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聊聊萬科的估值

私下裡跟很多朋友聊過了萬科,這裡正好把內容和思路整理一下寫出來。本篇如果以研究報告的模式來寫的話,自上而下鴻篇大論反而失了主線,面面俱到導致無法抓住事物的主要核心矛盾,投資研究的重要思路之一就是抓大放小,抓最重要的主線、研究最本質的東西。好了下面進入正題。

房地產的收入模式通常是先銷售,後結算,因此今年結算的營業收入是1-2年前的銷售金額。今天布魯斯就通過分析萬科的歷史數據,來窺探萬科究竟隱藏了多少收入,來聊聊萬科多少有多麼低估。

首先從結算面積看,2016年及之前,銷售面積領先結算面積一年,但是到了2017年之後,結算面積與銷售面積出現了顯著背離,但由於均價的上漲,2017-2019年Q3,淨利潤同比增速高達33.44%、20.39%、30.43%。

聊聊萬科的估值

再來看結算收入,同樣的,已售未結算金額領先結算收入一年,但是從2018年開始,結算收入顯著落後於已售未結算金額。萬科2018年結算收入2846億元,2016年底的未結算金額是4143億元,如果保守計算,2019年結算收入增長30%,則結算收入達到3700億元。而2018年底,已售未結算金額為5307億元,那麼萬科隱藏的收入,也就是按正常週期本應結算但又未結算為收入的銷售金額大約1600億元。這種操作,全市場僅此一家。

聊聊萬科的估值

結合2019年,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4%,其實可以發現,管理層對此早有預期,為了平滑2020年業績,將2017-2018年的收入延後結算,以保持淨利潤的穩定增長。如果回顧這幾年來的房地產市場、政策變化和萬科的行為,會發現管理層的戰略眼光真的很厲害。

2016-2017年為什麼房地產能夠一飛沖天,刺激經濟只是表象,實際是我們的經濟體系遇到了更大的危機,刺激地產雖有很大隱患,但在當時的情景下,似乎沒得選。2014年中之後,外匯儲備開始迅速下滑,中國發行貨幣的錨突然沒了,這就相當於釜底抽薪,為了防止金融緊縮,必須要通過創造抵押物來維持貨幣增長,否則亂印鈔票就會引發嚴重通貨膨脹,這也正是那輪地產泡沫的歷史使命。

所以在最棘手的危機解除之後,就該著手抑制房地產泡沫了,房住不炒隨之而來。2018-19年,樓市景氣度下了一個臺階。2016-2018年利潤表中隱藏的收入和利潤,在2020年之後,將會慢慢釋放出來,即使房地產景氣度下降,但淨利潤穩定增長依然有充分的保障。

就在房地產市場政策邊際傾向即將發生微妙轉折之際(由全面管控到因城施策),萬科悄悄成為了2019年度拿地金額最高的房地產商,

而恆大早已在拿地金額榜單前列不見了蹤影。我猜萬科管理層一定是捕捉到了改革方向的變化,從全面抑制地產泡沫到房地產配合地方財政供給側改革。

講完了大的邏輯,我們再來推測一下2019年的業績,還是要從歷史數據中找規律。

分析了歷年收入的變化和歸母淨利的變化之後,可以發現一些利潤的結算有著明顯的規律性特徵。由於全年大部分利潤在四季度進行結算,因此通過計算全年利潤/前三季度利潤,能夠大致推測全年淨利潤。這個比值大約在2.40-2.65之間,那麼根據2019年前三季度利潤,保守估計2019全年利潤為2.40×182.41=438億,同比增長30%,這個增速與前三季度保持一致,同時根據王石此前透露的萬科業績很好,我認為438億的歸母淨利潤,還算可靠,且偏保守。(由於萬科物業貢獻佔比很小,約3%,影響忽略不計)

再看來估值,這部分需要考慮兩種情形,第一種,不將物業部分單獨估值,全部利潤按照房地產行業給予估值。第二種,將房地產業務和物業業務分別估值,加和。

第一種情形,顯然是最保守的,用PE法來測算一下。近五年來,PETTM的最低值是8倍,假設基於2019年淨利潤給予8倍估值,那麼萬科的估值為438億×8=3504億元,切換到2020年,根據前面的分析,保守估計20%的利潤增長不成問題,則2020年對應估值為3504×1.2=4205億元。

聊聊萬科的估值

8倍PE有著極高的安全邊際,今天收盤,萬科市值3300億,比3504億元低5.8%,比2020年對應估值低21.5%,這還是沒有考慮估值回升的情形。

第二種情形,將房地產和物業業務分別估值。根據2019年上半年數據推算,保守估計2019年物業收入為127億元,貢獻淨利潤約14億元,那麼房地產業務貢獻利潤則為438-14=424億元。

首先對萬科物業進行估值,我們參照可比公司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中海物業、綠城服務的市盈率,除萬科物業外,其他數據來自WIND一致預期。

聊聊萬科的估值

和萬科物業最像的,是保利物業和綠城服務,但此二者皆不如萬科物業,至於碧桂園服務,利潤水平顯著虛高,主要由於酬金制會計處理和關聯交易的影響,在此不做參考。那麼萬科物業的合理公允估值水平,2019年對應PE至少要40倍,對應估值為40×14=560億。由於萬科物業未上市,我們用IPO-Discount來折價,通常打個8折,則為560×0.8=448億元。

根據企查查披露,萬科持有萬科物業63%股份,2019年對應估值為448×63%=282億元。假設2020年萬科物業利潤增速為20%,則對應估值為282×1.2=339億元。

房地產業務部分,根據上文估值,2019、2020年對應估值分別為424×8=3392億元、3392×1.2=4070億元。

加和得到:2020年對應保守估值4409億元。

聊聊萬科的估值

以上是在每個環節,均採用最保守的計算方法得到的估值結果。現在萬科的市值是3300億元,根據第一種情形,花3300億買萬科,

相當於白送了一個上市物業公司,而且是全國最好的物業公司。(萬科每年的評價排名都是第一

數據總結:

聊聊萬科的估值

所以本篇得到的結論就是,萬科現在的估值極度低估、安全邊際極高,只是需要一些耐心。有人會擔心未來房地產行業增速的下滑,如果看整體,確實是這樣,但對於龍頭來講,增量住宅+存量翻新+市佔率提升,仍然有相當穩定的業績增速。根據2019年三季報,萬科的實際負債率(資產負債兩端同時剔除無息負債)僅為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