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導讀: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張廷玉之所以能成為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倍加信任、極為恩寵的官場長青樹,除了深通上意,堅定擁護皇權,並不參與奪嫡之爭外,君前奏對、日常交往之中的語言藝術也絕對是其穩立不倒的關鍵因素之一。

朝堂之上、官場之中,一個人的榮寵富貴往往就取決於一句話的對錯與否、合適與否。在康熙朝晚年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中,朝臣,尤其是身居上書房的三位大臣如何站位、如何在康熙皇帝面前表述自己的擁立、支持態度,都是對其政治智慧的嚴格考驗。

就語言藝術方面,就因語言表述而獲得聖寵,求得官場長青的目的來看,張廷玉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張廷玉在“九子奪嫡”事件中,雖然沒有明確的政治站位,但因為對康熙皇權的絕對用戶,對康熙皇帝心中真實意圖的精準把握,反倒讓其成為了康熙皇帝倍加信任和倚重的對象,成為絕對程度上影響奪嫡結果的所在。

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他在語言表述上的絕佳表現!

語言藝術之救場、救人

從熱河返回京城以後,康熙皇帝公開廢除了胤礽太子名位的命令。作為太子的師傅,王掞自然要站出來為太子求情:

“臣以為太子雖有錯,錯不在太子一人;太子雖有過,過不至於廢黜。皇上適才說太子不盡職,我請問自從太子輔政以來,六部公卿有幾位大人盡職輔助太子善為謀政?皇上說太子不修德,上書房幾位重臣都有匡正得失的職責,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幾時對太子贊善匡失?諸位皇子,除一二位輔助太子理政,其餘的各位阿哥誰不是各自為政,陰為絆阻,甚至還有暗中魘鎮者。時至今日,將所有的過失歸於太子一身,這是不教而誅,不但不能服天下臣民之心;而且對滿朝文武百官怎麼交代呀?也難以對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您不能這樣對待戰戰兢兢三十多年的太子啊!”

不得不說,王掞能當上太子師傅,確實有兩把刷子!單就上述一段話,竟能讓康熙皇帝無言以對,只能將王掞作為太子師傅的罪責拿出來,予以威脅:

“你是他的師傅,他變成這個樣子,你又該當何罪呢?”

王掞回道:

“臣罪滔天,臣罪當誅!就在皇上召臣同坐御攆之前,臣已讓家人為臣準備好了棺材,只等說了這番話,以死謝罪!”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康熙皇帝一看嚇不倒王掞,就將其罪行再行升級:

“好一個忠臣!你如此咆哮朝廷,侮辱君父,罵盡皇子百官,一死就能抵罪嗎?”

可是,這也嚇不倒王掞:

“老臣全家三十餘口,甘願陪臣一同就死!”

好了,康熙皇帝徹底無語了!面對做好了一切準備的王掞,康熙皇帝徹底沒辦法威脅和震懾了!

一向英明睿智的康熙皇帝,為何面對王掞無可奈何了?

對於王掞這等忠臣,這等自幼受儒家忠君思想影響的老臣,康熙皇帝仍然用震懾平常官員的性命威脅、政治生命威脅來回應,當然不會收到實際效果。對於王掞而言,性命乃至全家的性命都是小事,違背了儒家思想指導下的為臣之道、忠君之道才是致命的所在。

這個時候,張廷玉站了出來!

“王師傅,你以一死博取忠名,卻把一個殺忠臣的罪名強加在皇上的頭上,難道這就是聖人教你的忠恕之道嗎?”

你不是深諳儒家之道,嚴格按照儒家思想來規範和約束自己所行嗎?你不是將儒家思想奉為圭臬,哪怕用全家的性命作為要挾,也在所不惜嗎?那我就借用儒家思想來告訴你,你錯的有多離譜!

好了,這下說到了王掞的痛處,輪到王掞無言以對了:

“這,這,這,老臣確沒想到!可是,老臣如果沒死,有怎麼對得起太子?”

