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60家信託公司年度業績:中信、華能、華潤列前三,華融成虧損之王

近期,60家信託公司陸續公佈了2019年的業績情況。

鐳射財經認為,這份成績單整體來說穩中求進,具體來看分化明顯。

頭部信託公司與尾部業績相差千倍的背後,是信託行業主營業務遭遇愈發嚴格的監管壓力,在政策和罰單的導向下,發力消費金融業務和家族信託,力求加碼創新業務,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60家信託公司年度業績:中信、華能、華潤列前三,華融成虧損之王

01 馬太效應加劇

去年,60家信託公司的業績整體穩中有進,但公司之間的分化明顯,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2019年,60家信託公司的淨利潤達到567.5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5%左右。

鐳射財經獲悉,中信信託、華能信託、華潤信託、平安信託、重慶信託、江蘇信託、五礦信託、光大信託等位居行業前8名,淨利潤均超過20億元;華信信託淨利潤不足1億元,山西信託、新華信託這2家公司淨利潤在0.2億元以下;華宸信託、華融信託還處於虧損狀態,淨利潤為負。

早在2018年,中信信託就拿下信託行業年度業績的頭把交椅,去年更是以252.13億元淨資產、71.77億元營業收入、49.49億元信託業務收入、35.93億元淨利潤的業績蟬聯冠軍。

中信信託方面表示,公司2019年信託資產餘額1.6萬億元,同期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保持穩定,淨利潤連續8年保持30億元高水平。

排名第二位的是華能信託,去年實現淨利潤31.75億元,2018年淨利潤為24.18億元。

華能信託全稱為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華能集團控股、貴州省及國內多家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的全國性信託金融機構,於2008年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在原貴州省黔隆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基礎上增資擴股重組而成。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1.95億元,淨資產187.69億元。

華潤信託則以28.76億元淨利潤的業績,排名第三。平安信託以26.52億元淨利潤位居第四。

平安信託方面表示,過去一年,平安信託基於審慎經營原則,主動壓降通道性業務規模達625億元,事務性管理類資產規模同比壓降25.3%,主動管理業務規模佔比達58.2%。

淨利潤26.42億元位列第五的重慶信託方面則表示,各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的報表口徑不一樣,重慶信託的口徑沒有合併報表子公司的收益,重慶信託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應為31.28億元,同比增長11.48%,位居行業第三。

截至2019年12月末,重慶信託通道業務規模佔比由2018年末的52.72%降至2019年末的30.88%,服務實體經濟的存續信託業務規模1278.10億元,規模佔比61.25%。

江蘇信託、五礦信託、中航信託、建信信託、外貿信託排名第六到十位,淨利潤分別為24.40億元、21.04億元、19.39億元、18.98億元和17.90億元。

與淨利潤在20億元上下的前十名不同,尾部信託公司的業績不如意。

2019年,華信信託淨利潤為0.55億元,山西信託淨利潤為0.17億元,新華信託淨利潤為0.17億元;華宸信託淨利潤則為-0.6億元,華融信託淨利潤為-8.2億元。

淨利潤排名倒數第四的華信信託,是銀保監會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目前遼寧省唯一一家信託公司。自2016年到2019年,淨利潤連續四年下滑,分別為16.06億元、10億元、8.07億元。

淨利潤排名倒數第三的山西信託,深陷違約風波,多個項目出現兌付問題。

去年8月,有媒體報道稱,山西信託發行的“信實59號”在逾期一年後仍未兌付,涉及資金5000萬元,募集資金所投的臨汾金洋州房產開發公司開發的榮華世家項目已經爛尾。

去年11月,有媒體報道稱,山西信託發行的信遠36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無法兌付,涉及金額達5億元。

淨利潤排名倒數第二的新華信託,業績由2013年起開始下滑,2013年—2015年淨利潤分別為5.4億元、1.06億元和0.24億元。當時有媒體報道稱,三年時間,新華信託從一個行業中上游的公司,直接變為行業排名末尾的公司。

淨利潤排名倒數第一的華宸信託,2018年淨利潤虧損1.19億元,此前被媒體稱為“開業多年,一直在墊底附近徘徊,既未抓住行業高峰時的機遇,又未建立長足穩定的風控機制”。

02

罰單創五年新高

在業績分化的同時,23家信託公司去年領到35張罰單,罰單金額接近0.3億元,罰單數量與金額均創下近五年新高。

2015年,信託行業罰單數量僅為6張,2016年上升到9張,2017年則上漲到22張,2018年罰單數量為24張,2019年全年信託行業罰單數量共為35張。

除處罰單數量高漲外,罰單金額也快速攀升。2017年信託行業收到的罰單金額為935萬,不足0.1億元;2018年信託行業收到的罰單金額為1450萬,較2017年上漲過半。2019年,信託行業罰單金額接近0.35億元,上漲幅度超過100%。

在眾多的罰單中,中融信託成為2019年當之無愧的罰單數量之王

去年5月23日,中融信託收到監管部門開出的5張罰單,金額達到210萬。

其中,開展房地產信託業務不審慎,被罰款人民幣60萬元;項目盡職調查不到位被罰款40萬元;資金來源不合規被罰30萬元。另外,對投資者適當性審查不到位則被罰50萬元。

