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的假說可信?


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的假說可信?

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殺死了恐龍和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

但其原因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解決,一些科學家對廣為接受的"小行星猝死"理論提出質疑。該陣營認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可能釋放了氣候變化的氣體,在西班牙大小的地區稱為德干陷阱,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耶魯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把責任完全歸咎於小行星。他們說,在德干陷阱(位於現在的印度)中發生的噴發和熔岩流對環境的任何影響,都發生在滅絕恐龍事件(科學家稱之為K-Pg)之前。

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的假說可信?

耶魯大學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平切利·赫爾(Pincelli Hull)說:"很多人猜測火山對K-Pg很重要,我們是說,'不,他們沒有。'這項研究週四在《科學》雜誌上發表。

"我們的研究需要40年的研究,並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研究。它結合了這一點,在你能做的大多數定量測試中,它看起來確實不像是火山。"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火山釋放出的氣體,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削弱了生態系統,使得恐龍在小行星撞擊時更容易滅絕。

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的假說可信?

德干陷阱在今天的印度。

耶魯大學領導的研究通過模擬二氧化碳和硫的排放對全球溫度的影響,並將其與跨越滅絕的古溫度記錄進行比較,來研究這種放氣的時機。

他們發現,至少50%或更多來自德干陷阱的主要氣體釋放發生在小行星撞擊之前,只有撞擊與大滅絕事件相吻合。

耶魯大學前研究員邁克爾亨尼漢(Michael Henehan)說,這些火山確實"引起了一次變暖事件",但隨著滅絕的發生,其影響已經消失了,他現在位於GFZ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

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行星撞地球,恐龍滅絕的假說可信?

研究人員觀察從海底提取的岩石的核心。

"晚白堊世(時期)的火山活動導致了大約2度的逐漸全球變暖事件,但並沒有導致大規模滅絕,"Henehan說,他彙編了這一滅絕事件的古溫度記錄。為了確定當時的溫度變化,亨尼漢使用了基於多種來源的代理記錄,包括化石和其他生物標誌物中的化學痕跡。

研究人員還檢查了從海底提取的岩石核心,這顯示了小行星撞擊的時間。"你可以看到被撞擊熔化的岩石碎片。"這些岩石的核心非常非常清楚,"亨尼漢說。

那麼這是否引發了關於恐龍滅絕原因的爭論呢?

赫爾說"如果明天有人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我會準備說我們錯了。但這看起來真的不像是基於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她說。

關於恐龍滅絕的科學論證,還是以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假說佔主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