看到自己的回應有效果,張廷玉繼續自己的回應主題思想:

“你死了,豈不更加有傷皇上的聖德之名,你豈不更陷太子於不忠不孝之地嗎?”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這下,王掞徹底無言以對,徹底被征服了!王掞也只能用“何以自處”來表述自己的無奈。

這裡,對於張廷玉的“挺身而出”,需要做出相關說明:

在王掞的口中,朝中百官尤其是上書房三位大臣都是“不教而誅”的有罪之人,為什麼只有張廷玉站出來為康熙皇帝解圍,反駁王掞呢?

1、上書房三位大臣中,佟國維乃系皇親國戚的代表;馬齊乃系滿族勳貴的代表;張廷玉則是漢臣的代表。也就是說,對於上書房的組建,康熙皇帝是有著具體管理範圍限定和意圖的,王掞作為漢臣,原本就應該歸屬張廷玉節制和管轄。

所以,對於王掞的狂悖犯上,張廷玉有著回應和處理的直接責任。

2、王掞,作為堅定擁護和支持廢太子胤礽的“太子黨”成員,雖然有著自己明確的政治站位,但畢竟是位忠臣,是張廷玉在朝堂之上能夠有所仰賴和信任的漢臣之一。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廢太子胤礽和王掞正值牆倒眾人推的關鍵時刻,就王掞的囂張表現來看,如果不是張廷玉站出來而是其他朝臣反駁王掞,王掞就只有一個結果——死!

也就是說,張廷玉之所以首先站出來反駁王掞,更大的目的在於對王掞的保護,他用以阻止王掞赴死的說明,更是勸阻康熙皇帝誅殺王掞的理由。

對於張廷玉的挺身而出,反駁救場,康熙皇帝是何種態度?

對張廷玉下達的一道聖旨,就能直接說明:

“張廷玉,明天代朕去天壇,宣讀廢黜太子胤礽的詔書,告祭天地!”

對於一個漢臣而言,對於一個身居上書房最末尾的臣子而言,這絕對是巨大的榮耀,更是康熙皇帝對張廷玉剛才表現最為直接的認可態度!

關於張廷玉語言藝術中的救場,在接下來的上書房議舉新太子事件中,也有著極具代表性的表現。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上書房大臣之佟國維、馬齊召集眾臣商議議舉新太子之事時,康熙皇帝突然來到了上書房。可是,對於馬齊興高采烈彙報的議舉結果,康熙皇帝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興趣,而是可以轉移了話題:

“這河南、四川、江蘇奏摺上都說了些什麼?”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康熙皇帝最為關心的肯定是新太子的推舉情況,可康熙皇帝對推舉結果置之不理反而問到了河南、四川、江蘇三省的奏摺,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這三個省份肯定有著較為統一的所指,而且和新太子推舉有著直接關係!

於是,在張廷玉的回話中,就有了皇四子胤禛監修的河南黃河大堤;皇四子胤禛一手調教,清理了四川匪患的四川提督年羹堯;和皇四子胤禛的鐵桿兄弟——皇十三子胤祥一樣,來自江蘇的大孝之人。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對於已經基本明確的太子人選推舉結果,並不滿意,而是屬意皇四子胤禛。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之下,皇四子胤禛黨羽勢力不夠、推舉諫章不夠,再加上康熙皇帝之前

“一惟公議是從、絕無偏私”的明令,讓他還不能直接將皇四子胤禛推到太子位上。所以,康熙皇帝只能用復立胤礽,來阻止皇八子胤禩等人對皇儲位置的覬覦,來為胤禛贏得增強勢力的時間。

認真領會上意,並依據上意給出康熙皇帝想要的回答,張廷玉的語言藝術,可謂登峰造極。

而在康熙皇帝決定釋放皇十三子胤祥時,佟國維問道:

“請問皇上,是否要說個理由?”

其實,在高度讚揚江蘇孝子的時候,康熙皇帝就對釋放皇十三子胤祥的理由,有過說明:

“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忠孝之人,只不過我們不留心注意!比如說,朕那麼多兒子吧,十三阿哥就很講孝義。他雖然脾氣不好,但對朕、對廢太子就是一片忠孝之心。做事但憑良心,從不計較利害得失。如果朕真的遇到什麼危難,十三阿哥肯定也會像那個孝子一樣捨身相替!”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如此明顯的理由說明,佟國維會聽不出來嗎?

當然不是!

