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農村,天然氣都通到村裡,可一些農民寧願燒煤、燒柴,也不願用天然氣,為什麼?

新大風歌


在農村,天然氣都通到村裡,可一些農民寧願燒煤、燒柴,也不願用天然氣,為什麼?

鄉鑑為您答疑解惑。說實話,農村天然氣建設本身是一項惠農民生工程,是改善農村“髒亂差”的具體措施,但是現實情況卻很讓人大吃一驚,一些條件不錯的村莊雖然通上了天然氣,管線都安裝到戶了,可是不少農民卻拿它當作擺設,使用頻率非常少,寧願繼續燒柴、燒煤,這種現象在我們隔壁村很是常見。走訪瞭解之後,發現現象背後存在幾方面原因:

一、天然氣費用貴

農民樸實節儉,平時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一般不會為非必需品而亂開支,加之現在種地又賺不到錢,生活壓力更大。農村安裝天然氣,鋪設管道每家要交幾千塊,通氣後平時使用也要花錢。管道安裝費用高也就算了,農民咬咬牙交了,可日後使用的燃氣費用也很高,一方天然氣幾塊錢讓農民用不起。然而,柴火在農村到處都是,砍伐幾棵沒有經濟價值的樹木就能燒一年。相比花錢用天然氣,農民更願意在自己荒山砍樹燒柴做飯。

二、管道氣壓不夠

除了農村燃氣費用貴以外,還有一個讓農民不解的問題,一到村裡做飯的時間,天然氣火焰由藍色變為橘紅色。由於農村到城市氣壓站的距離比較遠,一到用氣高峰時間,就會因為管道氣壓不足,影響燃氣的燃燒效率,火焰溫度偏低。燃氣表不停地跑,但因氣壓低而大大降低燃燒效率,做好一頓飯要用更多的天然氣。

三、使用也不方便

在大部分人眼裡,天然氣比燒柴做飯方便衛生多了,但是,對從來沒有使用過天然氣的農村老人來說,或許他們認為燒柴做飯會更加方便。畢竟農村老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不上年輕人,教他們安全使用的次數又很少。因為擔心出現安全問題而不敢使用天然氣的情況還是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