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無緣量產的V16引擎巨獸 1987款寶馬750iL“金魚”

排氣法規日益嚴苛的現代,各大車廠光是要為大排量引擎延命就得費盡苦心,但在大引擎生存空間還不算小的80年代晚期,寶馬也曾埋首踏入V16引擎的世界,將E32的長軸七繫結合V12+4的16缸超大引擎,讓V16引擎專才的凱迪拉克與布加迪也不禁回首瞪眼。由於金色的車身烤漆外觀,在1987年的寶馬開發部門中,工程師們默默的將這輛寶馬750iL稱作Goldfisch(德文的金魚),過度可愛的暱稱與龐大的V16引擎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對比。

無緣量產的V16引擎巨獸 1987款寶馬750iL“金魚”

未能進入量產階段的寶馬原型車很多,例如傳說中的初代M8,即是同時兼具高性能與豪華配備的頂級跑車,而這款搭載V16引擎的寶馬750iL,則是站在不同維度卻能擁有相似風格的終極原型轎車。

計劃起源於寶馬實驗小缸體引擎家族的開發項目,其中最大的版本即是這款以代號M70的V12為基礎開發的6.6升V16引擎;而除了增大規格之外,寶馬工程師也曾專注過縮小的藝術,當時開發的三缸引擎,則是這個引擎家族中最小的實驗作品。

無緣量產的V16引擎巨獸 1987款寶馬750iL“金魚”

概念車開發的工程目標相當單純,寶馬團隊只要將新開發的V16引擎塞進七系就能達成目的。但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原先在E32配置的V12引擎,其巨大體積就已經足以用盡整個引擎室空間,而更巨大的V16引擎肯定是一門更艱鉅的任務,最終在經過多處修改之後,才終於將這顆怪物等級的V16引擎放進車內。

由於前方引擎佔據太多空間,因此車上的散熱器被工程團隊以相當反邏輯的思維向後方移動,而寶馬刻意不使用原先的單一散熱器,而是改用了兩組較小的散熱器,工程師也將後方C柱下方的車體開孔,並安裝了兩個玻璃纖維製作的引流口,來確實地達到散熱效果。尾門與部分尾燈則是被切除改裝成散熱孔,讓750iL的外觀呈現一種將水箱護罩擺放在正後方的奇異光景。

無緣量產的V16引擎巨獸 1987款寶馬750iL“金魚”

雖然現代車迷已習慣16缸引擎至少要破千匹馬力的數據表現,對比讓這顆寶馬V16引擎輸出顯得相當保守;以六速手排傳遞動力,這輛具巨大的”金魚”能輸出402匹馬力與625Nm的峰值扭力,比起同期僅有300匹馬力的寶馬V12引擎來說,輸出可以算是相當強悍。

當原型車完成之後,雖然750iL的搭配金色烤漆與巨大進氣口的外型相當迷人,但卻在各個方面都無法達到量產的水準:首先這輛V16性能轎車的成本相當高昂,不僅難以打造,甚至毫無實用空間。不需要部門高層判斷這輛車缺少量產要素之前,任何人都能看出這輛車的市場將會極其微小。

無緣量產的V16引擎巨獸 1987款寶馬750iL“金魚”

但無論如何,寶馬750iL Goldfisch仍然是一輛相當驚人的車型,試著想像一輛六速手排的V16引擎寶馬7系,還在後方還挖了兩個巨大的進氣孔開在路上,不管從什麼時間背景來看,都實在是相當驚人的畫面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