在推舉新太子的關鍵時刻,康熙皇帝做出釋放皇十三子胤祥的決定,是不是有著明確的所指,是不是對新太子推舉有著最高指示,這都是作為內閣首輔大臣所必須明確的,更是上書房在接下來的推舉工作中,所必須考慮的。

但是,這個明確的意見,康熙皇帝肯定不能直接給出,這不僅是康熙皇帝對於自己之前“一惟公議是從、絕無偏私”命令的出爾反爾,更嚴重違背了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的整體規劃。

所以,康熙皇帝只能用“朕疼自己的兒子”來回應佟國維。可康熙皇帝如此回答,未達目的的佟國維當然不滿意,於是張廷玉又站了出來:

“皇上,金門畫吏冷吉臣循著皇上的旨意,剛剛完成了一幅描繪承德離宮的避暑山莊圖,三阿哥的門人李紱為之作序,行家們看了都讚不絕口,已經晉到慈寧宮了!皇上幾時得空,前去一覽!”

康熙皇帝立即回道:

“好,妙!立即就去!”

這正是張廷玉言語藝術中的救場表現,面對佟國維,康熙皇帝已經無法繼續給出回應,正值尷尬境地,張廷玉一個“請皇上覽畫”建議,給康熙皇帝鋪設了最合適的臺階,讓其脫離了尷尬境地,從而得到了康熙皇帝“好、妙”的認可和讚許。

語言藝術之轉移對象、移交矛盾

太子胤礽首次被廢,推舉新太子之時,出現了兩百多名官員共同舉薦皇八子胤禩為新太子的諫章,讓康熙皇帝抓到了身為內閣首輔大臣的佟國維中間聯絡之罪行。

手持奏摺,康熙皇帝問道:

“佟國維,這兩百多人聯名的摺子,是怎麼回事?如果沒有人居中聯絡,這麼多人就同聲一氣,眾口一詞?”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佟國維回道:

“居中聯絡本就是上書房的責任,推舉皇八子胤禩也是上書房和許多官員的公議,這些都是為了我大清江山的社稷,奴才以為這可指責!”

聽完佟國維的回答,康熙皇帝大笑回道:

“上書房?你一個人代表上書房?張廷玉,你也是上書房大臣,你說說佟國維有沒有中間聯絡?”

張廷玉回答道:

“回皇上,佟國維和馬齊保舉八阿哥,那是因為八阿哥確實有過人之處。臣以為,這無可厚非。至於眾人串聯之事,那也是因為一時不慎,忘了君子不黨的教訓。佟國維、馬齊和臣同處在上書房這個位置,處理推舉太子這樣的大事,要想使皇上滿意、百官滿意、天下百姓滿意,實屬不易。臣等的處理,既然有了偏差,那請皇上矯枉指正,重新推舉也是良法!”

上書房,本就是統轄百官,向皇上直接負責的清廷決策機構,居中聯絡,統計百官推舉意見絕非佟國維僭越之舉,更加算不上串聯結黨之罪。而且,在張廷玉的表述中,也明確了上書房原本就肩負著處理推舉新太子一事的責任。而且佟國維已經明確說明推舉皇八子胤禩為新太子,乃繫上書房和許多官員的公議,並非自己一人的意見。

這說明佟國維的說辭並沒有毛病,而且其串聯結黨的行為也只是“有所偏差”。根本算不上罪行!

這也是康熙皇帝為何在佟國維給出回答以後,哈哈大笑的原因,因為他沒有合情合理之說辭予以回應了,只能快速將話題扔給張廷玉,讓張廷玉為自己解圍。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張廷玉的回答中,有著這樣幾層說明:

1、康熙皇帝的問話中,只有“你說說佟國維有沒有中間聯絡”,並沒有涉及馬齊。而張廷玉則直接將佟國維和馬齊,一塊拿了出來,予以說明。

張廷玉用意何在?

