業用不了幾年就倒閉,這就是中國企業的病。


一路有你


窮人打工一輩子也只是被剝削的命運的,看看上海吧!有幾個工廠能和你籤合同?都被人力資源公司壟斷了,不管你從哪個勞務進都是一個結局,有的人都被倒賣三手四手了,你辛苦幹一小時都要幫別人賺錢。而別人確是躺著掙錢人家勞務所都說了,到哪找工作也會被他們剝削的,中國從上到下哪個不腐敗,你給找找,健康證國家免費但是醫院為什麼還敢明目張膽的收錢還不是有靠山,你再看看上海通用汽車有正式工嗎?一線員工全是我們勞務派遣和外包工,別想太多了。所有國企都一樣,你不管往哪找工作,在上海你就別想找跟廠裡籤合同,別想著福利待遇,能給你交上海社保都算是不錯的,還沒給你交外地的呢。想開點,中國不是你理想中的國家,除非你不在中國打工

我是進延峰偉世通當小時工的,(說好23一小時,15天一結賬)正式工工廠又不收[流淚]結果我早上六點半上班晚上6點下班,(中午吃飯扣半個小時)晚上沒吃飯還在幹活但是中介公司照樣扣半個小時,加起來就是1個小時,明明工時11個小時卻給我10.5 個小時。幹了5天心裡不平衡就不幹了,結果勞務公司就給我算18塊錢一小時,我把東西都給他了,他卻不給工資,說要等到二十多天才能給工資,我說我是小時工不是外包工和派遣工,勞務所卻說你不是日結工就得按他們這邊規矩來,去報警都沒有,你也可以去勞務仲裁。不怕告訴你,你個窮打工的也就這個命,我們都有靠山的,沒有靠山我們能在這邊站住腳嗎?


看淡紅塵是與非


我一號在廣州一家快遞公司做了一天夜班臨時工是通過中介去的說好做到18號16塊一小時11號到17這幾天最低18一小時。我就做了一晚就跑了。被分到翻面崗位就是把轉送帶上的貨物有條碼的一面翻到朝上這樣好掃描。晚上九點半上班到十二點吃宵夜,十二點半一直上到早上七點就現在轉送帶邊上一直把貨物翻過來翻過去的小的貨物還好一些大件的幾十斤一上班傳送帶上的貨物就沒停過還基本都是幾十斤的大件貨物。幹了一晚第二天拿筷子手都抖的走路的姿勢就想被七八個大漢煎過一樣。就這樣的勞動強度幹一晚才150[捂臉][捂臉][捂臉][捂臉]他們正式工工資也只有4000多一個月只比零時工多了社保而已


土豆PK洋芋1


中國企業,工廠"用工荒"的原因是趕貨997不停的加班工作且薪資不高,淡季逼你休息領最低工資,就像臨時工一樣,沒有工廠主人的感覺。誰願意去這種工廠呢?


海棟樑


這全都是扯淡的回答。真實情況是70後的給錢就幹,80年後的誰給的高給誰幹,90後的你給的再高,今天星期天我就是不會給你幹,就那麼簡單。個人的回答就是老闆給你們的太少了,其實是你們的消費越來越高了,並不是說老闆給你們太少了,當年我300塊一個月的時候,我一個月可以存200塊,現在呢,給我3萬塊,一個月不夠用。


運動臂帶


中國用工荒用“假”字來形容最好不過,現在的企業主已經徹底的蛻變為“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與壓榨好無節制與底線,在這種情況下“工人階級”基本都是“白忙族”,在工廠裡辛苦幹活,到頭來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狀態,工人的權力、尊嚴、社會地位根本無從保障,“勞動法”也成了擺設和笑話,工作12小時以上而且全年無休假,工人現已淪落為最無奈階層。

隨著年齡的增長“60”“70”們已經漸漸老去,他們也成了被工廠嫌棄的人,“夕陽無限好好,可惜近黃昏”,未富先衰的他們已經逐漸的迴歸農村。

年輕人受不了資本家的嘴臉,他們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進工廠。

為了像風一樣自由,無拘無束的日子為什麼成了奢求?也該讓企業“慌一慌了”。


鄉村光頭哥


我56歲,北京一家飯店打工,四千工資,新來的年輕人工資都比我高,但很多幹不長的,說實話,很多幹活還不如我那,幹活磨磨唧唧,浪費嚴重,不知道珍惜餐廳的物品,但他們辭工就業機會多,我就不敢隨便辭工,因為我們這個年齡再找工作很多單位一聽年齡就不要。現在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但很多招聘單位觀念卻沒有轉過來,即使一般體力勞動崗位,也是隻想用年輕人,但年輕人卻普遍不想做這些工作。只能不好找了