這並非是監管部門第一次注意到中融信託的業務問題。

中融信託在2018年年報中,就曾指出,2018 年,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黑龍江監管局對公司開展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的專項檢查,公司積極配合檢查工作。但是,根據檢查情況,銀保監局對公司提出了銀信合作業務存在盡調及貸後管理不完善等問題。

在接連收到罰單之外,中融信託還被曝出項目延期兌付的問題。

2019年底,“中融-享融18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出現延期兌付。該款信託計劃分多期成立,總規模10億,融資方是青海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鐳射財經瞭解到,目前,“中融-享融188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保證人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國投”)已與中融信託正式簽定協議,將收購該信託計劃對青海省投全部剩餘債權,債權收購款將在一年內陸續支付完畢。

除中融信託的1天5張罰單外,華潤深國投信託成為2019年罰單金額之王,金額達610萬。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認為,2019年的監管重點可能就在房地產信託業務。其中,華潤深國投信託、建信信託、華寶信託等機構今年以來罰單總額居於前列。

房地產信託監管趨嚴,成為信託行業的主旋律。

去年10月,銀保監會下發《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半年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信託函〔2019〕64號)(簡稱:64號文),指出“按月監測房地產信託業務變化情況,及時釆取監管約談、現場檢査,暫停部分或全部業務、撤銷高管任職資格等多種措施,堅決遏制房地產信託過快增長、風險過度積累的勢頭”。

伴隨以華潤深國投信託等多家公司收到房地產信託方面的罰單,房地產信託頹勢漸顯。

華創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周冠南指出,監管對於地產信託的監管或影響信託產品的新設發行,同時年內信託到期高峰即將到來,信託淨融資或進一步回落。

募集資金的下降,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用益信託網數據顯示,到了四季度,房地產類信託是成立規模環比下滑最為明顯的產品,成立規模1410.62億元,環比下滑26.43%,規模佔比28.89%。

03 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監管趨嚴,高收益的房地產信託難掩頹勢,新投入的家族信託、消費金融等業務尚未證明增長潛力,信託行業的轉型壓力日漸加大。

長安信託資本市場二部總經理周林撰文指出,中國的信託業受惠於經營範圍最靈活的金融牌照及資產規模狂飆突進的時代走出了一條獨特發展的道路,已經能夠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在資產管理方面並駕齊驅,成為主流金融機構,而不是銀行業的影子或附庸。

他認為,如果信託公司不能在新週期內完成轉型創新,形成主要業務板塊的二次構造,那麼信託公司當下的金融地位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轉型創新的未來,或許就在消費金融家族信託等方面。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在《2019年四季度集合信託市場分析報告》指出,金融類信託或是2020年能出現大發展的業務

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3日,2019年四季度金融類信託募集資金1499.52億元,環比增加10.20%。

金融類信託的增長,背後是信託公司逐漸重視消費金融這一萬億級別市場,不再滿足於資金通道的角色,開始加大消費金融業務的開發力度。

中國信託業協會認為,總體而言,目前信託公司在消費金融領域的信託規模僅1千億元左右,相較於整個消費金融約9萬億的市場規模,信託行業在該領域的佈局滲透率偏低,業務增長空間大,信託公司積極佈局消費金融領域大有可為。

信託業協會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已經約有40家信託公司進入消費金融市場,業務規模持續增長。

與消費金融公司、助貸公司合作,成為最常見的做法。

例如,雲南信託與賣好車、農分期、信而富、微貸網、維信金科、小贏理財、大搜車、優信等合作;

外貿信託與中騰信、維信金科、捷信消費金融、紫金普惠、赫美小貸、飛貸、金融聯等合作;

渤海信託與萬達共富、找鋼網、量化派合作,中信信託與小贏科技合作,國民信託與二三四五合作。

去年7月,國內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中信消金正式開業,背後就有中信信託的身影。

除消費金融業務外,家族信託也成為待挖掘的藍海市場。

根據2018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信託監管管理部發布的《信託部關於加強規範資產管理業務過渡期內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家族信託即“信託公司接受單一個人或者家庭的委託,以家庭財富的保護、傳承和管理為主要信託目的,提供財產規劃、風險隔離、資產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業等定製化事務管理和金融服務的信託業務。家族信託財產金額或價值不低於1000萬元,受益人應包括委託人在內的家庭成員,但委託人不得為唯一受益人。”

在信託協會看來,家族信託業務是一項短期不產生利潤,長期具有較大價值的業務

各大信託公司也注意到這一點,並開始搶佔家族信託市場。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披露,截至2018年末,在68家信託公司中,共有36家實質性地開展了家族信託業務,以資金信託為主,業務總規模約為850億元。

根據中信登數據統計,2019年3季度全行業家族信託實現較快增長,規模較2季度末提升50.99%,是目前增速最快的創新業務類型。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信託業的轉型尚未真正到位,很多創新業務尚不能真正實現盈利。如果這一現狀不能改變,信託業的‘成績單’恐怕會比較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