單說佟國維,針對性太強,加上一個馬齊就基本能夠涵蓋上書房,甚至包括了同處上書房的張廷玉。也就是說,張廷玉在正面回應康熙皇帝的問話以後,就刻意將話題對象轉移了。將康熙皇帝明確針對的佟國維,轉移到了上書房身上。其目的很明確,不得罪佟國維,更不得罪皇八子胤禩。

2、張廷玉明確了佟國維等人的串聯結黨罪行,這是順應康熙皇帝心中意圖的理性做法,更是為自己接下來的總結做出的鋪墊。

康熙皇帝對張廷玉的問話,發生於張廷玉舉薦廢太子胤礽以後,發生於康熙皇帝明確認可了張廷玉的做法以後。這說明,皇八子胤禩被推舉為新太子的結果,並未得到康熙皇帝的認可,相較於佟國維、皇八子胤禩等人,張廷玉更不得罪康熙皇帝,更會順著康熙皇帝的意思回答問題。

所以,對於康熙皇帝已經認定之佟國維中間聯絡的罪行,張廷玉必須予以認可。

3、經過上面的鋪墊以後,張廷玉給出了康熙皇帝真正想要的總結——請皇上矯枉指正、重新推舉!

皇八子胤禩被推舉為新任太子,並不符合康熙皇帝的心意,康熙皇帝自然想要推翻這個結果,更加想要收回自己之前“一惟公議是從,絕無偏私”的命令。但是,畢竟君無戲言,康熙皇帝不可能否定自己的聖旨吧!

深通聖意的張廷玉,在明確給出“眾人一時不慎,忘了君子不黨”之罪行以後,順理成章的將推舉新太子的最終決定權交給了康熙皇帝,既給了康熙皇帝一個臺階,又讓眾人無話可說。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對於張廷玉的回答,康熙皇帝是否滿意呢?

我們來看下佟國維的回應:

“皇上,張廷玉是奸臣!七日之前,皇上下旨廢黜胤礽的太子名位,難道那時張廷玉就不知道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道理?當時他為什麼不諫阻皇上?而時隔數日,他有陽奉陰違,既不與臣等商議,更不思皇上的聖名,暗中為廢太子開脫罪責,實際上是把過錯推給皇上,自己博得一個君子不黨、與人為善的美名啊!此人之用心險惡,雖然歷朝歷代大奸似忠者無出其右,速治張廷玉之罪,以安百官之心,以全皇上之德啊!”

注意,佟國維並沒有針對張廷玉的回話,而是直接針對張廷玉推舉胤礽的諫章予以的回應。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對於康熙皇帝的問話,張廷玉的回話滴水不漏,並沒有直接觸動佟國維的地方,唯一讓佟國維心生不滿之處,在於張廷玉給出的“請皇上矯枉指正、重新推舉”

意見。而且,佟國維的回應中,雖然表面針對張廷玉,但事實上每句話都是直指康熙皇帝,都在表述對康熙皇帝“出爾反爾”的不滿。

不口否認,如果沒有之前晚膳之時,康熙皇帝已經和佟國維達成了政治交易的共識,面對佟國維句句在理、毫無反駁缺陷的指責,康熙皇帝還真是沒法給出回應。

“你們都看到了,聽到了!張廷玉為佟國維說好話,佟國維反罵張廷玉是奸臣,還要朕治張廷玉的罪。你們知不知道什麼是以怨報德?什麼是無恥小人?有個現成的例子,佟國維就是!”

看到了嗎?針對佟國維的指責,康熙皇帝一句也沒回應!因為,康熙皇帝原本就不佔理,原本就沒有回應的底氣和理由。只能用所謂的君子之交、德怨回報來確定佟國維人品和道德上的不足。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深得康熙信任?說話水平,絕對不容忽視

康熙皇帝如此維護張廷玉,不惜辱罵自己的岳父兼舅舅——佟國維,當然有著之前政治交換的原因,有著藉助廢黜佟國維,推翻此次推舉新太子結果的必然發展。但如果沒有張廷玉近乎完美的回話,如果張廷玉沒有給出直接“惹怒”佟國維之“請皇上矯枉指正、重新推舉”的總結,會有康熙皇帝和佟國維之間針鋒相對的對話嗎?

也就是說,張廷玉在回話中,自己誰都沒得罪,但卻用直接推翻佟國維費心經營之推舉結果的辦法,將矛盾直接引到了康熙皇帝和佟國維的身上,落得了美名、聖心和仕途上的晉升!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