聽風137203806


企業用工荒不是無工可用,而是企業管理出了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企業不斷髮展壯大但是對員工卻越來越失去信心和吸引力,就我家大兒子所在企業來說該企業是上市大型企業,但企業管理特別是對員工本末倒置舉一例,我大兒子五年軍齡退伍後難免因軍隊原因有時需請假回老部隊參加活動,但是企業不問請假原因一律規定凡是請假一天不斷沒有全勤獎而且每請假一天另扣工資二百元。試想一下這樣的企業能留下什麼人?而且這樣的企業不是個例想當初我們那年代企業就是我的家而現在卻根本沒有把員工當作自己的員工而是應剝的對象,所以企業用工需求難企業自身應該反省一下


金槍魚34538246


工廠出現“用工荒”的現象,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

宏觀原因: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多種新職業興起;

微觀原因:企業效益不好,給不起高工資;企業管理有問題,很多人不願意進工廠。

我有一個親戚,今年50來歲,是遼寧省某地農村的。他們鎮裡規模比較大企業只有一家,是做食品的集團企業,下屬分子公司有十來個。2013年前,親戚兩口子都在這個企業上班。當時企業發展得還不錯,給工人的待遇也還可以,很多人想去這家企業上班,都得托熟人、找關係。

大概從13年下半年起,企業效益開始下滑。隨之而來的是,工廠開始拖欠工人工資,後來更是直接降薪、裁員。分子公司也是關的關,停的停,最後只剩下了2家正常經營。

親戚兩口子,有一個直接就失業了。最後工資拖了一年多才結,還是拿30多隻羊抵的。另外一人還在這家企業上班,不過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月拿4000不到的工資,還挺知足的。

失業的這個親戚,因為年齡、家庭原因,也不想去外地打工了。在家閒了半年多,開始跑黑車,結果沒幾天就被查了,還罰了不少錢。後來又在家養了幾頭牛,雖然很辛苦,掙得也不多,但也只能這樣了。

從我親戚這幾年的經歷,其實可以大致得出一些工廠“用工荒”的原因。

第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有的地方無人可用,有的地方無工可打。

出現工廠“用工荒”現象的地方,一般製造業比較發達,工廠比較多,比如“珠三角”等地區。而像我親戚那個地方,整個鎮子也沒幾家工廠,很多人想進工廠,都不一定能進得去。這就造成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有的地方無人可用,有些地方無工可打。製造業不發達地區的人,想進工廠打工賺錢,只能背井離鄉去外地。等到了一定年紀,他們就不願意折騰了。

第二,多種新職業的出現,讓原來打工的人有更多選擇

最近兩年,最火的一個詞兒應該是“自媒體”了吧?自媒體從業者裡,有相當一部分原來就是打工的。還有一個“外賣小哥”。據調查顯示,2018年初,全國外賣小哥的數量超過了700萬人。隨著社會的發展,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新職業。而這些新職業中,有相當一份對人的能力素質要求也不高,選擇進工廠打工的人,也只會越來越少。

第三,工廠效益不好,工人待遇太低。

這幾年,很多中小實體企業真的是太難了。原因有很多,這裡就不細說了。企業效益差,自然給不起工人很好的待遇,而且還經常拖欠工人工資。另一方面,人們的消費水平又越來越高。很多人不願意進場打工,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四,企業管理有問題,導致員工流失率越來越高。

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真的有很大問題。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是,中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太差,管理水平太低。很多中小工廠的中層管理,就是老闆的親戚。我一個客戶,一個100多人的小廠子,大大小小10多個管理人員,只有2個外人。這樣的工廠,但凡是有點能力的人,都幹不長。

如果只是管理水平有問題,還有情可原。有些企業老闆,根本就是心術不正。我一個廣東的同學,在親戚廠子上班。他跟我說,他們廠子為了節省人工成本有兩大套路:一是跟某些學校合作,大量引進實習生;二是招工人有試用期,給低工資。等試用期快結束的時候,直接以不合格為由辭掉。時間長了,企業的名聲全臭了。但凡是知道這家企業的,幾乎沒人願意進這家工廠打工。


劍心職場


我04年20歲時在大型的合資工廠幹過一年,就說說自己的體會吧。四班三倒,做三休一,在那時需要倒班的工廠算好的。但是倒班真是反人類的事情,休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一年後就覺得身體明顯變差很多,立馬走人。再以後不管做什麼都不幹倒班的工作。這兩年據說那家工廠改成三班三倒了,沒有休息了。

國內工廠用工荒,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收入低,倒班毀健康,而且年齡大了後被裁員和辭退的風險比其他企業要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