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曾經有陣子,朱雨辰式媽媽很火。朱雨辰曾在《奮鬥》裡飾演華子,那是一個既真誠又講義氣的男孩;在生活中,他也曾是湯唯的男友。很久沒有出現在影視屏幕的他,卻在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第一季因強勢媽媽又火了一把。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朱雨辰的媽媽在節目說:

我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對待兒子的,我完全沒有自我。

她還說,對兒子的每一段感情,她都要知道,要干預。

她甚至說,女人就是要做賢妻良母。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朱雨辰媽媽就是自己心目當中的“賢妻良母”,可以看出,她因此深以為傲,但網友們紛紛表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驚嚇,說:“還好湯唯沒嫁給他”。

據朱雨辰媽媽講,自己把朱雨辰照顧得無微不至,比如:

  • 每天凌晨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汁,堅持10多年;
  • 兒子在北京工作,她搬去北京陪;
  • 每天用食物把兒子的冰箱塞得滿滿當當;
  • 兒子拍戲,自己全程跟......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朱媽媽還透露,對於兒子的每一條微博,她都要抄寫在本子上;

她甚至不讓兒子動手做飯;

不了讓兒子吃不愛吃的雞毛菜,她不惜把手凍裂,朱雨辰不得不嚥下去......

對於朱媽媽的這種控制,朱雨辰從上海跑到北京。但媽媽哭:“我怎麼這麼沒出息,兒子就這麼離開我”。於是,他只能讓媽媽跟著他。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作為兒子的朱雨辰,感受不到幸福,他直言:“你會把我搞死”。

節目中的朱雨辰,在朋友離開後的深夜裡無助地痛哭。面對“無私付出”的媽媽,他沒辦法擺脫,也沒辦法去指責,這是愛?!所以,他要接納,但他孤獨。

朱媽媽的這種做法,就是目前許多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他們正在用“直升機式育兒”傷害孩子,而不自知。他們喜歡硬塞給孩子一些自以為孩子需要的東西,不惜以付出自我的方式,來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但中國家庭式“直升機父母”,無異於在用親情捆綁住孩子的手腳:孩子,我為了你,什麼都願意付出,你必須得聽我的!你該怎麼活?交什麼朋友?去哪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由我來把關和定奪。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一、什麼是“直升機父母”?

關於“直升機父母”一詞,其實最早是出現在《父母與青少年》一書中,作者形容這類型的父母的大致意思是——

父母就像一架直升機,總是盤旋在孩子的頭頂上方,監控他的一舉一動。

後來,被大家所熟知,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對孩子生活過度干涉,毫無節制,並以此為傲而不自知的父母們。

如今,在很多中國家庭中,也普遍存在父母過度干涉孩子的問題。這些父母就像朱雨辰的媽媽一樣,除了不計成本為孩子花錢“投資”以外,還會“完全沒有自我”地全身心為孩子付出。這就是中國家庭父母的誤區:“直升機式育兒”。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二、“直升機式育兒”,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中國家庭父母的“直升機式育兒”,凡事都喜歡攔在孩子面前,致使孩子長大後步入社會一旦遭遇坎坷,就會難以適應社會節奏的變化,容易焦慮抑鬱。

1.傷害孩子的情感發展。

美國心理學會有一項研究表明,

對孩子過度關注、或保護保護的父母,或會傷害孩子的情感發展。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一定的自由和空間。但在生活中,父母總是不肯給孩子一點私人空間,不是監視、干涉,就是嘮叨孩子,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拒絕跟父母親近,甚至連一句話都不想對父母說。

等到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就會由於渴望獨立和自由空間,變得非常叛逆,甚至做出令父母意想不到的行為,重要的是有些孩子還會出現情感上的阻礙,

比如《小歡喜》裡的喬英子,由於媽媽的過度干涉,得了憂鬱症,出現跳橋的情況。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2.致使孩子無法獨立。

在平常的生活中,雖然父母發揮積極、主動的作用非常重要,但中國式“直升機育兒”的方式,實際上可能會致使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從而無法獨立。

由於中國式直升機父母總是願意替孩子“衝鋒陷陣”,包辦孩子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以至於孩子產生了過分依賴的思想,可能會導致孩子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比如,媽媽每天都要親自給9歲的兒子穿好衣服和穿好鞋,以確保他準時起床不拖拉,那這個孩子,他就永遠學不會自己穿衣服和穿鞋子。比如,爸爸在孩子每次在學校遇見問題的時候,都親自向老師去解釋,有時候是跟人起衝突,有時是因為看不清楚黑板想調整座位等等,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話語權,而在集體生活中,孩子自我表達的能力很重要。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3.致使孩子喪失處理事情的能力。

直升機父母十分喜歡在孩子出現任何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及時出現,幫孩子處理。容易導致孩子喪失處理事情的能力。

由於父母不可能跟隨孩子一輩子,而孩子的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需要從小培育起來。比如,孩子與人發生爭執,或是衝突,父母就會第一時間跑去現場,干預孩子這樣做不可以,那樣說也不行,必須要這麼做、這麼說等等,如此一來,孩子乾脆就不用思考解決辦法了,以後再遇見問題,也沒有了自己的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父母指導孩子要適可而止,對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也需要有意鍛鍊,而不是包辦。不然,會降低孩子自己處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導致以後遇見問題或困難,孩子不懂得如何處理。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三、測試一下,你是否是中國家庭式“直升機式育兒”父母?

一般來說,“直升機式育兒”的父母有以下11種行為上的表現:

  1. 你喜歡把蘋果用勺子壓碎,或者切成小塊,插上牙籤,端上茶几給孩子吃。
  2.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爭吵,或者孩子稍有不如意,就找老師興師問罪,還聯繫同學家長討要說法。(欺凌除外)
  3. 你每天晚上都坐在孩子身邊,陪孩子寫作業,甚至幫孩子完成所有課餘作業。
  4. 十多歲的孩子還沒有自己的房間,不能自己單獨入睡。
  5. 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從走路到坐姿,你都要告訴他們手應該怎麼擺,腳應該怎麼放。
  6. 只要孩子出門,沒有你的陪伴,即使和老師、同學一起去戶外活動,你就十分焦慮和擔心,生怕孩子受委屈。
  7. 幫孩子鋪床疊被、做飯,即使孩子上了中學,還親自叫醒孩子,並親手幫孩子穿上衣服。
  8. 孩子上幼兒園,你希望園區教室內有攝像頭,方便你24小時看到孩子。
  9. 你和孩子外出,遇見熟人或老師,你幫孩子回答所有問題。
  10. 關於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你希望家人、老師聽從你的意見,甚至希望權威人士採納你的想法。
  11. 孩子交到一個好朋友,你反對並插手干預。

以上11種情況,如果你有五個或以上中招,極有可能你已經成為“直升機式育兒”父母中的一員,已經進入“直升機育兒”的陷阱了。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四、中國父母如何避免“直升機式育兒”?

如果你是這種“直升機式父母”,就必須要引起重視,及時修正,以免過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傷害。

1.培育孩子,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培育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基本的生活技能,讓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綁鞋帶出門等等。

另外,還要培育孩子做家務。比如讓孩子幫忙倒垃圾,掃地等等。一般來說,4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洗澡;5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單獨坐公車,開始幫著家人處理一些家務;6歲的孩子,就可以跟同學、老師一起去參加夏令營等。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女孩洗碗

2. 相信孩子,給予他一定的自由和空間。

作為父母,要真正從內心相信自己的孩子,才能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間。比如,當孩子遇見一些麻煩,父母不要第一時間去幫她解決問題,甚至都不要幫他做決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選擇。

同時,父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一些過於擔心和焦慮的話。比如“以後如果遇到這種問題,沒有我,你怎麼辦呢?”類似的話語, 具有負面影響力,除了增加孩子的恐懼和焦慮之外,別無用處。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和媽媽聊天

3.學會放手,讓孩子去找自己的生活。

很多父母覺得為孩子付出一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同時也為自己這種全身心的付出而感動,自認為這樣做,才算一個好父母。就像朱雨辰媽媽,以為了兒子付出,完全沒有自我而自豪;就像前不見刷屏的電影《包寶寶》裡的包子媽媽,為了不讓兒子離開自己,把兒子當成包子吃進肚子裡,還好是夢一場,醒來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是,現實生活不是電影,不可以重新來過。

因此,愛孩子,就放開孩子,不要因為擔心和焦慮,就事無鉅細地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也不要為孩子做他應該做事情,更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和期待,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

國外的不少育兒經驗,其實值得中國父母借鑑和學習。比如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十分注重培養子女獨立的能力,孩子讀書在校住宿,畢業後工作自己找;還有以“沃爾瑪集團”聞名的沃爾頓家族,他們的孩子從小就開始打工。

中國家庭式父母的誤區:你的“直升機式育兒”,正在傷害孩子

五、總結:

就像一架直升機盤旋在孩子的生活上空,監控孩子一舉一動的父母,就是 “直升式育兒”父母。在中國,掉入這樣的“直升機式育兒”陷阱的父母不在少數。他們過度干涉、保護自己的孩子,從而傷害孩子情感的健康發展,使孩子無法獨立,喪失處事能力。

要避免成為“直升式育兒”的父母,父母就要放棄不間斷的監控孩子,致使孩子漸漸不願意去思考和判斷,減少孩子自己嘗試著解決事情的機會。


我是 ,育兒問題達人,健康領域創作者,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作者,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11專欄也好便宜,歡迎訂閱《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